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民俗首页 | 西安民俗 | 宝鸡民俗 | 咸阳民俗 | 铜川民俗 | 渭南民俗 | 延安民俗 | 榆林民俗 | 汉中民俗 | 安康民俗 | 商洛民俗 | 杨凌民俗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商南县民俗风情大全 > 正文

商南年俗

2015-5-8 9:34:44   来源:三秦游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农历腊月三十(月小为二十九)过大年,是中华民族一年中最为盛大的节日。“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庆新春”,在这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除夕夜,家家都要挂红灯、贴对联、条幅、年画、窗花和放鞭炮。人人都要穿新衣、戴新帽、着新鞋袜,沐浴净身,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和庆典活动。

  关于“年”的传说是:曦和为太阳之母,她每天都要驾着由六条龙拉的车子,将太阳从东方的扶桑拉到西方的悲泉。在拉到365天的下午时,遇到了一头自称“年”的怪物挡住了去路,不让通过。正巧,一位背着一捆竹竿的老农夫经过这里,便上前说和道:“年!你让老妈妈过去吧?!你看她每天万里送子,把苦留给自己,将温暖送到人间,你如果不让她过去,怎会有明天的光明呢?”年大声吼道“我已让她通过365天了,但一点买路钱都没给,今天我要算总帐,如不留下买路钱,就别想通过我这‘年关’!”老农夫常年在山林中生活,他十分了解年的习性,见年不近人情,知道再说也无用,就将自己背的竹竿用火点燃,烧的劈劈啪啪震响!年一听到这爆竹声就乖乖的逃走了;老农夫对曦和说:“年每365天出现一次,它最怕爆竹声,每到这年关,只要点燃爆竹,它就会乖乖离开的”。从此,民间每365天就要过一次“年”,年年过年都要燃放鞭炮,年关一过好事就来临。

  一、商南年俗

  旧时,商南民间过年是十分有讲究的,程序、规矩也很多。主要的是:

  1、挂灯笼

  大年清早洗罢脸,就得将灯笼悬挂起来,“家家张灯结彩、户户红灯高照”,首映喜庆气氛。

  挂灯笼也有许多讲究,不同的地方,挂灯笼的规格、形式都不同。一般大门楼和堂屋门前悬挂的灯笼,都有特定的传统标志,显示着本家的身世与地位。大都为四面长方形或圆筒型,内层糊纸,外面套有纽丝花格护罩;灯笼两面书字、两面画花,画,多为蝙蝠的形象艺术图,谐音“福寿”,或为天官赐福图,或为梅、兰、竹、菊;两方文字,一是书明祖籍地(祖先诞延和迁徒的地方);如雷家堂屋灯笼上写的就是《江南·冯羽郡》,一方则书写着本家字号;显得庄严肃穆。现在,大都用红绸子蒙的金瓜、宫灯所代替。厢房、伙房、客房和其它耳门前悬挂的灯笼,则是五花八门,有各种花灯、彩灯、宫灯、转灯……而不一等;至于孩子们更是人手一灯笼,有绣球灯笼,有绘着字画的八卦灯笼,鼓灯笼,有各种花、果及鱼、鸟、兽宠物灯笼,还有安着轱辘拉着跑的兔儿灯笼、马儿灯笼、狮子灯笼、船儿灯笼,形形色色,争奇斗艳;此外,还有‘天灯’更为光彩夺目。天灯,系一些人家为了让婴儿不吵夜而许愿悬挂在空中的特殊灯笼,即:在自己场院里,竖起数丈高的木竿或竹竿,顶端设置有三角挂架、滑轮,套以绳索,将灯笼拉上去靠定挂架后,就把绳索的下端固定在竿柱上。天灯都采用红色的圆形宫灯,悬空高挂,老远就能看见,极为耀眼,很是好看!

  大年夜里,祖坟上也都要点上灯笼,俗称“送灯”,总之,到处是都是灯笼,恰似天河落人间,遍地星光闪烁。

    2、贴对联

  大年清早起,挂好灯笼就贴对联,逢门必贴;贴对联也有许多讲究,大门和堂屋一般都要贴双对联,除门框上贴九至十三字正联外,门两旁墙上还要贴五字宽联;柱子上更是要贴长联;厢房、厨房、客房各耳门,则是不拘一格的七至九字联;库房、磨房、厂房及牛、羊栏皆要贴上相应内容的门联。土地庙、灶王爷贴专用联;香火、中堂、四扇屏画两旁也要贴上专用对联或趣联。

  门联的内容,多是辞旧迎新、庆贺佳节、祝福祥和之类。如:“春回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一元二气三阳泰,四时五福六合春;”“东风引紫气一元复始,大地发春华万象更新;”“梅花点点笑迎丰收岁,爆竹声声欢歌太平年;”等等。而灶神对联,则大都普遍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这一传统专用联,横批为“一家之主”;土地庙的对联通常是“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土中年丰人畜旺,地灵善恶自分明”横批是“保佑一方”;至于中堂、条幅和四扇屏画两旁的对联则多为字画内容写照联;也不乏抒情、勉励、训诫联和座右铭之类;例如,在“吴越之争”、“秦楚之战” 四扇屏画两边,就有写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对联,既是字画内容的写照,又是极好的训诫联和勉励联。

  最为讲究的莫过于堂屋“香火”对联了。堂屋是每家每户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地方,正面墙中央都贴挂着竖书的“天地君亲师位”六个大字,齐君字下沿的地方,右面是“九天东厨司命”,左面是“X氏堂上宗祖”两行平行竖书的六个中楷字,这些祭祀的主体名曰《香火》,所以,堂屋通常也称叫“香火堂”。“香火”两旁的对联和上面的横批一般都是特定的专用联,有描述厅堂高雅隆贵的,如“宝鼎呈祥香结彩,银台(玉树)启瑞烛生花”、“海屋风和苍正茂,瑞堂日丽桂生香”横批是“盛世万载”、“百世流芳”等;更多的是祖传的族规训诫联,例“神力永扶家道盛,祖德常佑子孙贤”,“祖德宗功百世香烟结彩,国恩家庆万代子孝孙贤”等,如雷氏香火对联即为“祀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横批为“祖德流芳”;叶氏宗祠对联是“震左江,家声好,守诗书为世业;听祖考,祗遗训,留忠厚与儿孙。”冯氏香火上则是“积善堂”,右联是“积金积玉不如积德”左联为“善意善言莫若善行”;十里铺何家,自迁陕至今还是延用老屋的对联,香火为“九井堂 ”对联是“祖武箕裘家声麟凤,皇猷黼黻国器圭璋”:堂屋门上联是“野气多春,门外清池云外鸟;”下联是“居家有道,窗前绿水案前书。”两面墙上的宽联为“户纳三川水;池开五彩莲。”

  为了体现新年的喜庆吉祥气氛,除了贴对联外,还要在各有关方位贴上吉祥条签,例如:大门框两侧墙上贴的条签是“出门见喜,对我生财”,院落里的条签是“满院春光”,床头上贴“身卧福地”、“老少安康”,锅台上贴“小心灯火”,水缸上贴“细水长流”,粮仓上贴“万石归仓”,箱子上贴“日进斗金”,柜子上贴“黄金万两”,鸡笼上贴“鸡鸭成群”,猪圈里贴“槽头兴旺”,牛羊栏上贴“牛羊满圈”,狗窝上贴“六畜兴旺”。

  总的说来,春联忌讳不吉利的字句及谐音。大年这天,就连说话也要忌讳出现不吉利的字句和语言,为了防止孩童们禁忌不住的信口开河,还要在场院边贴上“不忌童言”的条签。

    3、贴年画、剪窗花 贴年画、剪窗花也是商南人过年的一种习俗。

  首先是门画,旧时称门神,同对联一样逢门必贴,过去,一般都是版印的秦琼、敬德画像,也有周仓、关平画像的,说是有门神把门,鬼就不敢就进屋里来了!后来逐渐演变成贴吉祥如意图,诗词,梅、兰、竹、菊等各种字画了,现在几乎是同一的各种斜方块大福子字了。

  其次是灶画、财神画和赐福图,即各家各户都要在厨房锅台里边,贴上司命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图画;在橱案里边要贴上“财神”画像,在香火两边要贴上“天官赐福”、“吉庆有余”(或“金玉满堂”“花开富贵”)图。旧时的“财神画”不用买,而是由专门送财神者送上门的。每临年前,送财神者就会手捧着“赵公元帅”画像,挨家挨户的“送财”,每到一家,皆高声喝彩唱道:“我送财神进门来,既兆喜,又招财……门前有棵摇钱树,屋后有个聚宝盆,摇钱树上摇钱用,聚宝盆中聚金银……”,户主便到门前双手接过,贴至案上烧香祭祀,再给送财神者以钱或粮打发。

  再者,就是在卧室里,一般贴上条幅、四展屏、以及松鹤图、莲鱼画等;客厅、客房里贴的多是中堂,福、禄、寿、喜之类和历史名画,至于孩子们房间里则为自选自爱的武打、美女、爱情等故事图画;再加上剪贴的窗花,过年时总是尽量把房间装点的花枝招展、五彩缤纷、焕然一新!

  4、祭祖坟

  大年三十早上,挂上灯笼、贴好对联,吃过早饭后,就要开始祭祖坟了(俗称上坟),由族长召集各户男丁带领儿孙们,端上祭品,俗称“福子”,主要有蒸馍三个、烧鸡一只、熟鱼一条、熟肉一段、豆腐一块、油馍一叠、炸圆子一碗,上置放酒壶一尊、酒盅三枚,筷子两双,皆用托盘、礼箩装盛,从迁陕始祖坟墓开始,依次祭祀各代各个祖宗先人的坟墓,每到一坟墓,首先将祭品摆放在拜台之上,由长辈向儿孙讲传祖先生平功德及传承后代之情,或念诵碑文,接着烧香表和纸,滴酒三盅后,鸣放鞭炮,然后一齐跪拜三叩首。直到祭完本族所有先人坟墓后,又选在十字路口,集中祭奠本氏家族死亡在外未能归宗的先人亡魂方告结束。旧时祭祖烧纸钱,多系火纸,用冥币钱瓒打印后烧之。也有用冥币印版印刷在白纸上的。上坟时,祭品由轮流主祭户备办,香炮纸表由各户自捐,公祭统一用之。

  5、年祭

  俗称“还huan年”。这是过年的主台戏。也是最隆重的祭祖仪式,大家族多在本氏宗祠或公堂里举行,小户人家则在自家堂屋举行。商南人先祖多由江南迁居而来,故还年多在三十晚上进行,还有少数姓氏在中午还年,也有早晨过年的。

  首先是堂屋布置,在堂屋正墙中央贴挂着“香火”中堂,上书着天地君亲师、本氏宗祖先人和司命灶王。香火中堂下置设一长型香火桌,又称神柜台,台正中立有本氏家族祖先牌位或族谱,牌位前置放一香炉,香炉两侧是蜡烛台,烛台右面置放磬钟,左放香表纸烛,香火桌前放置八仙桌,有古香古色的桌裙围着。桌上放置祭品,主要有三个大贡花馍、三牲祭品,即口含尾巴的熟猪头一个,上扎一把刀,熟鸡一只,熟鱼一条;再就是熟肉一段,热豆腐一块,炸油馍、炸丸子各一碟,这些为公族统一祭品,由主祭户置办,有些还置有“水贡图”,系用水和面粉捏制的鸡、犬、猪、牛、羊、马、蛇、鸟、鱼九只不同的动物图形,放在八仙桌的最前列。此外各家各户各端一只熟猪头排放在八仙桌上。

  祭品摆设好后,就正式举行还年祭祖仪式。全族人聚集站立在堂前,鸣放礼炮三响,由长者点燃蜡烛,焚香烧表,跪读祭文,三叩首后起身站立在神案右侧,敲击磬钟,申令族人分辈轮流烧香纸,叩首跪拜,祈求祖宗保佑儿孙兴旺发达,合家平安,事业有成。全体跪拜祭奠礼毕,就燃放大挂鞭炮;祭祖仪式结束后,各自将猪头端回,就开始吃团圆年饭了。

  6、团圆年饭

  商南民间十分重视过年团圆,无论外出哪里,都要千方百计赶回家过年,起码也要赶上吃“年饭”。大年三十的三餐主食,也要按老祖宗的规矩不得更改。像雷家的传统,过年时的三餐饭,早上是苞米;就是将玉米臼磨去咀和皮,用水侵泡后和以四季豆蒸、煮到熟既成。拌以猪血、杂水、萝卜、白菜、豆芽、豆腐、粉条和油炸菜食之;中午是蒸馍、挂面,晚上是大米干饭;这三餐主食代表了谷、面、米齐全。一定要尽量多做,俗话说“年饱、年饱”,就是说过年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的饱饱的(其实那时节穷苦人家也只是过年才能吃一顿饱肚),还要剩的多多的,象征着年年有余。剩饭须一直吃到正月初七过后。

  大年晚的团圆饭,菜肴要尽量丰富,须是全家一年之中最为丰盛的宴席,全家人高高兴兴地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平时难得一见的美味佳肴,充分享受着一年来辛勤劳动的成果。酒过三巡,老人们就分别向孩子们发压岁钱,有的儿孙也给老人“增寿钱”,接着就是向老人敬酒,相互把盏劝酒让菜,一家人高高兴兴、欢欢乐乐,是最为幸福的时刻。

  商南民间视过年来客为添喜,就餐时多摆盅筷,为来年添丁加口之祥兆。吃年饭时有窜门来玩的,皆邀入席上,加饭添菜,划拳请酒非热闹一番不可;即使来了叫化讨饭的,也要以贵宾相待,请到家中让其吃饱喝足,走时尽量给予优厚的打发。
商南县春节联欢晚会

  7、守岁

  吃过团圆年饭后,大人们还要给祖先上坟灯,回后就都静坐在火炉旁休息,一夜不得上床睡觉,称之为“守岁”,据说“守岁到天明,全年不生病,守岁到天亮,全家都健康”;守在火炉前,一边抽烟喝茶,一边准备好花炮、糖果、小蜡烛,等待着村里村外的孩童们来贺岁时,好招待和发送给他们新年礼物!此外,还要不时地去堂中续香和给灯笼换蜡烛,大年晚上视“断香火”为大忌,所以,是绝对不能让断了香烟和灭了灯的情况发生的。

  守岁到子时,就要“接灶”!“二十三日去,三十子时归”,灶神在天七日,到这‘一夜连双岁’的子时一刻,就要回宫降吉祥了,至此,人们都要烧香、放炮、置供品,迎接灶王爷回宫供奉祭祀之。后半夜则只剩下烘烤鞭炮,为出天方作好准备工作了;女主人则利用守岁之机包好了大年初一的饺子。

  俗话说“大人望种田,小娃盼过年”,大年晚饭后,是孩子们盼望了已久最为欢喜、快乐、热闹的时候来到了,人人皆穿戴着新鞋帽、身着赞新的花衣裳,个个都打着各色各样的花灯笼,兴高采烈,喜气泱泱,成群结队,蹦蹦跳跳,挨家挨户地去贺新年、要花炮!每到一家,主人都要给小朋友发糖果、花炮,或给灯笼添换小蜡烛,或发压岁钱,使得他们乐开了花;走完本村,又去邻庄,尽管边走边放,积攒的花炮也还是足够放一新春正月的了。

  “三十夜里火,十五晚上灯”,大年夜里家家是炉火旺盛,热火朝天,火炉上架着早已准备好的干松柏树篼子,不但耐燃烧,而且气味芳香,“伙伴伙伴”,守岁以火为伴,即可取暖,又可烧水,还使得满屋飘香,赢得来人的“好旺火!”、 “真香啊!”之吉言祥语,真是一取多得。


  8、出天方,又称“出行”。

  这是大年这天最后也是最为隆重和热闹的一个程序。一般定在寅时,即凌晨五点钟左右,主要是辞旧迎新,祭祀喜神和百神的一种仪式。届时,都要通知各家各户作好准备,将出游的孩子召回家,把鞭炮缠绕在竹竿上,洗好手脸后就行将开始了。首先将大门关上,去到堂屋给祖先焚香烧纸表,再到院中烧纸表,放礼炮三响,打开大门,将八仙桌抬放到道场上,朝喜神、百神方位摆放好香炉、蜡台和供品,主要有贡花馍、糖果、糕点、瓜子、花生、核桃、枣子以及自制芝麻糖、油炸散子及面果子,接着点燃蜡烛,焚香、烧纸表,一齐向喜神方跪拜祈求祷告;然后,就开始了大规模燃放鞭炮烟火活动。家家都要燃放万子头满竿子鞭炮,互相攀比,看哪家的炮多炮响!有的炮竿需两人或三人方可举起,鞭炮声震耳,五光十色的烟火冲天而起,染的天空万紫千红,孩子们则手提灯笼哄抢落下来的鞭炮,与此同时敲打起锣鼓乐器、吹起喜庆的唢呐,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迎春喜庆气氛。雷家大屋场燃放鞭炮是由统一指挥的,约定好鸣放鞭炮路线,从中央向东一家接着一家鸣放,到尽东头后再由西头接着,向中央一家接着一家鸣放,这样既延长了鸣放时间,又增加了热闹程度和气氛,哪家鸣炮,乐器就跟到了哪里,人们尤其是打着灯笼的孩子们就涌向了哪家门前,人们手电筒不断照射空中的炮竿,见这家将尽就令下家接着点燃,惟恐断了炮声,这样依次接连鞭炮声不断,一直鸣放到天明。鞭炮烟火燃放过后,人们就都围着供桌,一面相互恭贺新禧,一边欢乐谈笑,品尝着花生、瓜子、糖果糕点,称赞谁家的香,哪家的味好,欢欢喜喜地迎来了新春第一天,继而开始了“正月初一吃饺子”。

  在商南也有少数姓氏,不在腊月三十这天过年,如曾姓人家是在腊月二十八这天过年,其典故为祖上贫穷,因过年时出外讨要打发的丰厚,而提前过年,好在大伙过年时去讨饭。故人讽为“曾家好吃(qia )过年腊月二十八”。如西关余家和土岭田家则是在正月初一过年,传说祖上穷困,交不上租,躲债在外,错过了年期。
二、过年前的准备工作

  俗话说:“忙了一年,就为过年”,说明要想过好一个丰盛的年,需经过长时间积累和准备工作的。在商南,一进入腊月就开始了各项准备工作。

  1、上集赶年会

  早买回过年需用物品,如对联、窗花和灯笼用纸,年画、表纸、花炮、蜡烛,还有鞋帽衣袜布料等等。

  2、熬糖

  旧时农家用糖皆系自己制作,一是用自种甘蔗榨汁后熬制成糖稀装盛罐中供四时调用,如冲黄酒等;二是用红薯榨汁放锅中大火熬成浓缩糖,乘热“拔糖”,即:将熬好的糖,缠绕在两梗木棍上,双人或多人紧握木棍,向两边拉拔,将糖拉拔到一定长度后又重新缠绕,再次拉拔,反复无数次,直至糖色由黑棕色变为菊黄色为止,然后将其分段成块,用炒熟的玉米细面粉裹之,使其不得粘粘。此糖名称“板糖”。板糖虽硬似秤锤,却又脆似玻璃,小孩要吃糖时,一敲既裂分为碎块,即可分发食之;加温后既变成稀软状,和以炒熟了的花生仁、芝麻、核桃仁,揉搓成宽二寸许,厚半寸的长扁糖条,乘热软之时,用刀切成片或块状,冷却后既成香甜松脆可口的“芝麻糖”,这是商南民间春节待客之必须品。

  3、杀年猪

  “养猪为过年”在旧时商品经济不发达,农家谚语称;“富不丢书,穷不丢猪”,家家都得养猪,夏秋季打猪草、猪叶喂之,冬、春天将花生红薯秸杆用榔头砸碎和沤水喂食,头年秋天捉的猪崽经过一年多的饲养一般能长到百十多斤。在春节前宰杀年猪也是农家的一大幸事。在递刀放血时要烧香表,将猪烫好后,要将案板横放在杀猪盆桶上,将烫好了的猪骑放于门板之上,放鞭炮后方可下猪头,开边分条块。猪杀完后,还要请邻里和帮忙的吃一顿“杀猪饭”,让大伙都高兴地饱尝一顿新鲜猪肉。然后将分割成条块的猪肉装缸阉制,一周后,再将阉制好的猪肉排挂在墙上烟熏风干后既成腊猪肉,除猪头、猪蹄、尾巴用于过年祭祖、敬神外,其余皆为四时待客和过节之用。

  4、揽坟

  在大寒节气里,要将祖坟重新修整培土,以防坟墓陷塌又防过年上坟烧纸时引起火灾。

  5、卫生大扫除

  此后就要进入紧锣密鼓的新年筹备工作了,每天都有特定的日程,并形成了顺口溜,具体如下:

  “二十一,扫漆灰,垃圾存放粪凼里,待到三十沤煤烟*,为杀鞑子留念记”。扫漆灰,即将竹茅绑在竹竿上,从房顶到楼上楼下、房里房外墙角都要打扫一遍,干干净净好过年。(*注:相传元朝系鞑子坐天下,对汉人实行残酷的连环制统治,十户只有一把菜刀,且由一个鞑子监管,不允许汉人相互交往;汉人不忍其肆意淫蹂,便利用八月十五给各家送月饼之机,在月饼里暗藏写着“腊月三十沤煤烟,见烟杀鞑子!”的字条,因此汉人被串连起来了;到了腊月三十这天清早,家家就都将早已准备好的垃圾堆点燃,呕出煤烟直冲天空,见到烟起后,就一起动手将鞑子杀掉了,从而恢复了汉人江山。为了纪念这一灭元兴汉之举,每到腊月三十早上,就要将积攒的垃圾会同旧破鞋一起点燃,沤煤烟的传统习俗,就一直延续至今。

  二十二日扯挂面,炒好花生打糕点;新鞋袜,新布衫,完工须在此日前——此后没空拿针线。

  腊月二十三,送灶王上天。传说灶王爷名张魁,其妻王氏,夫妇二人勤俭为本,治家严谨,教子有方,玉皇大帝赐封为灶王爷,负责分管普天下的一家一户;每年腊月二十三日须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各户情况;故此,在这天晚上,家家都要搀芝麻糖,烙烧饼敬灶王,然后将灶神画像揭下,合同纸表一起向天燃烧,同时跪拜祈祷,请灶神原谅一年来的不周之处及过错,求其“上天只说一家好,回宫多带金元宝”,传说烧饼是给灶王上天做干粮的,芝麻糖则为了是要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不能开口说坏话;此谓之“送灶”,这个民间节日就一直流传了下来。

  二十四,过小年,家家户户接祖先。这晚全族要在十字路口设香案,接祖先亡魂回到堂屋,摆贡品、烧香纸、放鞭炮、磕头跪拜祭祀之;此后,每天早晚三柱香,一日三餐皆要端饭放在神案桌上敬奉,直至正月十五子夜送祖后方告结束。

  二十五,做豆腐,长豆芽,臼米谷。(即锻碓,将稻谷碓臼成米,将包谷碓成苞米)

  二十六,做黄酒。黄酒是商南人春节期间待客和自己饮用的自制饮料佳品。其具体做法是:将糯米浸泡后蒸熟,凉至40度左右,下蛐子搅拌均匀,然后盛装盆中压瓷实,中间挖一坑洞,用棉帘包裹严实,置放于能保温及便于加温的地方,一般三两天后,中间坑洞里自然沁出酒浮子,并且散发出酒的浓香味来,此即告成;再将米酒装盛到罐中便于保存。饮用时,挖上两勺米酒,加上糖用开水一冲,就是一碗香甜可口的上乘饮料——黄酒。(上路人叫“醪糟”)。根据客人的爱好,里面还可加荷包鸡蛋,或加元宵或泡麻花。让人唾涎欲滴。

  二十七,杀年鸡,山珍 海味需备齐。

  二十八,把面发,蒸馍馍,做贡花。

  二十九,炸果酥,炖牛羊肉卤猪头;写对联,画灯笼,一直忙到半夜后。过年要炸的食品种类很多,除了待客抓盘子的油炸面果子*、馓子*、柿花*和送礼的麻花外,还有油条、油饼、油糕、油馍等食品,更有上席的炸菜类,例如;油炸酥蓟子*、炸豆腐、炸丸子、炸鱼、炸排骨、炸蹄膀等等;皆需准备充足,及早制作,依次炸清。当头锅炸好时,首先要将一块炸制品扔进灶洞火中,称之为“敬火神”,祈求炸得平安顺利,炸得色香味美。(注:*油炸面果子:系将面粉加糖及猪油用肉汤和匀,搓成筷子粗细的长条,再切分成寸段,炸熟捞放盆中,马上乘热撒白砂糖沾裹之即成;吃起来是酥松香甜。*馓子:面粉加少许盐、芝麻、五香佐料,用水和好后,擀片切成长方块,再将每一块双叠起来,用剪、刀剪成梳子状的细齿齿,再将头插进齿中,从另面拉出,翻成很好看的扭花状,用油炸熟即成;呈可口的松脆香咸味。*柿花:也叫十字花,原料和味道基本与馓子相同,只是形状和花样不同;系将面片切成寸方型,用筷子从两边以十字形向中间夹紧并捏拢,使之形成很好看的四瓣柿子花。这些自制的美味佳品,都是商南人旧时用来招待客人的传统杰作。*素蓟子:原料主要有面粉,黄豆芽,红、白萝卜丝,紫菜丝、豆腐丁,藕丁,鸡蛋,加以葱、姜、蒜、味精、盐和五香佐料等,放在盆中搅拌成稠面糊状,用油馍勺装盛好,一个一个地放进油锅中炸熟即成,此品一是看起来色美,红、白、绿、黄、紫相间;二是闻起来味香,三是吃起来滑润松嫩、鲜香可口,四是营养丰富,五是一品多用,可整个儿装盘上席,亦可切成条或块装盘,既能当主食,又能作菜,还可烩汤,更是扣碗肉的上好垫底料;亦为敬神、祀祖祭品中不可缺少的一宗。)

    这天,还要写对联,糊灯笼、画灯笼,炖牛、羊肉,卤猪头等,总之,要作好一切准备工作,万事具备,只等过年了!

三、新春正月的一些传统习俗

  商南人过大年、度春节,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六日以后,此间有许多传统习俗和规矩。

  正月初一的传统习俗主要有:

  1、吃饺子

  “大年初一吃饺子——头一回”,初一早,吃水饺也是全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习俗,商南人另有讲究,在大年初一包饺子时,通常在一些饺子里包上钱币,旧时包的铜麻钱,现在则包的是硬币,以套好口封——当孩子们吃到钱后就会高兴的喊出“我有钱”!“我也有钱!”皆大欢喜。此外,饺子熟后,首先要端两碗敬祖宗和司命爷,烧香表,鸣放鞭炮后(俗称“放饺子炮”),方可开始吃饺子。


  2、“正月初一不出门”这是老辈子传下来的一个规矩

  老人们经不住守岁熬夜的疲劳,各自在家歇息;青少年孩子们则过年的兴趣正浓,吃罢饺子就张罗着系秋千、打悠秋,狂欢不歇;荡秋千是商南最早开始、最广泛、最持久的一种重要闹春形式,大年新春正月,无论那里都系有“悠秋”,有的一个村庄就有好几架,不分男女老少都要在秋千上尽兴地荡悠一番;有的还在走廊里、厅梁上为小孩系起了小秋千,有的甚至还在门框头上,临时系起了荡悠婴儿的小小秋千。

  3、“正月初一不取水”、“不倒垃圾”这也是不成文的习俗

  故此,在年前就务必将水缸装满,需等到正月初二以后方能到河里或井中担水。如果在初一这天缸里水没了,实在非取水不可,就得在取水处烧香表、放鞭炮,然后取之,此称为“买水”!正月初一这天扫除的垃圾被视为“财”,要堆积存放于房屋角落里,不能倒出门外,否则被视为在新的一年里“不积财”之兆。

  4、是“正月初一鸡的生日”

  《荆建岁时记》中记载:女娲创造万物,正月初一开始造鸡(大吉大利),初二造狗(守夜保护),初三造猪(供人食用)初四造羊(让人放牧),初五造牛(耕田种地),初六造马(拉车运输),初七造人(创造万物);故此,这天需给鸡特殊照顾,多喂米食。

  “正月初二为狗的生日”,“正月初二拜家门”。这天开始了本族间的拜年活动,儿孙晚辈向长者先辈拜年,散住户回老堂屋或到主祭户拜族谱或祖先帱子。

  从此就进入了拜年、走亲戚的高潮期,家家都准备接待客人。商南人好客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凡是到家里来者,都是请坐为客,马上递烟倒茶,随即端出花生、瓜子、栗子、核桃、枣子和自制的炸果子、馓子、芝麻糖(旧时没有现在的苹果、橘子、香蕉之类的鲜果)等摆满了桌几,不一会就又捧出热腾腾的黄酒来,说:“请喝点茶!”,通常米酒里还打有荷包蛋,或元宵或泡麻花。至于待客吃酒席,更是尽其所有,劝酒不醉不算好!皆称“商南人就是厚道”。

  正月初三是猪的生日,“初三拜舅舅”。“娘舅、娘舅”,有娘就有舅,因此所有亲戚唯外公、娘舅为大,凡有舅舅者初三这天必得去给拜年。

  “初四拜丈人”,正月初四是羊的生日。

  “初五拜姨、姑”。正月初五也称“破五节”,要接姑娘回娘家,早上也要吃饺子,晚上举行小型的祭祖仪式;这天是牛的生日。

  “正月初六,拜访好友”!这天为马的生日。

  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俗称“人日”;早上亦须吃饺子,这天的习俗是“敬土地”和“说(吆喝)毛狗子(狐狸)!说老巴子(狼的土称)!”在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无力抵御水灾、风灾、旱灾、冰雹等自然灾害,而且病灾、虫灾、鼠灾、兽灾频繁;种庄稼难有好收成,养鸡鸭鹅没奈狐狸何,狼不仅经常拉猪拉羊,还常常吃掉小孩,这些都给人们造成巨大损失,直接威胁着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无奈的人们,只好寄希望于上天派来“保佑一方”的土地爷了;因此,旧时每个村庄,即使是单门独户人家,也都在屋场下边修建有土地庙,供奉着土地公公和土地奶奶。从其“土中年丰人畜旺,地灵善恶自分明”的对联和“保佑一方”的横批就可看到人们对“土地爷”的期望值及虔诚程度了。每年的正月初七晚上,大人们用托盘端着熟猪头、祭品和香、表、纸、烛、鞭炮等,小孩子们提着灯笼排着长阵,去到土地庙祭祀土地公和土地婆;跪拜祷告,祈求土地保佑全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四季平安,还要许愿‘保佑狼巴子不拉猪羊,毛狗子不拉鸡鸭等,来年还愿的猪头会更大,燃放的鞭炮会更多’。在朝拜土地来的路上和回归途中,孩子们皆要舞动灯笼,一起高声吆喝,高喊着:“我们屋檐高哟!对门屋檐低哟!说嚯!毛狗子拉对门的鸡哟!”“我们这边赢哟,你们那边输哟!说喝!老巴子拉你们猪哟!”,一遍又一遍,一声接一声不停的喊!上下村庄和对门屋场的儿童也都同时同样的喊叫起来,夜空中长期荡漾着四面八方的“说喝”声!这一古老习俗,一直留传到了今天。

  过了正月初七,大张旗鼓的闹春序幕就全面拉开了,如耍狮子、舞龙灯、玩花灯、玩社火、踩高跷、打花鼓、扭秧歌,抵杠、荡秋千、唱大戏等,各项庆贺新春的游艺活动,在各地普遍开展,尤其是大型花灯,囊括了耍狮、舞龙、竹马、跑云、花船、彩轿、赶驴、鹤蚌、窜花子等节目,十分热闹和精彩,一般从正月初八晚开始发灯,要一直玩到正月十六晚上落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所有的新春游艺活动节目,皆全部粉亮登场,又增加了“吃元宵”、赏灯、猜谜活动,这天子夜“送祖”后,春节方告落下帷幕。




编辑:秦人
商南县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商南县闯王寨旅游风景区 商南县烈士陵园 商南金丝大峡谷 商南观音寺
商南县闯王寨旅游风景区(生龙寨 金丝大峡谷 金丝峡丹江漂流景区
闯王寨泉茗旅游度假区 文碧峰景区 商南玉皇山森林公园
上苍坊森林公园 任家沟农家乐 商南县泉茗旅游度假区
丹江画廊旅游区 商南兰花谷 商南县道家圣地玄武殿(无极山)
商南县双溪瀑布[图] 商南黑龙峡[图] 商南金狮洞(太平洞)[图]
商南县美食 更多
商南美食:羊肉泡馍
商南美食:羊肉泡馍 商南上茶:春茶
商南县特产 更多
商南泉茗茶
商南商南茯砖茶[图]
商南茯砖茶 商南水晶杯
商南特产-金针 商南特产-野生蕨菜
商南特产-黑木耳 商南特产-花菇
商南绒绣包 金丝雾峰
金丝谷窖 金丝青竹酒
推荐信息  
·临渭区坐席风俗
·民间歌谣:小娃勤
·凤翔节令文化风俗
·凤翔民间生活忌讳
·合阳农村见闻:龙口夺食[图]
·非遗奇葩 流传千年的风俗——药王山“二月
·香山佛教文化旅游节[图]
·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
·陕南民俗:“杀年猪”与吃“泡汤”习俗
·2013版陕西省庙会地点、名称、会期选集
·儿时的记忆——老式爆米花机[图]
·西安亲戚之间的称谓习俗
·西安社会交际时的称谓
·西安民间称谓习俗
最新更新  
·商南品茶拾趣
·一街三省风俗各异
·商南县民间歇后语
·商南县民间谚语
·商南县方言词汇
·商南县方言语音介绍
·商南县传统体育活动
·商南县民间农业响大工习俗
·商南县民间演出习俗
·商南县民间歌谣
·商南县民间革命歌谣
·商南县行路出行习俗
·商南县居住习俗
·商南县饮食习俗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民俗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mins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