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阴县城驱车向南,沿盘山公路而上,翻越海拔两千米的凤凰山颠,云雾飘渺,峰回路转,莽莽林海围绕着层层梯田,延绵数十公里,沟沟坎坎,俯仰皆是。举目远眺,一道道田坎形成优美曲线,或平行或交错,蜿蜒如大山的年轮,叠置如层层的海浪,像是舞女婀娜的塔裙,更似登临天堂的阶梯,望一眼便足以让人如醉如痴。在森林的掩映中,在云海覆盖下,万顷梯田若隐若现,大如曲池,小似新月,阡陌纵横若行云流水,村舍散落其间,农夫悠然劳作,静寂如世外桃源,好一派诗意梦幻般的田园。
若问藏在深山人未识的这片“神仙田”有多大规模,为何人何时所建?当地人会操着浓浓的客家口音告诉你,涉及黄龙、中银、东河、堰坪、茨沟五个村的连片梯田,总有一万余亩,多为清朝乾隆年间吴氏族人从湖南长沙府善化县迁来汉阴定居后,祖上几代人所营建,始于乾隆年间,历时一百余年,至今已过十代,有250多年的历史。
吴姓是如今汉阴县漩涡镇人口最多的姓氏。在清初“湖广填陕南”的大移民中,长沙善化吴氏家族的部分后裔也成为这支移民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乾隆二十—年至三十四年,长沙吴氏家族五大房(高桥坝房、金井房、柳冲房、大路房、高塘房)陆续迁徙来陕南,前后历时十四年之久。至咸丰年间,吴氏后裔在陕南者“丁口见千三百余”。
咸丰十三年编修的《星沙善邑冷木冲吴氏续修族谱》在第二十卷“质美公行状”篇,对其迁陕始祖吴质美有—段精彩而又详尽的记载,再现了吴氏迁陕垦田的来龙去脉:
“当是时,南省饥民相属走蜀,而陕西兴安府与蜀毗连,承明例禁流民毋得入山。而吴越、五岭、闽及楚南北过者,以土沃多留不去,租以种栅木以居,土人相目曰“棚民”。 ……府时为州,属汉中郡。汉中旧属四川,故至今湘中父老犹呼吾宗为四川吴氏。
公既至兴安,过汉阴厅之万家朳,资竭,囊钱仅余八。……与梓人为杨氏落成。既落成,杨嘉公勤笃,独以厚值留公,公于是乃止于堰坪焉,时乾隆丙子二十一年也。
当是时,堰坪田无几,而秦俗又不谙沟泄之法,待雨以田,无雨则田石,于是相戒无田。公乃为杨氏及居人力言疏导堵泄之利,度远近沟渠道,深塘陂时蓄泄。杨用以饶,渠用以昌,不数年,堰坪山麓皆垦为田。杨既卒,诸郎不才,公乃辞去,以所积佣值自耕。后杨氏果败,鬻其宅与田于公……
由是我祖考及我三、四叔祖于乾隆二十七年来秦;由是我金井塘房咸章公于乾隆三十年来秦;由是我何家田经天公、大纯公于乾隆三十四年来秦;由是我曾叔祖友谅公于乾隆三十四年来秦。而公实为吾秦吴氏西迁之始祖。
侄孙敦品日:兴安盖五方杂处,云昔在明时伏莽丛生,鄢、蓝、刘、石、诸先,张、李、王、刘、屠诸后,其地盖靡有孑遗矣!成化时又即禁民毋入,于是平原沃野古木千章,翳蔽天日。龙蛇生山泽,虎豹伺人门,虽于康熙八年即出水火登衽席,然居者落落如晓星焉。迨我高宗纯皇帝宏天一家之心,官周体任土之法,哀鸿止堵,涸鳞赴渊,向之所谓千章翳蔽天日,今尽每每原田矣!……若汉阴以南水利,实多我公绍之,夫吴氏乐利百年哉。”
这是吴氏迁陕第三代裔孙、位至候铨知县的吴敦品为其家谱《先德录》所撰文之一,其文虽是记述其先祖从湖南善化迁徙陕南汉阴,垦荒造田、成家立业的功绩,但却为我们展示了清代前期湖广移民迁徙陕南生息繁衍的历史缩影。
凤堰古梯田包括凤江梯田群和堰坪梯田群,分布在海拔500至650米凤凰山南麓,合计1.2万余亩。梯田依山而建,最窄处不过三五步,最阔处不足20米,如游龙走蛇缠绕山梁,最长处达千余米。每层梯田高不过齐腰,却都从山脚层层累叠上坡上梁。镇上主管宣传的武装部长胡理平告诉我们,最妙的是一处叫魔芋包的梯田,独独一座山包,一道田坎从山脚一直缠绕着上了梁顶,牵牛犁田从山脚打着转梨上梁顶都不需要掉头。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梯田常年种植水稻,这上万亩梯田要的是水,漫山却找不见一座水库和一口堰塘,真不知灌田的水从何而来?山民会笑着说,这里山高水也高,林密云雾多,用水的谜底,一半靠天,一半靠黄龙沟、茨沟、冷水沟、龙王沟4条沟溪,自流灌溉,常年不息。
2009年,陕西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安康市汉阴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进行了检查和验收。专家组实地查看后,经讨论一致认为:“漩涡镇凤江、堰坪清代梯田规模大,延续利用时间久,环境风貌保存较好,对多角度研究清代陕南的开发和农业史有较大价值”,评估认定凤堰古梯田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陕西省重大发现之一。
风堰古梯田作为我国北方目前所发现的连片规模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集“山、水、田、屋、寨、村、庙、农”为一体,融“浑厚、雅致、奇趣、清新、壮美”于一身,是湖广移民农耕文化与陕南自然山水相融合的产物,是我国移民文化和陕南农耕文明的“活化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