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龙袍,在古代只是皇帝和皇亲国戚的专用产品,多为皇帝、龙子、龙孙所垄断。相传黄帝认为龙的变化无穷,神通广大,十分喜欢龙的样子,就让他的大臣史皇在他的衣服上画上龙的图像,涂以五彩,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件龙袍。 龙袍寓意丰富,如清代龙袍一般绣九龙,但从正面或背面看都是五条龙,合“九五之尊”的帝王称号。袍的下端排列着许多“水脚”,绣有水浪,俗称“海水江崖”,包含着一统江山及延绵不断等寓意。 说起龙袍,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件趣事:明正德年间,安南国王到北京朝贡,英宗皇帝见其心诚可嘉,一高兴就说要赐一件龙袍给他。龙袍象征江山,岂能轻易送人?但君无戏言,说出的话,泼出的水,又不能收回,怎么办呢?朝中大臣商量了很久,才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变通办法:将龙袍上的龙减去一爪,变成四爪,三爪向前,一爪向后,表面上看起来和龙袍几无二致,其实已不是龙。五爪为龙,四爪为蟒。安南领了一个冒牌货,乐不可支地回国去了。 此后,朝中便有了“蟒袍”。皇帝往往拿蟒袍当赐品,赐给最亲近、最得力的大臣以示奖赏,穿上蟒袍的重臣无不引以自豪。再往后,连皇宫的奴才、卫士们也穿上了蟒袍。蟒袍一多,便被人瞧不起了。所以后来人们把戏台上打杂、耍旗、吆喝的人称为“跑龙套”,意思是没有什么真功夫,只是充个数而已。 京剧《打龙袍》,因故事离奇曲折,又有褒扬忠义的内容,因而深受民众喜爱,是现今舞台经常上演的剧目之一,不久前还拍了电视剧。故事讲的是宋真宗之妃李后身怀六甲,刘妃嫉妒,设计陷害,以剥皮狸猫换走太子,传言李后产下妖精。真宗怒,欲斩李后,被陈琳等救走,流落民间。包拯奉旨陈州放粮,在天齐庙遇盲丐妇告状,历数当年宫闱秘事。此妇即是真宗之妃,是当朝仁宗皇帝之母,并有黄绫诗帕为证。包拯回京,借元宵观灯之际,特设灯戏,指出皇帝不孝。仁宗怒,欲斩包拯。经老太监陈琳说破当年狸猫换太子一事,才赦免包拯,迎接李后还朝。李后赐包拯紫金棍,令其责打仁宗。唱词云:“万岁龙袍忙脱定,俺包拯打龙袍犹如臣打君。”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