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
|
|
2011-10-12 23:18:14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
|
本县饮食以面食为主,惯吃面条、米粥、蒸馍。重主食,轻副食,崇尚淡素。调料偏爱酸、辣。但因地域不同,制作和食用有别。 家常便饭。一日三餐中早、晚喜食米汤、拌汤(或称糊汤,用小麦面、玉米面、高粱面等制作)、玉米糁(有细糁、大颗糁之分),辅以蒸馍。蒸馍在民国前,除富家外,贫民多用高粱、玉米面、荞麦等粗粮面制作成发糕(俗称巴巴馍)或烙成狗舌头状食用。平常人家能吃上“金银卷”(又称“金裹银”,由一层小麦面,一层高粱面或玉米面、荞面相卷蒸制)即算不错。今之蒸馍,城乡皆用小麦面粉制作,且有85、90粉之讲究。午餐以面条为主,有擀面、挂面、扯面、削筋(类似山西刀削面,但制作方法不同)等,食用时又分汤面(俗称臊子面,多以待客)、连锅面(连汤带面条一起调制,多为自食)。搅团,民国前为穷苦人家常年午餐食用的一种食品,七十年代中期以前仍为主食,八十年代则很少食用。搅团以高粱、玉米、荞麦面制作而成,食用时,可漏鱼打汤热服,可晾于案板,摊成半厘米厚,切成条状,佐以调料、鲜菜食之,还可用汤煮热后早、晚食用。据说搅团有明目、清火之功,农家常在盛夏之时,制作搅团鱼鱼,用浆水汤(制法详后)调制后食用。 应时小吃有炕棋豆、摊煎饼、烙辣饼、烫面饼、煎油饼、烙椒盐锅盔、炸麻花、煎油糕等数十种之多。以时令而言,春节以荞麦淀粉制作凉粉(今荞麦种植减少,代之以玉米和薯豆类淀粉);春季喜吃新韭菜烙饼(俗语韭饼),喜以苜蓿、菠菜做绿面条(面菜糅合一起,擀压成面条);夏季农民多食大麦、小麦麦仁(将皮去掉,制作同辗米)汤,有些农家用麦仁制作酒麸,香洌可口。凉皮又称面皮,除市场有售外,农家常在假日制作,以调剂口味;秋冬季节,山区时兴荞面饸饹。六十年代后期,兴起饸饹机,城乡多用玉米面压制饸饹(俗称“钢丝面”)。此外,冬至日山区有吃羊肉饺子之习惯;腊八节早餐,城乡均食“腊八粥”,用小米或大米掺以花生仁、大枣、黄豆(或花豆)、小豆混煮后,放入炒好的红萝卜丁、豆腐丁、肉丁,再加调料制成。 本县城乡逢年过节或遇喜庆,素有设宴款待宾客之习。简者只几盘菜,盛几壶酒,吃顿臊子面;富户酒席有四碗一暖锅、十大碗、八碗一品,丰盛者为十三花、三台席、真上席。十大碗或八碗一品,分两次陈设,先设凉菜九碟,其中一碟为花肉镶菜,余八为发菜、鹿角、咸豆、海米、青红萝卜丝等组成,专为佐酒。续酒,上六至十二道炒菜。酒罢,撤下前菜,转上十碗或八碗一品(一般为丸子、下水、肉皮、凉菜四碗,余皆萝卜烩制,上盖肉片),配以馒头。此种酒席可薄可厚,八十年代前,农村广泛流行,今已少见。三台席也称四盘、四碗、一品共九样,陈设后品碗居中,四碗相围,四盘外角形成高、中、低三阶,故称“三台席”。鸡肘席、翻碗席、真上席均为以肉类为主的上等席,待客时常伴以黄、白二酒及山珍海味,昂贵豪奢,非寻常百姓所能办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红白事设席待客,讲究实惠,不事俗套,吃喝随便。八十年代以来,不但酒席逐渐丰盛,形式亦仿城市餐馆,圆桌折椅,十人围坐,鸡鸭鱼肉,各种炒菜、凉盘及白酒饮料,一应俱全。 自制调料、干菜。农村自酿食醋,多用大麦制曲,拌以麸皮、高粱等杂粮,经发酵制成醋坯,盛于缸内,食用时取出少许坯,加水过滤为醋汁,酽而酸香,其原料多为麸皮或果品。八十年代,农村酿醋专业户渐兴,农户自酿食醋渐衰。 浆水。农家夏季用芹菜、荠儿菜、凉开水掺面汤制成,调膳清香淡酸,有解热消暑之功。盛夏午饭,农家过去常吃浆水面片或搅团鱼鱼。 豆豉又称“豆食”。将黄豆煮熟后捣碎,加进大香、花椒、盐、辣子等调味品,用手捏成球状,可长期储存。食用时再配以葱花、蒜苗或肉丁炒熟,香而麻辣,为农家一上等小菜。 收储干菜。本县农村古今有之。秋末冬初,将白萝卜制成丝,晾干收藏,长久存放。食用时以温水浸泡,或炒或凉拌,营养不减。另外,将苜蓿嫩芽、油菜苗、灰菜、韧苋菜、萝卜叶煮熟,凉干收藏,以备寒冬食用也是农村的习惯。山区有将白菜、萝卜腌制酸菜的习惯。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