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大漠
——写给高郎宇画作
统万城
三边长城
百柳图(局部)
春风关不住
牧歌
百柳图(局部)
长城根底是我家
长城、大漠、老柳、信天游、统万城,这些构成三边文化的大背景,也是朗宇先生近半个世纪以来求索的主要画题。先生明知中国山水画自古是穷山、荒漠不入图,可他太爱养育自己的土地了,在他眼里,长城的残垣断壁是华夏民族裸露的精神脊梁,大夏国都统万城是蒙着神秘面纱不死的匈奴,起伏的沙丘则如多愁善感的美貌女子,一声高亢的信天游响起,在老柳树上砍椽子的谁家后生一千零一次地唱着“想亲亲”,这是陕北三边人生生不息的高原厚土啊!朗宇先生和他们一样生在黄土地,长在大漠中,爱在山水间,也就偏走异路,故土的一草一木、五谷六畜,在他的笔下不仅有了美感,而且更有灵性,成为他半生创作的源泉。
朗宇先生的大漠山水画,人多以“焦、黑、野、怪”而不喜,总觉得不如江南小桥流水看着悦目,而哪怕一个不入流画家的海天日出、锦绣河山,多少人也愿意挂在家里,只要能附庸风雅就行。可朗宇先生大漠山水画的粗犷之美,多少人却忽视了其实这也是我们习惯了身边无风景使然,谁曾想这正是朗宇先生近半个世纪苦苦追求的艺术境界。在我和朗宇先生认识这多少年里,他总是在写生、作画,深入白于山腹地、深入毛乌素沙漠,寻找美、发现美、描绘美;不分白天黑夜地趴在一张巨大的画桌上,画黄土高原的浑厚、博大、苍茫,画毛乌素大漠的空旷、韵律、静美,画生息在高原、沙漠里的劳动者,画他们的勤劳、淳朴、厚实。
朗宇先生近年来的《三边长城》系列画,可谓扛鼎之作。先生在对宋人范宽《溪山行旅图》的临摹中,从小雨点皱的变化总结出画沙纹的“长沙点皱”,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以增加厚重感,沙丘的刚柔相济及绵延温润笔笔显之。“ 长沙点皱”的技法,使朗宇先生笔下的沙漠肌理清晰可见,又与他画长城、墩台夯土结构层的大辟皱法形成强烈的对比,大漠长城就更显挺拔,大漠长城的磅礴气势也尽现我们眼底,那被滚滚黄沙湮没的墩台,那断断续续沉睡在毛乌素大漠的长城,我们在品味中是一种力量的形象化体现,是一种气贯长虹的大美,是一种万里长城永不倒的壮丽。
翻开中国绘画史,黄土高坡、荒漠老柳可以说无人问津,画谱中也没有可以参照的技法,至于沙漠更是无人涉猎。朗宇先生却独步大漠山水画,早年他从临《芥子园画谱》山水卷、习魏晋龙颜碑开始,走遍陕北的山川河流,走遍毛乌素沙漠的空旷荒凉,速写积累素材,泼墨寻觅章法,在方济众、王有政、苗重安、崔振宽等诸多名家的辅导下,让荒山枯水、乱树荒漠走入画卷。
“情系大漠”,这是著名画家王有政在朗宇先生十米长卷《百柳图》的题首;“ 墨滴石穿”,则是陕西省美协理事、画家耿健给朗宇先生题写的一桢横幅。两句题词也是朗宇先生的座右铭,几十年来,先生在对中国美术理论、画论、画作赏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笔耕不辍,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不随大流,巧中寻拙,他独具特色的大漠山水画,自成一家,画作《塞上人家》《统万城》《三边长城》《毛乌素》等40余幅先后参加陕西省青年美术作品展、西北五省大漠画展、全国纪念“讲话”发表六十周年作品展、陕西省群众美术干部美术作品展,并多次获奖,被中外友人收藏。正如作家雷涛评价朗宇先生:“ 在小县城,能耐得住寂寞,像待雨的柳树,如饥似渴地坚持作画。”如果说财富,我以为这就够了!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