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处中国草原、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融合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这里既是各民族相互征伐的战场,也是各民族相互交流、融合的地方。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陕北民俗文化。
原始的古朴性。陕北黄土高原从历史上看,是一个对外相对封闭的区域。它北连鄂尔多斯草原,南接八百里秦川;东面是人口密集的晋中平原;西面又是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这块南北和东西走向均在一千公里的黄土地,虽然处于关中、晋中、草原、河套几个大的地理构架的中心,却又恰独立于外界,成为一个“四不沾”的地方,除战争和戍边而外,外界很少到此。千百年来,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同一自然环境之中,其经济方式、交通方式、居住方式、饮食习惯、节庆娱乐等风俗自成一体,与外界有很大的区别。几千年过去了,中国大地上原有的各种部落、民族在长期的融合中先后达到同化,唯独陕北民俗例外,长期的相对封闭,使它至今仍然保留着自己本来的特征——原始文化、古代文化的特性。陕北秧歌、唢呐、腰鼓、二人台、山曲、酒歌等各具特色,石雕、柳编、剪纸、泥塑、纸扎、刺绣、布堆画、农民画等民间艺术品,表现了最原始的图腾与最美好的希冀。陕北剪纸以其艺术特色和古文化价值被誉为“群芳之母,民族之魂”,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称。
丰富的多元性。据史料记载,陕北先后有近20个部落、民族在这里杂居,其中一部分本属陕北族民的一支,是这一带的土著,比如白狄;一部分则来自较远的地方,如党项、女真、高丽、龟兹等,甚至有的来自中亚,这些本地的或外来的,后来都成了这一带的长期居民。这些不同民族的居民汇合在一起,开始贸易、开始社交、开始通婚,就形成礼仪、饮食习惯、服饰居所、民间艺术、方言、地名等多元性的民俗文化特点。比如在陕北方言中,陕北话称父亲为“达”“ 老子”,其称呼来源与羌人。说人倒霉叫“倒灶鬼”其来源于稽胡、突厥。把民间的吹鼓手称为“鬼子”实际为“龟兹”的谐音。龟兹为西域一少数民族,南北朝时传入中原的“龟兹乐”在陕北的唢呐中就有一定的体现。也有“蛮婆”“ 蛮汉”两词,是从四川松潘和青海东南部北迁而来的羌族遗迹。而陕北人把青年人称为“后生”、把妯娌称为“先后”、把昨天称为“夜来”、把后天称为“外后儿”则应当是北宋时党项、契丹族的民族成分。
开放的进取性。在中国历史上,陕北是战争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战争就必然伴随着大量人口的迁移。大量的移民带来各具特色的文化,陕北人对异地文化所采取的态度则是“来者不拒,为我所用”,使陕北文化既具有传统文化的因素,又显得丰富多彩。如大家熟知的陕北秧歌就是陕北文化兼容并蓄的结果。由于地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隘,陕北秧歌舞蹈的姿势多体现为一种军阵乐舞,舞蹈本身蕴含着祭祀活动,包括祭祖、祭神等。其间伴随着跑旱船、舞狮子、跑驴等各种形式的民间舞蹈。尤其是跑旱船可以说是来自江南的风俗,狮子则是来自西域的风俗,跑驴是陕北的当地风俗,陕北人把这三种艺术融入到秧歌中,从而使秧歌这种艺术具有多元性和欣赏性。同时,陕北文化迟缓但并不迟钝,封闭但并不僵固,在陕北民俗文化中蕴藉着进取的、充满生命力的因素。单就从陕北的秧歌和安塞腰鼓那彪悍粗犷、潇洒豪迈的舞姿,昂扬激越、蓬勃向上的风貌中,不就使我们受到鼓舞,感到振奋,激励起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热情吗?
陕北独特的风俗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包,是一个全国为数不多的研究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宝库。因此挖掘陕北文化历史资源,对于提升陕北文化对外的知名度、增强陕北文化创新的自信心、打造陕北旅游文化的品牌、发展地方经济,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