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思命,村民们总有说不完的故事。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每次听到这首歌曲,都让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陕北歌王王向荣以自己特有的嗓音和声情并茂的演唱,将这首气壮山河的《黄河船夫曲》,传遍了大江南北,红遍了全中国。 许多人也许并不知道,这首《黄河船夫曲》,它的发源地其实是在佳县螅镇黄河岸边一个叫荷叶坪的小村庄。20世纪20年代,这个村里一个老实巴交的普通船夫李思命,从自己一生的搬船生涯中总结出了代表中国穷苦人民的纯朴语言,唱出了震惊中外的著名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 李思命十七八岁就跟着父亲、带着三弟开始黄河水运生涯,一年四季奔波于包头至禹门口的黄河水道,对奔腾咆哮、迂回曲折、地形复杂的黄河水路与所经过的黄河两岸风土人情了如指掌。长期的船上生活,陶冶了他爽朗正义的性格,粗犷豪放的船工号子练就了一副好嗓子;惊险的船工生活,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古老动人的黄河故事和复杂的水路情景,为他创作大量的民歌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劳作间隙,他自编自唱,成为闻名遐迩的民歌手。1920年,荷叶坪村举办春节庆祝活动,李思命与张士铭首次演出《搬水船》,两人一唱一和,村人无不叫好。因词曲宏大优美、节奏明快,《搬水船》很快在陕北和黄河两岸流传开来,就这样不经意间一首惊世之作——《黄河船夫曲》诞生了。 那年初秋,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来到这美丽的小山村。恰逢枣红时节,外出打工的青年人纷纷回到家乡,孤寂的小村一下子热闹起来。谈起李思命,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很佩服,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和故事,村民热情地给我们唱民歌、演节目,李思命的第三代传人李建光站在黄河边的枣树下,唱起了《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赢得了全村人的掌声。而年轻人中没有人愿意表演,我们再三动员,都摇着头说自己不会唱。村书记说,现在的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打工,种庄稼的少了,地里的农活也都是留守老人来做,就是春节闹秧歌也不及老年人积极,会唱民歌的更是寥寥无几。荷叶坪村已经找不到木船了,昔日的渡口,更找不到一个搬过船的中青年艄公了,会搬船的都是70多岁的老人。民歌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歌,采风归来,思绪飘零,荷叶坪,村子还是那个村子。可是,李思命及荷叶坪村民歌辉煌时代仿佛已成为过去。难道,如此朴素经典的民间文化就这样远去了吗?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