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看电影《白鹿原》之前,早已被这个团队的外宣“效果”所震惊,说遍布全国各大报刊、网络、电视推介,是有些夸张,但说“占据”北京主要传媒推广,一点也不过分。
谁能想到,电影《白鹿原》在陕北神木首映时,人来得满满的。这个地方,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阔步向前,但一些有钱人,对文化还是“漠视”的,宁愿去“灰色消费”,也不和高尚、高雅、高大沾边。小说《白鹿原》,是正剧中的悲剧,它的魅力还是够大的,好多人确实是冲着作家陈忠实来的。
昨晚七点半的电影,七点就让进场,进去后反复在放映《白鹿原》宣传片,看得人实在有点“厌烦”,连清静一点的机会也没有,更谈不上独立思考。话也说回来,大概剧场生性就是喧嚣的。
看看那个片头,金黄的麦地,寓意是有的,但推新人的力度,真有些过头了,好多是一人一个大幕,醒目是对的,但也不能一个个地“抢眼”,不像纯艺术电影,让人闻不出一点商业气息。坐在影院,我感觉不像看电影,像开会,一个个听主持人介绍来宾。
更抢眼的是张雨绮,竟然占了“主要戏份”,田小娥这个人物,在社会大变革中,有着她的丰富性、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给人的感觉,有点像田小娥的“个人传记”,也有人说这是电影《白鹿原》之《张雨绮》篇。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导演王全安是她的老公,小过他好多岁,加之他又多了一个难得的角色“编剧”,这样动机不纯,“编”给张雨绮似乎就是情理之中了。
这部影片中,编剧也没有“创造”出更好的“新人物”,来提升小说《白鹿原》的精神内涵和史诗价值。相反,“删去”的人物白灵、朱先生,弱化了时代的复杂性带给人们的沉痛力量。
电影《白鹿原》,框架还是搭起来了,但搭得有点不正,人物塑造还不够丰满,有些场景是故作高深,没有和人物命运高妙结合,闪回的麦地,次数太多,持续时间太长,场景的过渡还没有浑然天成的感觉。
总之,电影《白鹿原》,没有小说《白鹿原》令人满意。它是小于小说《白鹿原》的,没有把电影艺术发挥到充分,更谈不到极致,没有承载起小说的高度和对它的期许,挺令人遗憾的。
但为什么那么多人还会对电影《白鹿原》叫好?我的猜想也许是有些道理的。
首先是导演和制片人领导下的剧组,尽管也会有人很个性,尽管内心有什么想法,也尽量不能外露,保持同一“宣传效果”,这样的团队精神,还是多见的。
其次是外宣的人,从形式到内容“创新”,在各大媒体推介,毕竟外行多,没人理究,有一种“从众心理”,还相信“广告”之类的东西。
第三是和剧组相关的单位和人员。比如赞助商,比如广告,比如朋友,各种各样的关系,也在其中。
第四是影院自行的宣传也有一定的效果,结合当地的文化实际,结合陈忠实是大名家。人们进影院,是想和小说进行对比,重新获得一种力量。
第五是影视界的人,对本部影片中一些成功的地方是会给予肯定的,这是自然的,但对存在的问题,心里也是清楚的,有的愿说,有的不愿说。
第六是影视界之外没看过小说《白鹿原》的人,他们没有感觉过小说中的丰富和厚重,体会不来那种感情,认为电影能演成这个样子,也已经不错了。
第七种是更加媚俗的人,冲着“田小娥”的风情来的,觉得那些下半身的事情,感官的事情,还是有意思的。
第八种是什么也没看的人,道听途说,以娱乐的方式,冒充文化人,装模作样说好。
第九种就是名作家陈忠实及其家庭、家族、亲人、村人、乡人等。电影也是遗憾的艺术。陈忠实肯定这部电影,对剧组有些鼓励的成分。说到时代精神,陈忠实对杨澜说:“基本体现了。”
不论怎样,我相信电影《白鹿原》票房会高些的,但高的背后,也是因小说《白鹿原》已进入读者的内心,也是因一个大师的名字——陈忠实。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