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黄帝陵志>>正文

附录一:黄帝的文献资料(0)(1)

2009-9-1 12:30:23  来源: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十七)韩非子 
《韩非子》,战国末著名法家韩非子所撰。55篇。韩非(?—前233),战国末年思想家,法家学说 
的集大成者。出身于韩国贵族家庭,喜欢研究刑名法术之学。见韩弱而屡谏于君,不被采纳,遂作书 
十余万言,为秦王所赏。这里的选文,依据的是《诸子集成》本。 
第八 扬权 
黄帝有言曰:“上下一日百战。下匿其私,用试其上;上操度量,以割其下。” 
第一○ 十过 
师旷曰:“……昔者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 
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 
(十八)六韬 
《六韬》,6卷。《六韬》是宋代颁定的《武经七书》之一。旧题周吕望作。吕望,又称吕尚,字子 
牙,原姓姜,周人称之为师尚父或太公望,为周初军事家、谋略家。有唐颜师古注,有《武经七书》 
本、《续古逸丛书》本等。这里的选文,依据的是《武经七书》本。 
卷一 文韬·兵道 
凡兵之道,莫过于一。一者,能独往独来。黄帝曰:“一者,阶于道,几于神。” 
(十九)尉缭子 
《尉缭子》,相传为战国梁惠王时尉缭所作。《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杂家类,29篇。宋人将其列 
入兵书《武经七书》中。现存24篇。这里的选文,依据的是《武经七书》本。 
卷一 天官第一 
昔梁惠王问尉缭曰:“吾闻黄帝有刑德,可以百战百胜,其有之乎?”尉缭曰:“不然。黄帝所谓刑 
德者,以刑伐之,以德守之,非世之所谓刑德也。世之所谓刑德者,天官、时日、阴阳、向背者也。 
黄帝者,人事而已矣。何以言之?……黄帝曰:‘先稽己智者,谓之天子。’以是观之,人事而已矣。” 
(二十)战国策 
《战国策》 , 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33篇。大部分为战国时人所作。第一次将其编校成书并定名为 
《战国策》者,为西汉刘向。《战国策》是继春秋以后迄楚、汉,叙245年之事,在先秦文化史上占 
有很重要的地位。自东汉高诱至宋元,皆有注本。这里的选文,依据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点校 
本。 
卷二三 魏策二 
黄帝战于涿鹿之野,而西戎之兵不至;禹攻三苗,而东夷之民不起。以燕伐秦,黄帝之所难也。 
(二十一)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著。160篇。其中多篇记载有关于黄帝的事迹。在本书中,出 
现了两种不同的五帝系统:一是《古乐》和《尊师》篇中的五帝系统: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 
帝舜。二是《十二纪》中的五帝系统:太—炎帝—黄帝—少—颛顼。《吕氏春秋》最早的注本为东汉 
高诱注。这里的选文,依据的是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本。 
卷一 去私 
黄帝言曰:“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 
卷三 圜道 
黄帝曰:“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 
卷四 尊师 
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 
卷五 古乐 
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之阴,取竹于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 
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 
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 
律吕之本。黄帝又命伶伦与荣将铸十二钟,以和五音,以施英韶。以仲春之月,乙卯之日,日在奎, 
始奏之,命之曰《咸池》。 
卷七 荡兵 
古圣王有义兵而无有偃兵。兵之所自来者上矣,与始有民俱。凡兵也者,威也;威也者,力也。民之 
有威力,性也。性者,所受于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武者不能革,而工者不能移。兵所自来者久矣。 
黄、炎故用水火矣,共工氏固次作难矣,五帝固相与争矣。 
卷一二 序意 
尝得学黄帝之所以诲颛顼矣:“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为民父母。” 
卷一三 应同 
黄帝之时,天先见大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 
黄帝曰:“芒芒昧昧,因天之威,与元同气。” 
卷一四 本味 
人主有奋而好独者,则名号必废息,社稷必危殆。故黄帝立四面,尧、舜得伯阳、续耳然后成。 
遇合 
若人之于色也,无不知说美者,而美者未必遇也。故嫫母执乎黄帝,黄帝曰:“厉女德而弗忘,与女 
正而弗衰,虽恶奚伤?” 
必己 
若夫道德则不然。无讶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禾为量,而浮游乎万 
物之祖,物物而不物於物,则胡可得而累?此神农、黄帝之所法。 
卷一九 上德 
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此神农、黄帝之政也。 
卷二六 审时 
黄帝曰:“四时之不正,正五谷而已矣。” 
(二十二)新语 
《新语》,汉陆贾撰。12篇。陆贾,汉初政治家、辞赋家。楚人。曾从汉高祖定天下,出使诸侯为说 
客。官至太中大夫。作《新语》,论古事之成败,秦汉之得失。这里的选文,依据的是上海古籍出版 
社影印明弘治本。 
道基第一 
《传》曰:天生万物,以地养之,圣人成之,功德参合,而道术生焉……天下人民野居穴处,未有室 
屋,则与禽兽同域。于是黄帝乃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二十三)尚书大传 
《尚书大传》,旧题汉伏胜撰,实由其后学所述。清代有多人注释整理。这里的选文,依据的是陈寿 
祺《尚书大传辑校》本。 
伏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 
天立五帝为相,四时施生,法度明察,春夏庆赏,秋冬刑罚。帝者,任德设刑以则象之,言其能行天 
道,举措审谛也。黄帝始制冠冕,垂衣裳,上栋下宇,以避风雨,礼文法度,兴事创业。 
(二十四)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 
《马王堆汉墓帛书》,西汉文帝时期写在帛上的传抄本,是汉初盛行的黄老学说的重要原始资料。这 
里的选文,依据的是1974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马王堆汉墓帛书》。 
观 
黄帝令力黑浸行伏匿,周留(流)四国,以观无恒善之法则。 
五正 
黄帝问阉冉曰: 吾欲布施五正(政) ,焉止焉始?对曰:始在于身。中有正度,后及外人。外内交 
(接),乃正于事之所成。黄帝曰:吾既正既静,吾国家窬(愈)不定,若何?对曰:后中实而外正, 
何患不定。左执规,右执柜(矩),何患天下?男女毕,何患于国?五正(政)既布,以司五明。左 
右执规,以寺(待)逆兵。黄帝曰:吾身未自知,若何?对曰:后身未自知,乃深伏于渊,以求内刑 
(型)。内刑(型)已得,后□自知屈后身。黄帝曰:吾欲屈吾身,屈吾身若何?对曰:道同者其事 
同,道异者其事异。今天下大争,时至矣,后能慎勿争乎?黄帝曰:勿争若何?对曰:怒者血气也, 
争者外脂肤也。怒若不发,浸廪是为臃疽。后能去四者,枯骨何能争矣。黄帝于是辞其国大夫,上于 
博望之山,谈卧三年以自求也。单(战)才(哉)!阉冉乃上起黄帝曰:可矣。夫作争者凶,不争者 
亦无成功。何不可矣?黄帝于是出其锵钺,夺其戎兵,身提鼓(),以禺(遇)之(蚩)尤,因而禽(擒)之。 
帝箸之明(盟),明(盟)曰:反义逆时,其刑视之(蚩)尤。反义亻不(倍)宗,其法死亡以穷。ⅲ 
果童 
黄帝问四辅曰:唯余一人,兼有天下。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为之若何?果童对曰:不险则不 
可平,不谌则不可正。观天于上,视地于下,而稽之男女。夫天有〔恒〕干,地有恒常。合□□常, 
是以有晦有明,有阴有阳。夫地有山有泽,有黑有白,有美有亚(恶)。地俗德以静,而天正名以作。 
静作相养,德疟(虐)相成。两若有名,相与则成。阴阳备物,化变乃生。有任一则重,任百则轻。 
人有其中,物又(有)其刑,因之若成。黄帝曰:夫民(仰)天而生,侍(待)地而食。以天为父, 
以地为母。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谁敌(适)繇始?对曰:险若得平,谌□□□,贵贱必谌, 
贫富又(有)等。前世法之,后世既员,繇果童始。果童于是衣褐而穿,负并()而峦。营行气(乞) 
食,周流四国,以视(示)贫贱之极。 
成法 
黄帝问力黑:唯余一人兼有天下,滑(猾)民将生,年(佞)辩用知(智),不可法组。吾恐或用之 
以乱天下。请问天下有成法可以正民者?力黑曰:然。昔天地既成,正若有名,合若有刑(形),□ 
以守一名。上拴之天,下施之四海。吾闻天下成法,故曰不多,一言而止。循名复一,民无乱纪。黄 
帝曰:请问天下猷(犹)有一(乎)?力黑曰:然。昔者皇天使冯(凤)下道一言而止。五帝用之, 
以(扒)天地,以()四海,以坏(怀)下民,以正一世之士夫。是故(谗)民皆退,贤人减(咸)起,年(佞)辩 
乃止。循名复一,民无乱纪。黄帝曰:一者一而已乎?其亦有长乎?力黑曰:一者,道其本也,胡为 
而无长?□□所失,莫能守一。一之解,察于天地。一之理,施于四海。何以知之至,远近之稽?夫 
唯一不失,一以驺(趋)化,少以知多。夫达望四海,困极上下,四乡(向)相(抱),各以其道。夫百言有本, 
千言有要,万言有葱(总)。万物之多,皆阅一空。夫非正人也,孰能治此?罢(彼)必正人也,乃能操 
正以正奇,握一以知多,除民之所害,而寺(持)民之所宜。□凡守一,与天地同极,乃可以知天地之 
祸福。 
顺道 
黄帝问力黑曰:大(庭)氏之有天下也,不辨阴阳,不数日月,不志(识)四时,而天开以时,地成 
以财。其为之若何?力黑曰:大(庭)之有天下也,安徐正静,柔节先定。昴湿共(恭)佥(俭), 
卑约生柔。常后而不失体,正信以仁,兹(慈)惠以爱人,端正勇,弗敢以先人。中请(情)不求刂, 
执一毋求。刑于女节,所生乃柔。□□□正德,好德不争。立于不敢,行于不能。单(战)视(示) 
不敢,明执不能。守弱节而坚之,胥雄节之穷而因之。若此者其民劳不□,几(饥)不饴(怠),死 
不宛(怨)。不广(旷)其众,不以兵诛,不为乱首,不为宛(怨)谋(媒),不阴谋,不擅断疑, 
不谋削人之野,不谋劫人之宇。慎案其众,以隋(随)天地之从(踪)。不擅作事,以寺(待)逆节 
所穷。见地夺力,天逆其时,因而饰(饬)之,事环(还) 克之。 若此者,单(战)朕(胜)不报, 
取地不反。单(战)朕(胜)于外,福生于内。用力甚少,名声章明。顺之至也。 
(二十五)新书 
《新书》,汉贾谊撰。10卷。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人。文帝初,召为博士,年仅二十余。时称贾生。后迁太中大夫, 为大臣周勃、 灌婴等排挤,谪为 
长沙王太傅。《新书》中的《宗首》、《益壤》、《制不定》、《修道语上》分记有关黄帝的事迹。 
这里的选文,依据的是《丛书集成初编》本。 
宗首 
黄帝曰:“日中必彗,操刀必割。” 
益壤 
故黄帝者,炎帝之兄也。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诛炎帝而兼其地,天下乃治。 
制不定 
炎帝者,黄帝同父母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涿鹿之野,血流漂杵。 
修道语上 
黄帝曰:道若川谷之水,其出无已,其行无止。故服人而不为仇,分人而不者,其唯道矣。故播之于 
天下而不忘者,其唯道矣。是以道高比于天,道明比于日,道安比于山。故言之者见谓智,学之者见 
谓贤,守之者见谓信,乐之者见谓仁,行之者见谓圣人。故唯道不可窃也,不可以虚为也。故黄帝职 
道义,经天地,纪人伦,序万物,以信与仁为天下先。然后济东海,入江内,取绿图,而西济积石, 
涉流沙,登于昆仑。于是还归中国,以平天下。天下太平,唯躬道而已。 
帝颛顼曰:至道不可过也,至义不可易也。是故以后者复迹也。故上缘黄帝之道而行之,学黄帝之道 
而赏之,加而弗损,天下亦平也。 
(二十六)韩诗外传 
《韩诗外传》 , 汉初韩婴撰。《汉书·艺文志》作6卷,今本10卷。韩婴(约前200—前130),涿 
郡莫(今河北任丘)人,西汉文、景、武三帝时分别任博士、常山太傅等官。有清人多种校注本。这 
里的选文,依据今人许维《韩诗外传集释》本。 
卷五 
哀公问于子夏曰:“必学然后可以安国保民乎?”子夏曰:“不学而能安国保民者,未之有也。”哀 
公曰:“然则五帝有师乎?”子夏曰:“臣闻黄帝学乎大填,颛顼学乎禄图,帝喾学乎赤松子,尧学 
乎务成子附,舜学乎尹寿,禹学乎西王国,汤学乎贷乎相,文王学乎锡畴子斯,武王学乎太公,周公 
学乎虢叔,仲尼学乎老聃。此十一圣人,未遭此师,则功业不能著乎天下,名号不能传乎后世者也。” 
卷八 
黄帝即位,施惠承天,一道修德,惟仁是行,宇内和平,未见凤凰,惟思其象,夙寐晨兴,乃召天老 
而问之曰:“凤象何如?”天老对曰:“夫凤之象,鸿前而麟后,蛇颈而鱼尾,龙文而龟身,燕颔而 
鸡喙。戴德负仁,抱中挟义。小音金,大音鼓。延颈奋翼,五彩备明;举动八风,气应时雨。食有质, 
饮有仪。往即文始,来即嘉成。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天下有道,得凤象之一, 
则凤过之,得凤象之二,则凤翔之,得凤象之三,则凤集之,得凤象之四,则凤春秋下之,得凤象之 
五,则凤没身居之。”黄帝曰:“於戏!允哉!朕何敢与焉。”于是黄帝乃服黄衣,带黄绅,戴黄冕, 
致斋于中宫,凤乃蔽日而至,黄帝降于东阶,西面再拜稽首,曰:“皇天降祉,敢不承命。”凤乃止 
帝东园,集帝梧桐,食帝竹实,没身不去。诗曰:“凤凰于飞,其羽,亦集爰止。” 
(二十七)淮南子 
《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召集门客编纂。21卷。《汉书·艺文志》列入杂家类,实以黄老思想为 
主。书中罗列先秦历史资料丰富,描写详赡,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最早有汉许慎、高诱注,其后历代 
多有注本。这里的选文,依据的是《诸子集成》本,并据中华书局校点本校改。 
卷二 亻叔真训 
乃至神农、黄帝,剖判大宗,窍领天地,袭九,重九,提挈阴阳,刚柔,枝解叶贯,万物百族,使各 
有经纪条贯。于此,万民睢睢盱盱然,莫不竦身而载听视。 
卷三 天文训 
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其神为镇星,其兽黄龙,其音宫,其日戊巳。 
卷六 览冥训 
昔者黄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辅之,以治日月之行律,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 
别男女,异雌雄,明上下,等贵贱,使强不掩弱,众不暴寡,人民保命而不夭,岁时孰而不凶,百官 
正而无私,上下调而无尤,法令明而不暗,辅佐公而不阿,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争隈,道不拾遗,市 
不豫贾,城郭不关,邑无盗贼,鄙旅之人相让以财,狗彘吐菽粟于路,而无忿争之心。于是日月精明, 
星辰不失其行,风雨时节,五谷登孰,虎狼不妄噬,鸷鸟不妄搏,凤皇翔于庭,麒麟游于郊,青龙进 
驾,飞黄伏皂,诸北、儋耳之国,莫不献其贡职,然犹未及戏氏之道也。 
卷一○ 缪称训 
黄帝曰:“芒芒昧昧,从天之道,与元同气。” 
卷一五 兵略训 
兵之所由来者远矣。黄帝尝与炎帝战矣,颛顼尝与共工争矣。故黄帝战于涿鹿之野,尧战于丹水之浦, 
舜伐有苗,启攻有扈,自五帝而弗能偃也,又况衰世乎!夫兵者,所以禁暴讨乱也。炎帝为火灾,故 
黄帝擒之;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 
卷一八 人间训 
故黄帝亡其玄珠,使离朱、捷索之,而弗能得之也。于是使忽,而后能得之。 
(二十八)史记 
《史记》,汉司马迁撰。130篇。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 
家及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司马谈之子。 早年游踪遍及南北, 随处考察风俗, 
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前108),袭父职任太史令。几乎遍阅当时的国家藏书,辑录先秦 
时代的古史及谱牒资料;足迹遍及汉版图,搜集大量传说,成此记叙上自五帝、下至汉武帝的历史巨 
著,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历来注解《史记》者颇多,尤以南朝宋裴 《集解》、唐司马贞《索 
隐》、张守节《正义》为最著名。这里的选文,依据的是中华书局1959年点校本。 
卷一 五帝本纪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 
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 
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 
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 
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 
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 
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策。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 
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 
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 
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 
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 
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 
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 
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 
卷二 夏本纪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 
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卷五 秦本纪 
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仅以小治。 
卷八 高祖本纪 
于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 
卷一二 孝武本纪 
少君言于上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 
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 
古者天子常以春秋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冥羊用羊。 
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也。 
其秋,上幸雍,且郊。或曰“五帝,泰一之佐也,宜立泰一而上亲郊之”。上疑未定。齐人公孙卿曰: 
“今年得宝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与黄帝时等。”卿有札书曰:“黄帝得宝鼎宛(侯)〔朐〕,问 
于鬼臾区。区对曰:‘(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于是黄帝 
迎日推策,后率二十岁得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黄帝仙登于天。”卿因所忠欲奏之。所 
忠视其书不经,疑其妄书,谢曰:“宝鼎事已决矣,尚何以为!”卿因嬖人奏之。上大说,召问卿。 
对曰:“受此书申功,申功已死。”上曰:“申功何人也?”卿曰:“申功,齐人也。与安期生通, 
受黄帝言,无书,独有此鼎书。曰‘汉兴复当黄帝之时。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宝鼎出而与 
神通,封禅。封禅七十二王,唯黄帝得上泰山封’。申功曰:‘汉主亦当上封,上封则能仙登天矣。 
黄帝时万诸侯,而神灵之封居七千。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 
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乃断斩非鬼神者。 
百余岁,然后得与神通。黄帝郊雍上帝,宿三月。鬼臾区号大鸿,死葬雍,故鸿冢是也。其后黄帝接 
万灵明廷。明廷者,甘泉也。所谓寒门者,谷口也。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 
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 
拔,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于是天子曰:“嗟乎!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 
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兵泽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 
山,泽兵须如。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既至甘泉,为且用事泰山,先类祠泰一。 
天子既闻公孙卿及方士之言,黄帝以上封禅,皆致怪物与神通,欲放黄帝以尝接神仙人蓬莱士,高世 
比德于九皇,而颇采儒术以文之。 
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 
从西南入,命曰昆仑。天子从之入,以拜祠上帝焉。 
公孙卿曰:“黄帝就青灵台,十二日烧,黄帝乃治明廷。明廷,甘泉也。” 
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 
卷一三 三代世表 
舜、禹、契、后稷,皆黄帝子孙也。黄帝策天命而治天下,德泽深后世,故其子孙皆复立为天子,是 
天之报有德也。 
传云:天下之君王为万夫之黔首,请赎民之命者帝,有福万世,黄帝是也。五政明则修礼义,因天时 
举兵征伐而利者王,有福千世。蜀王,黄帝后世也。 
卷二四 乐书 
问曰:“音无此最悲乎?”师旷曰:“有。昔者黄帝以大合鬼神,今君德义薄,不足以听之,听之将 
败。” 
卷二五 律书 
昔黄帝有涿鹿之战,以定火灾;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 
卷二六 历书 
太史公曰: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于是有天地神物类之官, 
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 
嘉生,民以物享,灾祸不生,所求不匮。 
盖闻昔者黄帝合而不死,名察度验,定清浊,起五部,建气物分数。然盖尚矣。 
卷二八 封禅书 
自未作,而雍旁故有吴阳武,雍东有好,皆废无祠。或曰:“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故立郊上帝, 
诸神祠皆聚云。盖黄帝时尝用事,虽晚周亦郊焉。” 
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羲封 
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 
秦灵公作吴阳上,祭黄帝;作下,祭炎帝。 
卷一三○ 太史公自序 
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维昔黄帝,法天则地,四圣遵序,各成法度。 
(二十九)盐铁论 
《盐铁论》,汉桓宽编。60篇。为西汉昭帝时郡国贤良文学之士请罢去盐铁榷酤与以御史大夫桑弘羊 
为首坚持盐铁榷酤政策的辩论集。这里的选文,依据的是《四库全书》本。 
遵道第二三 
上自黄帝,下及三王,莫不明德教,谨庠序,崇仁义,立教化。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结和第四三 
轩辕战涿鹿,杀两蚩尤而为帝,汤、武伐夏、商,诛桀、纣而为王。黄帝以战成功,汤、武以伐成孝。 
(三十)新序 
《新序》,西汉刘向撰。刘向(约前77—前6),汉宗室,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初名更生,字子政。 
历官中垒校尉,领校中五经秘书,为中国历史上官方第一次大规模整理古籍。《新序》主要记载春秋 
战国间史事。这里的选文,依据的是《诸子百家丛书》本。 
杂事第五 
哀公曰:“然则五帝有师乎?”子夏曰:“有。臣闻黄帝学乎大真,颛顼学乎绿图,帝喾学乎赤松子, 
尧学乎尹寿,舜学乎务成跗,禹学乎西王国,汤学乎威子伯,文王学乎铰时子斯,武王学乎郭叔,周 
公学乎太公,仲尼学乎老聃。此十一圣人,未遇此师,则功业不著乎天下,名号不传乎千世。” 
吕子曰:“神农学悉老,黄帝学大真,颛顼学伯夷父。” 
善谋第九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者不相复,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 
舜,诛而不怒。” 
(三十一)说苑 
《说苑》,西汉刘向撰。20篇。采录传记百家言遗闻轶事,记载春秋战国间史事为多。这里的选文, 
依据的是《四库全书》本。 
卷一八 辨物 
黄帝即位,惟圣恩承天,明道一修,惟仁是行,宇内和平,未见凤凰,维思影像,夙夜晨兴,于是乃 
问天老曰:“凤仪如何?”天老曰:“夫凤,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鹤植鸳鸯,思丽化枯折所志,龙 
文龟身,燕喙鸡,骈翼而中注,首戴德,顶揭义,背负仁,心信志,食则有质,饮则有仪,往则有文, 
来则有嘉。晨鸣曰发明,昼鸣曰保长,飞鸣曰上翔,集鸣曰归昌。翼挟义,衷抱忠,足履正,尾系武, 
小声合金,大音合鼓;延颈奋翼,五先备举,光兴八风,气降时雨,此谓凤像。夫惟凤为能究万物, 
通天祉,象百状,达于道。去则有灾,见则有福,览九州,观八极,备文武,正王国,严照四方,仁 
圣皆伏。故得凤之像一者凤过之,得二者凤下之,得三者春秋下之,得四者四时下之,得五者终身居 
之。” 
黄帝曰:“於戏盛哉!”于是乃备黄冕,带黄绅,斋于中宫,凤乃蔽日而降。黄帝降自东阶,西面稽 
首曰:“皇天降兹,敢不承命?”于是凤乃遂集东囿,食帝竹实,栖帝梧树,终身不去。 
卷一九 修文 
黄帝诏伶伦作为音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取竹于谷,以生窍厚薄均者,断两节间,其 
长九寸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曰含少。次制十二管,以昆仑之下听凤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 
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生之,而律之本也。 
(三十二)列仙传 
《列仙传》,西汉刘向编纂。记载古代传说70余则。这里的选文,依据的是《四库全书》本。 
宁封子 
宁封子者,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封子 
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于宁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焉。 
马师皇 
马师皇者,黄帝时马医也。知马形生死之诊,理之辄愈。后有龙下,向之垂耳张口。师皇曰:此龙有 
病,知我能理。乃针其唇口中,以甘草汤饮之而愈。后数数有疾,龙出其波,告而求治之。一旦,龙 
负皇而去。 
赤将子舆 
赤将子舆者,黄帝时人。不食五谷,而啖百草花。至尧帝时为木工,能随风雨上下。时时于市中卖缴, 
亦谓之缴父。 
黄帝 
黄帝者,号曰轩辕,能劾百神,朝而使之。弱而能言,圣而预知,知物之纪。自以为云师,有龙形。 
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至于卒,还葬桥山。山崩,柩空无尸,唯剑舄在焉。《仙书》云,黄帝采首山 
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鼎成,有龙垂胡髯下迎,帝乃升天。群臣百僚悉持龙髯,从帝而升,攀帝弓 
及龙髯。拔而弓坠,群臣不得从,仰望帝而悲号。故后世以其处为鼎湖,名其弓为乌号焉。 
容成公 
容成公者,自称黄帝之师,见周穆王。能善补导之事。取精于玄牝,其要谷神不死,守生养精气者。 
发白复黑,齿堕更生。事与老子同,亦云老子师。 
(三十三)纬书集成 
纬书是汉代谶纬思潮中出现的一批以神意附会儒学经典的著作。均不署作者名。纬书的基本内容为神 
学迷信,但其中也保存了一些古史传说及天文、乐律、医学等零星资料,包括关于黄帝的传说。这里 
的选文,依据的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纬书集成》本。 
易乾凿度 
公孙轩辕氏演古籀文,仓颉修为上下二篇。 
黄帝曰:太古百皇,辟基文籀,遂理微萌,始有熊氏,知生化柢,晤兹天心意。念虞思慷,虑万源无 
成。既然物出,始俾太易者也。太易始著,太极成;太极成,乾坤行。 
黄帝曰:圣人索颠,作天索易。以地俯仰,而象远近,而物浩而功,然而立。太古断元,圣人法地, 
极先生而设位,物成而丽诸形,错煸以文,改茹以鱼,虑兽以韦,上齿以前,法物以后,析,运著以 
数,王天下者也。太易变,教民不倦。太初而后有太始,太始而后有太素。有形始于弗形,有法始于 
弗法。极先元见,辄辙像,章流立文,以诂息孙,而后传授天老氏,而后传授于混沌氏,而后授天英 
氏,而后传无怀氏,而后传授中孙炎帝神农氏。中圣古法淳物,元造不足,益之器用,农谷衣。高以 
饰乘,卑以饰足,而后传烈山氏,而后授三孙帝厘氏,次授老孙氏。公孙轩辕氏,益之法神器、车符, 
文左武右,三器备御。自上古及下帝孙,大熟化演,设民弗倦,益物弗限。 
黄帝曰:观上古圣,驱元化,劈万业。徒得为懋,训究体译。元肇浚澳作沐,悬心轮薄不息,以启三 
光,上飞风雨,下突河沱。得元气,澄阴阳,正易大行,万汇生。上古变文为字,变气为易,画卦为 
象,象成设位。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最近更新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