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蚕之乡话蚕桑之一
1984年12月,当地农民谭福全在池河(古直水)河畔谭家湾(西汉古直城遗址)淘金时,发现了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枚鎏金蚕(国家一级文物),石泉“金蚕之乡”的美名不胫而走。据专家学者考证,早在秦汉时期,石泉所在的汉江河谷已是“桑柘遍地”了。盛唐之际,由于沟通秦、楚、巴、蜀的古子午道和汉江航道在这里交汇,石泉成了丝绸商贸的重要驿站,被誉为“丝路之源”。悠久的蚕桑历史,积淀了深厚的蚕桑文化。自古以来,石泉一直流传着“马头娘”的传说,延续着传统的蚕桑民俗活动。直到如今,部分蚕区还保留着关蚕门、开蚕门、祭蚕神等风俗习惯。
马头娘的传说
传说古时一名马氏女子因家父远行数年未归,向家中白马许诺,如能寻得父归,便嫁与白马为妻。白马腾云而起,旬日之间驮父而归,并向马氏女示爱。其父知情后愤而杀马,曝皮于庭院。马皮竟借助风势将马氏女裹挟而去,变成一对马头形的虫儿,双双跌落于桑柘之上,饱食桑叶吐丝织茧,供人们缫丝制绸,被大家称呼为“蠶”和“马头神虫”。后来有人认为蠶是天虫下凡,将“蠶”改写作“蚕”。人们为感谢马氏女,就尊她为“马头娘娘”、“蚕花娘娘”,并奉为蚕神祭祀。这个故事在汉水中上游一带流传甚广,旧时蚕农口口相传,耳熟能详。
关门事蚕桑
蚕事开始,蚕农和亲友之间暂停交往,关起门来专心饲蚕,待蚕茧下簇后方恢复交往,称“关蚕门”。旧志载:蚕事开始时,“乡村家家闭户,以芦帘围绕屋外,杜绝往来,官府停征收,里闾庆吊皆罢,谓之关蚕门。”关蚕门能减少应酬,便于集中精力养蚕,但主要功效还在于预防病害。旧时生产力落后,无专用蚕室,消毒防病药品更为匮乏,为减少疫病传染危害,便采用“自然隔离”这钟较为科学的预防措施。因此可以说,关蚕门是蚕乡人民在长期蚕事活动中总结的实践经验和基本技能,是传统蚕桑文化的闪光点。
开门望蚕讯
蚕茧下簇意为着蚕事告一段落,紧接着即将开展更为繁忙的缫丝织绸工作。整整忙了一个月,蚕农们亟需休整一下。他们便打开蚕门,走亲串友互相问讯,谓之“望蚕讯”。 在此间隙,亲友们相互馈赠烧饼、麻花、水果、菜蔬等,也有送粽子、皮蛋、腊肉、干菜等礼品的,彼此询问收成好坏,在一起总结饲养经验,愉快分享丰收的喜悦。董蠡舟《乐府小序》说:“缫丝时,戚党咸以果实、糕饵相馈遗,谓之望蚕信”。 石泉蚕区至今还流传望蚕讯的民谣:“开蚕门,头插花,提着竹篮看老妈……”并把馈赠亲友的烧饼称作“鼓气馍”,有鼓劲勉励、不弃蚕桑之意。
民间祭蚕神
清李兆《蚕妇诗》云:“村南少妇理新妆,女伴相携过上方,要卜今年蚕事好,来朝先祭马头娘”。《石泉县志》转引明代志书说:“民间蚕时,事蚕花五圣极虔,每眠必祀,至大眠或以鸭鹅祀之……”。祭蚕神是蚕农们必不可少的庆典活动。一般蚕农均在家中供奉着“蚕花娘娘”塑象或“马张”(一种印有马头娘的画像,又称纸马),有的蚕农还在墙上嵌砌着专用神龛,供奉“蚕神纸马”。关蚕门、开蚕门、制种植桑、缫丝制绸前,从事蚕事的蚕农们都要斋戒沐浴,祭拜蚕神。据说腊月十二是“蚕花娘娘”生日,每年到了这一天,祭蚕神活动便达到了高潮。蚕农焚香燃烛,烹饪鸡鸭鱼肉,献祭于蚕神面前。一般由家中的蚕妇先行祭祀,口中还念念有词,祈求“蚕花娘娘”保佑来年“蚕花兴盛廿四分”。过去认为收成最好是十二分,“廿四分”是指双倍丰收之意。蚕妇拜过之后,一家老小从大到小轮流着祭拜。一些收成好的蚕桑大户和绸缎商人,此日还破费银两延请民间艺人搭台唱花蚕(一种民间歌谣)、演皮影戏,并设宴款待亲朋好友,招引四邻八乡的蚕农都来凑热闹,一时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蔚为壮观。
有关蚕桑生产、祭祀蚕神的风俗习惯,有的来源于对蚕、桑的原始信仰和崇拜,有的出于祛除蚕桑病祟的迷信行为,有的反映了对蚕桑丰收的祈祷和丰收后的庆典,有的关乎蚕桑生产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这些风俗,特别是祀蚕神活动,是金蚕之乡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极为珍贵的蚕桑文化遗产,尽管带有一定的宗教迷信色彩,但我们应当审慎扬弃合理利用,挖掘内涵持续传承,使其成为蚕桑文化体验活动的有机部分。同时,相关部门要积极申报非遗保护项目,让蚕乡民俗尽快跻身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弘扬蚕桑文化和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