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
|
|
2011-10-12 23:17:54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
|
服装 清以前,本县男女服装,或长袍短褂,或裙袄裤衫,大襟圆领,长袖宽边。男惯束带,女喜穿裙。豪绅官吏多穿绸缎,贫民多为土织粗布。服色,男女均以黑、蓝、月白为主,年轻女性穿有红、绿、紫或带花纹面料。 褂子,即上衣外套,是一般男性必备之衣,按季节有夹、棉、皮褂(亦称皮袄)之别,多为黑色。款式为对襟,长袖,宽大舒畅。民国初年,男性老年喜穿夹、棉、皮套裤(无裤腰,两条裤腿上端,做成菱形,用带子系在腰间),套在单裤或夹裤上,防寒护膝。三十年代后期消失。 领夹,俗称夹夹或坎肩,或夹或棉,有领无袖。男对襟,多黑色;女大襟,随年龄有淡红、绿、青、紫色,或镶花锦,或布贴花边,制作精细,穿着方便,又添人丰姿,是男女较喜爱之服饰。男性还有无袖汗衫,称汗褂或领夹,上端敞开,脖颈和胸脯都露在外面(不同于今日之针织背心)。多在炎暑天劳动时穿用。夹袄是妇女的一种外套上衣,长袖大襟,左右开衩,袖口襟边均镶花锦“辫子”。通常和裙子搭配,是妇女出门走亲必备之衣。 裙子,有长有短,或素或花。昔日妇女兴穿有褶短裙,面料精细,色彩缤纷,绣花卉图案,配飘带银铃,又称“百褶裙”,再与夹袄、云肩(即锦须披肩)配穿,是妇女喜庆佳节时的礼服,随着时代的变化,褶裙装饰早已废弃。 膝服,即膝裤。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妇女扎腿装饰。用一尺宽、二三尺长的青色(示老年)、蓝色(示中年)、白色(示丧夫或丧亲)布,经过汤浆棒捶,缠裹于脚踝至小腿间,中间束一条腿带。三色各异,陪衬分明。四十年代初,青壮年妇女兴起摆腿裤,裤腿再不绑扎,老年妇女只用丝织宽带束紧裤口,膝服遂绝迹。 肚兜,俗称“绷绷”,贴腹暖肚,也可装钱,是儿童和男性青少年喜穿之物。民国中期,又兴围肚,比肚兜窄而长,实系针工讲究的装饰品。订婚时,女方常给男方馈赠此物。 腰带,是本县男性青壮年、老年的一种衣饰,出门必束腰带。舅家在外甥弱冠之年有送腰带习俗。腰带多为浅紫绛色或米黄色。束扎时,左侧挽虎头结,带须吊在大腿上,生气勃勃,威武雄壮。老人常年腰系黑、白腰带防风保暖,农村老人迄今仍有系者。 “百衲衣”俗称“逗花袄袄”,用许多不同色彩的小布块拼成的精巧图案,连成一片,作为小孩棉袄或领夹的前后襟。绚丽多彩,土色土香。因由众多小布块连缀而成,故称“百衲衣”。 鞋帽,民国初年多沿用清代式样,鞋袜多系自家妇女制作。冬天,男着双鼻梁布暖鞋,粗布白袜,山村多为麻鞋裹毛练。小脚妇女常年穿尖角绣花鞋,上炕(床)不脱,迄今,凡小脚老年妇女仍然如此。 帽分四季,亦有性别、年龄之分。春、秋、冬三季,男性成年多戴衬帽,戴毛线织成套筒帽或栽绒帽者极少。夏天多以草编织帽取凉。妇女取暖帽式较少,除老年用两片状似鞋帮黑色布,上绣花卉图案,制成俗名“帽桃”使用外,一般妇女均头顶黑色巾取暖。遇走亲戚回娘家探亲,以黑色丝织头巾一条,长约五尺,或折叠顶在头上,或包扎至颈部,称“包头”。幼儿鞋帽式样最多,除小衬帽外,尚有妇女们精心制作的鸡心帽、兔娃帽、虎头帽、虎头鞋、猪头鞋等等。 民国二十五年(1936)火车通达宝鸡,沿海诸地旅商蜂拥县城,一时礼帽长袍等新式服饰风靡城乡,古式大襟、宽裤裆服饰受到冲击。青年男女兴起短衫、便裤、中山服装,平布、斜纹咔叽、织贡呢细绒成为时兴衣料。此时,县城服饰是土洋兼有,长短结合,古今并存,五花八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五十年代,农村服饰无大的变化。城镇由黑、蓝色面料制作的中山服、列宁服代替了长袍短褂,帽式以学八路军为荣,戴上灰色或蓝色八角帽。六十年代初期,中山装、青年装时兴于农村。“文革”十年,在“全国学习人民解放军”的口号下,青壮年衣着基本为草绿色军服军帽,服饰极其单一。1980年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服饰起了急剧变化。面料,除各色平布外,丝绸、腈纶、涤咔、毛呢等花色品种多样;款式,除中山装以外,西装、夹克、太空服、防寒服、牛仔裤、连衣裙等各式服装遍及城乡。青年男女走亲访友,大都西装革履,戴变色镜,昔日“土装”已难得看见。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