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发展实在快,说明咱的领导有能耐;争先进位有名气,全市人民都满意;城市创卫搞得好,天气指数大提高;街道宽敞又美妙,功能齐全都叫好……”用说书这种独特的形式来宣传榆林发展变化的人,就是新时代陕北说书艺人白云飞。 白云飞,横山县韩岔乡人,自幼酷爱说书,带着三弦说遍榆林的大街小巷。曾与崔苗在“星光大道”同台演出,在电视剧《三十里铺》中扮演黑瞎子,并以说书这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榆林“双创”、“书香榆林”等,创作的《夸榆林》等作品获得榆林人民的一致好评。
村里人眼中的“怪才” 1971年,白云飞出身于横山县韩岔乡李四桐村的贫苦农民家庭。陕北说书的一代宗师韩起祥、改革者张俊功都出生在横山县,浓郁的说书文化氛围让白云飞从小受到感染。 小时候的白云飞最喜欢从广播里听韩起祥、张俊功说书,听完第二天就能向家里人完整地说,不仅记住了词,连曲调、说书的风味都模仿得惟妙惟肖。每次家里来亲戚或者村里邻居串门,白云飞就拿个木棍棍当三弦,向他们说起书来。 村里要是来了说书匠,白云飞更是连饭也顾不上吃,早早地跑去坐到说书匠对面,害怕别人把这个“宝”位抢了。说书匠说书的时候,他生怕漏过一句话、一个表情,脖子动也不动,目不转睛地盯着说书的,说到情节曲折落难的时候,甚至会情不自禁就落泪。 在学校,“白云飞会说书”也是人尽皆知的,一逮到老师不在的时候,他就跑上台去给同学们表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有时候连老师都忍不住被他感染,忘记去惩罚他的捣乱。10岁的白云飞就能把《西游记》《包公案》《薛仁贵征东》等书目模仿得活灵活现,村里人都说他是个说书的“怪才”。 白云飞就是在这样模仿别人说书的过程中一天天成长。
为了梦想流浪 17岁的时候,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初中还未毕业的白云飞请木匠做了一把三弦,背负着说书的梦想去流浪。别人说一场收5块钱,他只收1块钱,有时候只要有吃有住,不收钱也行。他在说书的过程中找寻到了一种别人无法体会的快乐。 因为没有人指导,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模仿和揣摩,虽然勉强能说下去,可是他一直对自己不满意。那时候,白云飞最大的梦想就是能见到说书大师张俊功,拜他为师。 19岁那年春天,正在绥德义合说书的白云飞偶然听说张俊功在镇川,兴奋地立刻骑上自行车赶去镇川。到了镇川,乡亲们说张俊功离开去靖边了,于是又坐车赶去靖边。当他终于赶到靖边时,又晚了一步,张俊功已经回到延安了。就这样,失落的白云飞只好打道回府,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见上张俊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在横山县殿市镇的交流会上,白云飞终于见到了大师张俊功。难以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他直接跑到台上拉着张俊功说“我终于见到你了”,并讲了他对张俊功的崇拜。 他对说书的热爱和天赋感动了张俊功,在张俊功的指点下,白云飞的说书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虽然没有正式拜师,可是在白云飞的心目中,张俊功就是他的师傅,是他最崇拜的人。直到现在,他说书的风格一直在模仿张俊功。
用说书宣传榆林 “弹起三弦定起个音,众位明公仔细听……”醒木一响,三弦拨动,鼓声咚咚,这是白云飞用说书的形式,宣传榆林的“双创”。 25岁的时候,市公安局禁毒支队邀请白云飞以说书形式宣传毒品的危害,让人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白云飞也因此从单纯的说古书转变了风格,创作出了他的第一个作品——《卖儿吸毒》,喜闻乐见的形式,感人至深的情节,让很多观众为之落泪,宣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从那以后,白云飞先后被很多单位邀请,以说书的形式,进行反邪教的政治宣传、普法、创建平安榆林、依法纳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交通安全等知识宣传。 近年来,白云飞更是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说书”这一特殊形式,向人们展示榆林这几年所取得的成就,使得科学发展观、建设“书香榆林”等政策深入人心。 说书是他的生命,白云飞说,下一步他打算成立陕北说书学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和传承陕北说书。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