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说:“哑吧吃黄连,有苦无处诉”。说明黄连确实苦。然而,“良药苦口利于病”。因此,黄连虽苦,但有很高的医疗价值。
黄连,别名川连、味连、鸡爪连、凤尾连草》谓之“支连”。何以名黄连?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义曰:“因其根如连珠而色黄,故名。”
黄连因品种和产地不同而主要分为3类,即味连、雅连和云连,以味连为最佳。味连,又称川连、鸡爪连,集中产于四川的石柱、南川、巫溪、城口和陕西南部的镇坪、平利、岚皋、宁强、洋县、南郑等县,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因为它的名气大,所以中医把它称为“川连”。在四川东部石柱县的黄水坝,其黄连产量又占四川总量的一半。这里已建立起我国唯一的种植黄连的农场——黄水坝黄连农场,著名的“鸡爪黄连”就出自这里。雅连集中产于四川峨眉、洪雅、雅安等县,产量较小。长连集中产在云南省。味连又因产区不同分为两种:长江以南出产的叫“南岸连”,长江以北出产的叫“北岸连”。
我国是黄连的故乡,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至中部、东部山区。集中主产于四川、湖北、陕南。全国黄连年需要量约60万公斤,其中25%供出口。早在60年代,中国药材总公司就把四川省列为全国黄连生产基地,陕西列为第二生产基地。
陕西黄连,主要产在陕南的安康、汉中海拔1000~1500米的山区。1936年,全省年产黄连约17500公斤,以安康为集散地,销往湖北、河南、西安及西北、华东、华北各省区。《蜀本草》中即记载:黄连“今秦地、杭州、柳州者佳”。陕西黄连又以陕南镇坪所产最为有名,产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