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地方名人>>正文
杨秉坤
2011-10-16 17:16:12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杨秉坤(1914—1972) 宝鸡县陵原乡宝陵村人,中共党员,县人民代表,陕西省劳动模范。
    杨秉坤勤劳秉公,是庄稼行的好把式,人称“背死牛”。1951年秋带头与四户贫雇农组成宝鸡县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在头年夏收运麦中,一组员不慎将秉坤价值600多元枣红马落崖摔死,顿时组内人心惶惶,秉坤对此公而忘私,沿门说服组员,当即把自家的小麦抓紧脱粒卖给国家,以此粮款又买回一头轻口骡子供互助组使用,安定了人心,巩固了这个初建的互助组,该组当年夏粮产量高出当地30—50%,是年秋粮食又获丰收,互助组四户发展到七户。
    1953年杨秉坤互助组与其他两个组合并为互助联组,继而又发展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选他为社主任。当时社里家底薄,社员生活困难。秉坤为使社员富裕起来,带头开发当地加工麻绳的副业生产。社内无资金,他把自家十多亩芦苇收入款无偿投入,组织社员搞起加工麻绳的副业。开始只有七八名绳匠参加,相继培养发展为六七十人,并与市供销社、外贸单位订立包购包销合同,此项副业越搞越红火,每年拧绳5—6万斤,收入达4000多元,人均分红200多元,社会计杨侃(一人参加),一次就分得320元。既增加了社内收入,又改善了社员生活。1960年以3万多元的拧绳收入从宝鸡市给本村架起了高压线,社员有了电磨子,户户用上了电灯。
    宝陵村多沟壑,为了绿化荒坡,他带领社员植树造林,从外地购回一万多株树苗,育苗十多亩,经过几年经营,使荒坡披上了绿装,秉坤成为绿化宝陵的开拓人之一。
    他为了发展集体生产,实现共同富裕,一心为公,长子患了小儿麻痹症,他无暇照管,次子一次夏收中发高烧病危,只嘱咐其妻送医院诊治,自己不离岗位领导抢收。平时对待贫苦社员既登门看望,又借钱借物,进行资助。社员称他为“社会主义的好带头人”。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