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鼓楼,位于钟楼西北,北院门街南端。据《咸宁、长安县续志》载: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楼上悬鼓,傍晚击鼓报时,与钟楼清晨鸣钟,组成“晨钟暮鼓”城市报时设施。鼓楼呈东西长方形,结构为重檐三滴水与歇山顶,外部重檐三层,内部上下两层阁。楼座东西长52.6米,南北宽38米,高7.7米,由地平至楼顶高34米。基座青砖砌成,建有拱洞,高宽各为6米,深38米,贯穿北院门街。南北通行。楼体“七间九”取形,正面为七开间,进深三间,四转回廊,九个间隔。楼内外贴金彩绘,楼顶施绿色琉璃瓦覆盖。鼓楼在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与清乾隆五年(1740)先后重修。抗日战争时期,遭日机轰炸,一根大梁被炸坏,同时被军队占驻,长期受风雨侵蚀,油漆脱落,不加修缮,残破不堪。 建国后,1953~1958年,两次全面整修,使鼓楼金壁辉煌,焕然一新,北面二层楼檐下原悬挂“声闻于天”,南檐下悬挂“文武圣地”金字巨匾,均在“文化大革命”初被毁。1956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鼓楼是我国现存明代建筑中仅次于故宫太和殿、长陵棱恩殿的一座大体量的古代建筑,且在我国同类建筑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无论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性方面都属于同类建筑之冠。
鼓楼创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位于钟楼以西约200米、鼓楼什字北75米处。楼体为砖木结构,呈长方形,通高34米,东西长52.6米,南北宽38米。楼基用青砖砌成,高8米,基座南北正中辟有高宽均6米的拱卷门洞,南通西大街,北通北院门。面积1998.8平方米,登陆踏步已由原来的西北侧改为如今的正东侧。
鼓楼建筑结构为上下两层,重檐三层。正面(向南)为七间。进深三间,四周回廊深度各为一间,按楹柱距离计算,正面则为九间,侧面为七间,即古代建筑中俗称的“七间九”。屋面覆盖以剪边灰瓦,楼基除两端尾外,不加其它装饰,却尽显出雄浑和庄严。
西安鼓楼
鼓楼的构造技术,在应用了唐朝风格、宋代建筑法则的基础上又有不少创新。全楼结构无一铁钉,楼檐和平座都使用了斗拱构造原理,外观楼体雄健宏大、古雅优美,极赋浓郁的民族特色。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