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快到了,我的脑海里再一次萦绕着端午节特有的芬芳。
记得小时侯,生活比较单调,也很清贫,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快过端午节了,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每年端午前夕,妈妈都会泡上一盆糯米,绿绿的粽叶里裹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然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三四个钟头,之后妈妈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个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剥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么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里,小孩子是一定要戴上香包的。香包是妈妈亲手做的,妈妈的手很巧,一小会儿的时间就能做出好几个。妈妈从街上买了大绒布,裁剪成很多小方块,里面装上剪碎了的干香蒿,再把四周的口子重新用彩线缝好,在正面钉一个花朵形状的小亮片。做好的香包放在一个簸箕里,印象里总有正午的阳光透过窗格子映照在上面,又芬芳又光亮又鲜艳,一簸箕全是小孩子的节日憧憬。
端午节的另一道独特景观,是家家门窗上插着的艾蒿。小孩子爱热闹,在过节前就成群结队地去摘艾叶、拔菖蒲,插到门上和窗户上,据说可以避邪。我们还用香蒿泡水洗脸。那水的味道有点刺鼻,我并不喜欢,但也不抗拒,只觉得有点好玩,觉得这一天与别的日子不同。其实这种做法是有科学根据的,可以杀菌去毒。我小时候曾经被虫子咬过,长了一身的红疙瘩,用艾叶水洗过后全好了。所以,几乎每家每户都存有晒干的菖蒲艾叶,以备不时之需。
对端午节的所有美好印象几乎都停留在从前的记忆,感觉现在对节日的概念越来越淡了,我已经很久不过什么节日了,无论是端午、中秋、重阳,甚至是中国人的大节日——春节。我有的只是节日的逢场应景,在街头商家卖力的促销鼓吹中,拎着一大堆礼物去走亲访友、拜访上司。
前天我去了趟中药铺,在阴凉堂屋里闻到草本的香气,我仔细辨别,从中寻到了似是而非的香蒿味,一瞬间,我的脑海里就叠出了许多个香气萦绕的端午节来。从药店走出来,在城市潮湿闷热的空气中,我清楚地知道,是记忆中的端午节和它特有的芬芳,而不是天价的“鱼翅粽”或者“鲍鱼粽”使这个节日对我具有意义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