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咸阳的沙河古桥遗址,遗址距咸阳市中心约6公里,位于秦都区钓台镇王道村南边。那一排排整齐有序的倒竖木桩曾被深深地埋在十多米厚的细沙之中,是当地人在1986年挖坑取沙时发现的,有些人感到此木料粗直坚硬,拉回家做了棺木板。后来,经过文物部门清理发掘,才鉴定出这是距今2000多年前的木桥立柱。
一座见证了“车辚辚,马萧萧”历史场景的大桥,一座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木质结构桥梁,魏兴每周都要几次站在这里,出神地对视那一排排黑乎乎的倒竖木桩。 这里是咸阳的沙河古桥遗址,遗址距咸阳市中心约6公里,位于秦都区钓台镇王道村南边。那一排排整齐有序的倒竖木桩曾被深深地埋在十多米厚的细沙之中,是当地人在1986年挖坑取沙时发现的,有些人感到此木料粗直坚硬,拉回家做了棺木板。后来,经过文物部门清理发掘,才鉴定出这是距今2000多年前的木桥立柱。 这些黑乎乎的桥桩笔直地竖在白生生的细沙中,显得格外醒目。据省考古研究所进一步认定,这些桥桩所支撑的桥面,宽度应在10米以上,长度目前还无法测定。如此规模宏大的桥梁肯定不是供老百姓通行的,而必定是承载辎重车辆的皇家御用大桥。 1986年元月,在沙河古道先后发现两座罕见的秦汉时期的大型木桥建筑,这两座木桥遗址是咸阳秦都区钓台镇王道村农民在淘沙卖沙时发现的。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清理,一号桥现暴露出木桥桩16排,112根,每排间距3—6米,已经露出的木桩高2米左右,直径为40厘米。桥桩上端残缺不全,有火烧痕迹,桥面已不复存在。桥南端最末一排桥桩内外共发现7块约700×110×7厘米的巨型铁板,重约2-3吨。二号桥在一号桥东300米处,已发现5排41根木桩,排距8米左右,露出的木桩高2-3米,还发现9.54米方形大桥梁一根,卯俱在。两座桥均宽16米,据文献所载,根据当时河道的宽度推测,这座桥长约500米。发掘清理中,在桥址附近还出土有秦汉时期的铜器,铁器,砖瓦等文物100件。出土文物中砖瓦数量最多,地面上到处可见。其中时代最早的是变形夔纹瓦当,五角水道,素面半瓦当,绳纹简瓦,板瓦等,它们的形制与秦咸阳遗址出土的同类文物几乎完全相同,其时代当为战国晚期和秦代。尤其值得人注意的是在一号桥南30米处发现一件大型铜饰件。铜件外形呈叶状,长116厘米、宽43厘米、厚3.3厘米,重32.5公斤,两面都铸有精美的花纹。一面为简化夔纹,另一面是三角形几何纹,画面由细线,连珠,运雷等纹样组成。这有秦雍城出土的铜器和秦咸阳出土的空心砖,方砖上的纹饰风格大体相同。这件器物可能就是古桥本身的建筑装饰的附属器件。
这两座古桥,志书无记载。根就碳同位素年代测定数据为:一号桥2120+80年,二号桥为1990年+80年。两个数据都没有超出秦至西汉的年代界限,与文物形制反映的时代基本吻合,经过深入的吊车考证,我们认为,一号桥始建于战国末期或秦迁都咸阳或不久,毁于秦末农民起义的项羽“西属咸阳”二号桥始建于西汉初期或中期,毁于西汉末年导致关中“生灵涂炭”大型建筑物“十不存一”的王莽变乱。这两座古桥虽位于现在的沙河古道,根据文献记载,并结合实地考察,有专家认为,古桥所在的现今沙河曾是古丰水的主河道,这两座桥就是秦汉时期首都咸阳和长安去往皇家园林上林苑和长杨宫,五柞宫,黄山宫及巴蜀等地跨渡沣水的古沣水桥遗址;也有专家认为,沙河古桥是汉唐时期的西渭桥。 据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唐寰澄先生研究考证,这次发现的秦汉古桥是目前世界上迄今所知规模最大,年代最古老的大型木结构桥梁,在人类交通史,世界桥梁史上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咸阳沙河古桥的这些发现,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该地1992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曾来到这里参观考察,对古老神奇的桥桩表露出浓厚的兴趣,指示有关部门尽快妥善保护。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