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油河镇,位于商南县城西20公里处,其西边与丹凤县武关镇接壤,北面,分别和洛南县及河南省卢氏县为邻,东、南面和试马镇交界;辖地258平方公里,人口1.31万;历以“十里长街”和“千年古镇"而著称,又以其"清油八景”而闻名遐迩。
一·历史上清油河的“典故”
清油河在“五代”以前,原名叫“柳林河”,系以其街外河边十里柳林而得名。五代后期,宋朝开国元勋郑子明曾在此住,时以打油卖油为生;因他打出来的油清香明亮而远近闻名,故此,人们便将柳林河改名为“清油河”了。郑子明:姓郑,名恩,号子明、乳名黑娃;自小父母双亡,十多岁时只身来此,以打油卖油为生。他在这里与赵光胤相遇并结拜为兄弟,又和陶三春不打不成交而定下了终身;流传下了许多活生生的故事:
——郑子铭与“倒挂油”及“普峪河口”。郑子明虽脸黑似漆,却生得身材魁伟、力大无穷、性格豪爽 ;为人厚道、直率、好打抱不平。他在清油河打油期间,命苦时不济,虽然他打出的油清香明亮质量极好,但是,在生意场上却屡遭厄运。起先,他担油出卖,总是顺清油河而上,要送到洛南县境内的‘黄家村集市 ’,来回三百余里 ,他一根铁扁担挑着二百多斤重的两只大油篓 ,竟两天一趟;一次,当他担油走到腰庄小花岔石碥上时,遇着从黄家村转来的同伙人,告说油价大跌,他十分懊恼,生气地将油担往石碥上重重一撂,油从倾斜的篓中溢淌了出来,流了一地;当大家赶忙去帮他扶油篓时,神奇般地发现:油篓竟深深地陷进入了岩石中,怎麽也拔不出来;郑子明自己也觉得诧异,当他亲自把油篓拔出后,在这坚硬完整的岩石上就留下了深深的‘油篓坑印’和‘流淌的油印’。他在此歇息了一会,就沮丧地担起油担,同大伙一起倒转回来了。此后,人们就将这里称作“倒挂油”;‘油篓坑’与‘油印’至今如故,成为人们流传的佳话及观赏的古迹。
此后,郑子明就又顺河而下,将油担送到毛河口下的丹江码头,从那里装船水运至襄樊、武汉;在一次正装船时,忽然,突起大风,江浪汹涌,几乎将船颠翻,致篓中香油溢泼流淌了一口岸。从此,人们就称这个码头名为“泼油口”;后日子久了,便被误传成今天的“普峪口”了。
——“磙子岭”、“油篓沟”和“油槽宝石”。一次,郑子明担油去龙驹寨,上到一山岭头在放担歇息时,后面一只油篓因没搁稳而滚到山下去了,他寻来一百来斤重的圆扁石,用铁扁担在中间捅出一洞孔,型如石磨,用绳系挂于扁担的一头,配着剩下的那只篓,担着继续前进;从此,这山岭便叫“滚子岭”;岭下的山沟就叫“油篓沟”了。
同这些地名一起留下的文物古迹,现只有郑子明打油的“油槽”和“压油石”了。“油槽”系由整石凿制而成,长2.80米,宽1.23米,厚33公分;四周边沿高6厘米,宽18厘米;槽溏略向流油嘴一头倾斜,油嘴从槽头中间向外突伸,状如龟头;“压油石”亦由整石凿成,长0.8米,高、宽各为0.56米,略呈长方体,几个人才能抬得动,可郑子明当年用它压油,仅一人两手一端就举起来了;压油石和油槽系同一花岗岩石质,十分坚硬,千余年来一直被视为清油河的“镇街之宝”,民国八年,洪水冲走了清油半边街,然槽石岿然未动,1998年“7.9”、“8.25”两次百年不遇特大洪水,连续袭击了清油河,十多米高的浪头,几乎冲毁了大半条街,但槽石分寸未移,丝毫无损;现被列为“历史文物”,清油人亦以此而引以为荣;凡来清油河者,大都要好奇地去看一看和摸一摸。
——在清油河,郑子明同赵匡胤、柴荣三结义。
赵匡胤在京都汴梁大闹‘勾栏院’后出逃避难,先去随州投靠父亲的好友董宗本,时逢董已出征关西,刚好姑父也在关西任职,他就从随州经商於之地前往关西,在‘武关古道’途中,遇见推车去关中贩卖雨伞的柴荣,二人便结拜同行;途径‘陡岭关’时,遭遇‘山大王’董龙、董虎劫持,两厢撕杀了起来,董氏兄弟边战边退,将匡胤诱致‘九岩寨’和‘羊角寨’下的九曲十八弯中,匡胤被伏寇围困。正在危难当头,适值郑恩在河中洗油篓,不慎油篓被水冲走,郑恩脱下衣服,仅缇一兜肚,下水追捞油篓,直追到‘月亮湾’;但见九曲十八盘里尘土飞扬,只听得杀声震天,他便顺手从河边拔起一棵枣树,横扫直冲杀进重围,打败了寇匪,救出了匡胤。随又一同前去陡岭关见柴荣,时值柴荣推伞车退至黄土坡躲歇;三人见面甚为庆幸,即插盟结义为‘八拜弟兄’。时柴荣二十岁距首,匡胤十九次之,郑恩十八岁为小。这就流传下了‘两龙一虎,患难与共’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