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县皮影
2010-10-9 10:32:00 来源:本站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皮影又称灯影,按其唱腔不同,分为老腔皮影和碗碗腔皮影。老腔皮影戏又名拍板调,于清乾隆元年至十年(1736—1745)就已盛行于华州。碗碗腔皮影于清乾隆十一年至三十年(1746—1765)逐步由今大荔县流入境内。约在清末时,老腔皮影就已衰落,而碗碗腔皮影取而代之,有演出班社二三十家。民国时期皮影仍盛行不衰,极盛时有班社48家。民国二年(1913)白映斗等人创建强聒社,以矫正社会风气,改良戏曲为宗旨,自制新戏箱,上演自行创编的《鸦片战》等新剧目。民国四、五年(1916—1917)后因款绌停办。其它班社因受社会动荡的影响,演出也很不正常,但因皮影艺人的努力和群众的支持,至解放前夕,仍有24家皮影班社坚持活动。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的关怀,皮影班社一度恢复到30多家,比较著名的皮影班社有光明、光艺、光华、光庆4家。“文化大革命”中,除上述4家皮影班社靠演“样板戏”维持生存外,其它班社全部离散。“文化大革命”后,又恢复到15班皮影。解放后,华县皮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国内外艺术家的赞扬。1956年11月,华县皮影参加了省皮影木偶戏观摩演出大会,演出了《吴汉杀妻》和《古城会》,受到大会好评并获奖。1975年10月,光艺皮影社和光华皮影社联合赴京演出,《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作了介绍和评论。1976年6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来县拍摄了纪录影片《皮影轻骑队》。1984年春,光艺皮影社在西安为联邦德国朋友作了专场演出。1986年6月,华县皮影艺人在渭南为美国艺术考查团作了表演;同年7月,由几家皮影社共同组建的华县皮影队和省民间艺术剧院在县影剧院联合演出,得到法国朋友米谢尔·赛注、潇吟两位女士的高度评价。1987年9月,华县皮影剧团与省民间艺术剧院皮影队联合参加了全国部分省市皮影戏唐山邀请赛,获得了演出二等奖。1988年5月,华县皮影剧团再度赴京演出,又一次获得好评。
皮影表演要在灯光下的布帐(俗称亮子)后,由表演者操纵用兽皮刻制的影人,配以唱白而成。舞台一般搭在两张方桌或一辆大车上,基本材料是木椽、木板、芦席,艺人可以迅速搭起一座舞台。演出以5人组成,分别称为“前声”、“签手”、“后槽”、“上档”、“下档”。“前声”主唱生旦净丑各行角色,并兼使月琴、手锣、堂鼓、尖板,另有帮签之责。“签手”以操纵影人的动作为主,兼配音响效果及填白对话。“后槽”司钩锣、碗碗、梆子、战锣。“上档”拉二弦子,司闪子、唢呐、长号,兼填白对话。“下档”拉板胡,兼安拆影人。上台演出时,5人配合默契,大有相得益彰、异工同曲之妙。
影人上一般装有三根竹签,签手通过竹签掌握各种人物的戏剧动作,从执刀斗戈、马上擒人、腾云驾雾、变换人身到脱袍穿衣、刀起头落、顿足捶胸、前跌后蹲,皆能表演得维妙传神。早期著名签手有“钉子”、“辘辘绳”、园娃、贵胜、扎根等人。现在的著名签手有郝炳黎、刘文信、蔺茂吉、刘正宏等人。
皮影戏唱腔早期为老腔,又名“满台吼”、“拍板调”,腔调高昂奔放,演至高潮时则以木块猛击木板和之,但不及碗碗腔的婉转动人,故已不复演出。碗碗腔又名时腔,其腔调清丽典雅、委婉细腻。小生、小旦、青衣真假声结合使用,吐字多用真声,拖腔多用假声;老生、老旦、须生、丑角多用真声;花脸用喉音演唱,唱腔多花音。华县碗碗腔皮影已故名前声有武允、宋申娃、王狗毛、刘德娃、魏军需、赵天命、李五喜等,健在的名前声有李俊民、魏振业、潘经略、张智勇、吕仲德、王水龙等。
皮影戏演出剧目以李芳桂的“十大本”(李芳桂,渭南人,清代著名剧作家,曾为皮影编写了八本两折剧本)为主,又有当地文人自编的《莹绣钏》、《金镶玉镯》、《兵火拉伞》和传统剧目《金碗钗》、《蛟龙驹》、《大审》、《鸳鸯楼》、《降火龙》等100多种。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