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流行于洛河以北,一种叫老秧歌,一种叫山秧歌,两者大同小异,均边扭边唱,伴有狮子、漂船、跑马等,前者乃当地久有,形式别具一格,东丰乐村盛行。后者属洛川传入,最早出现于刘家那坡。洛川县黄龙山镇距该村不满10里,素有闹秧歌之俗。其伞头郭谋娃,乃刘家那坡刘双全之堂兄弟,早年过继黄龙山镇郭姓,兄弟逢节互有来往。刘双全受黄龙山秧歌影响,得郭之传教,联络本村爱好者组织演习,民国二十七年(1938)在本村首次表演后,成刘家那坡秧歌伞头,此人今仍健在。起初,照搬陕北,演、唱悉同黄龙,后于当地老秧歌揉合,取长补短,形式更趋活泼多样。至民国末年已流行洛河以北纵目、史官一带,但表演仍只刘家那坡一家。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部队教当地群众扭秧歌,影响遍及全县。每逢节日庆典,机关、学校各组队竞技,秧歌风靡一时。后多未持续,唯刘家那坡植根较深,至今不衰。其内容与形式较前也有变化,增添了耍狮子等形式,唱词也多系新编。曲牌有《织手巾》、《戏秋千》、《绣荷包》、《十对花》等。
表演时,伞头在锣鼓声中领“蜡花队”出场。“蜡花队”由青年男女组成,身着彩衣,手执彩绸,杂以灯笼、火把,碎步走圆场后即翩翩起舞,变换队形。“蜡花队”后有跑马、锣鼓、太平车、漂船、狮子、老虎等杂耍尾随助兴。锣鼓起处,蜡花娃一二人居中唱起秧歌,外围蜡花及杂耍人众且舞且耍且应和,热闹欢腾。唱秧歌与杂耍轮番居中表演,演、唱间作,多姿多采,人无厌腻。
1956年,方里村的秧歌进城表演,古式扮装,组成别于他处。花鼓娃2个,武生扮;蜡花娃2个,小旦扮。秧歌头礼帽长袍,手拄拐杖指挥。秧歌队在外围活动,蜡花娃内圈表演,手执铙钹,随鼓应节而和,节奏单调反复。秧歌多为上下两句一组,类《信天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