陈仓区人口变动
2011-10-16 17:37:42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第一节 出生、死亡
民国以前,本县人口统计工作很差,没有留下逐年统计资料。据《陕西经济调查》记载,民国二十九年(1940),出生1423人(男892、女531);死亡1089人(男584、女5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出生率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1949~1982年,33年净增人口297825人,每年平均净增9025人。人口出生率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基本稳定在30‰左右。
从1971年起,注意加强计划生育工作领导,控制多胎生育,人口出生率由1972年31‰,逐年下降到1976年20‰。1977~1989年,人口出生率徘徊在13~19%。死亡率在5~8%。
第二节 迁移、自流
据调查,在本县历史上无大的人口迁徙,但遇灾荒或战乱年代,人口变动较大。民国十八年至二十一年(1929~1932),县境连遭大旱,大量饥民西迁甘肃等地。民国二十五年(1936),全县人口减少到20.58万人。抗日战争爆发后,战火蔓延,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同胞为免受日寇烧杀掠夺,扶老携幼逃来本县寄居,加之沿海一带工厂内迁,进入本县外籍人口日益增多,到民国三十四年(1945),全县寄籍和暂居外籍人口达34606户、41169人。据民国三十六年(1947)调查,全县有寄籍户11145户、41108人;暂居户3589户、12144人。寄籍最多的新市镇(今宝鸡市区)达4712户、17841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迁出人口略少于迁入人口。五十年代,迁出迁入基本平衡;六十年代,迁入大于迁出;特别是六十年代初期,邻省甘肃灾荒严重,大量灾民拖儿带女流入本县。县党政领导部门为妥善安排盲流人员生活问题,设立自流人口收容站,由专人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动员灾民返回原籍,搞好生产,建设家乡。进入七十年代后,迁入人口仍大于迁出。1972年迁入人口为10530人,占总人口1.88%,迁出10796人,占总人口1.93%。1989年,全县共迁入人口12813人,占总人口1.98%,迁出12435人,占总人口1.92%。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