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合阳县百良镇岔峪村地处洽川风景名胜区北边的黄河西岸,向南距黄河魂景区不到3公里,有水路相通,坐船不到半小时就可到洽川。向北上塬经尹庄过榆林黄河河坝景点到司马迁祠不足25公里,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已全程铺设了柏油路面。岔峪村是个尚待开发的旅游处女地,有龙居寺、黄河古渡、柏树坡、螃蟹沟等景点,而岔峪村的传统文化活动——放河灯更具有独特的民间文化特色。
岔峪村紧靠黄河,地处峪口,傍塬临水,清静气爽,白日能见黄河的水波,夜晚能听黄河的涛声,是直观黄河的绝佳位置。黄河奔流出龙门后,河道宽阔,大河似一条巨龙一般在河床间任意东西游行,故有“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之说。而在岔峪村河段,不论上游大河河道和水势如何变化,主河道常年四季从村口的洄水湾经过。即使在大河水量减少的季节,这里依然是河水滔滔,成为放河灯的理想之地。在儿时的记忆中,岔峪村的放河灯有着美好的烙印。逢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晚,方圆几十里的村民都要去岔峪村观放河灯,实是异常热闹。每年放河灯时,附近的小戏班常去助兴,邻村的锣鼓队也会去锣鼓喧天的热闹一番。那时的岔峪村有卖小吃的,有敲锣鼓的,有唱戏的,着实是一派节日景象。
放河灯时,村民们把糊好的各种形状、五颜六色的河灯由船工用船运到黄河的上游,然后放在奔腾的河水里漂流而下。夜晚的河面本来是漆黑一片,那漆黑一片的河面上突然闪亮起飘动的灯火,灯火在河上随着流水移动,层次错落,煞是壮观。糊河灯是岔峪村村民的“专利”,历史流传的这个传统工艺,家家都会。糊河灯很讲究,不但要糊出形状,而且要掌握好平衡,不能让河水浸湿吞没,否则就会变成“黑灯”。岔峪村人糊河灯各家有各家的绝活,灯型各异,五彩缤纷。放河灯时村长发话后,各家就会把河灯糊好送去,由村里的水手驾船到主河道施放。据说谁放的河灯漂得又远又稳当,谁就会走好运,走大运。
放河灯,是华夏民族的传统习俗,用以悼念逝去的亲人,祝福活着的人们。有关放河灯的来历,在当地有一种传说。因黄河时常涨水闹洪灾,岔峪村东的住户紧靠河岸,不少村人常年在河中谋生。村民们每到洪水来临季节都要放河灯祭祀“河神”,保佑村庄不被河水浸淹和水手平安。在每年的放河灯前,都有“祭河神”的仪式。那些常在河边走的人和住在河边的人会摆上祭品,鸣放鞭炮祭祀“河神”。遇有大的活动,村里会组织集体祭祀,由村里的长者带领村人祭祀。还有一种传说,只要你在放河灯时许下心愿,河神一定会听见并且达成你的愿望。黄河岸边的人们盛传久婚不育的人捞起河灯带回家挂在房里就可添丁生子,于是外乡一些抱子心切的人在放河灯时就去黄河中捞河灯。大胆的会水性的就自己跳进黄河去捞,不敢下水的则请岔峪村的水手去捞,待到如愿以偿了就去感谢帮捞河灯的水手。在每年放河灯时,可以看见一些了结心愿的人抱上孩子,带上自己蒸的“献神馍”,响着鞭炮去“还愿”。有的还给帮捞河灯的水手披上大红的被面以示感激之情。遇到这种情景,岔峪村人会从心里感到高兴和自豪。不管是哪种说法,放河灯这种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似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一样流传至今,不能不说是岔峪村人的一种执著,一种奉献。
放河灯的历史说不上有多少年了,村里的老年人只记得在他们小时就跟着大人学糊河灯。在岔峪村里,各家义务糊河灯是祖上传下的规矩,是每家的“份事”,世代相传,沿袭至今。在那“破四旧”的年代,这个偏僻的小村庄也从没间断过放河灯。近些年来,外出打工的村人越来越多,而留守在村里的几十口人仍坚持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按“村规”放河灯。2006年放河灯时,《华夏地理》杂志社的记者进行了专题采访。去年,著名摄影师范德元先生专程去岔峪村进行专题拍摄。随着建设新农村的深入发展,相信放河灯这一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必将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