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作为华夏民族的象征,被历代文人墨客倾尽才情歌之咏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集,诗中虽没有写到“龙”作为动物的具体形态,但“龙”的精神和文化意蕴已经非常丰富。如《秦风·小戎》中的“龙盾之合”,意思是在盾上镶嵌着一条龙,显得很威武。《小雅·蓼萧》中的“既见君子,为龙为光。”意思是我看见了那人儿,像飞龙、像太阳。而《大雅·玄鸟》中的“龙旗十乘”和《大雅·载见》中的“龙旗阳阳”,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绘有龙纹的旗帜迎风猎猎的神圣庄严场面。
《楚辞》中,龙也是诗人幻想咏颂的对象。诗人屈原在脍炙人口的《离骚》中,幻想自己像仙人一样驾起龙车在彩云中遨游:“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适以自疏。”“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并驰。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在另一组诗《九歌》中,也有很多涉及到龙的诗句,如《云中君》中的“龙驾兮帝服”,《湘君》中的“驾飞龙兮北征”“飞龙兮翩翩”,《大司命》中的“乘龙兮辚辚”,《河伯》中的“驾两龙兮骖螭”等。屈原笔下的诸神,虽同乘龙车,但其情态风姿毫不雷同,可谓各臻其妙,异彩纷呈。
三国魏时“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有首《游仙诗》写得清峻警峭、超凡脱俗:“遥望山上松,隆谷郁青葱。自遇一何高,独立迥无双。愿想游其下,蹊路绝不通。王乔弃我去,乘之驾六龙。”诗中意境明显受到楚辞的影响。
汉以后,特别是唐宋时,龙在诗词歌赋中出现得越来越多。“衔烛燿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初唐李峤的这首《龙》诗,使用了北方烛龙、龙饮渭水、尧获河图、黄帝铸鼎等典故,说明龙是一种神异的吉祥瑞兽。白居易《黑龙饮渭水赋》:“呼吸而声起风雷,宛转而势超云汉。匀其矫首陆梁,拖尾回翔,蹈流鸣跃,劈波腾骧。饮清澜之澹澹,喷素浪之浪浪;顿颔而碎珠迸落,奋髯而细雨飞扬。詟水族则鳣鲔奔走,骇泉室则鼋鼍伏藏……”诗人虽虚写神物,但笔到之处,龙之形神毕现,气势逼人,令人有亲临目睹之感。
宋代王安石有首《龙赋》:“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惟不可见,所以莫知其乡;惟不可畜,所以异于牛羊。变而不可测,动而不可驯。则常出乎害人而未始出乎害人,夫此所以为人,为人无止;则常至乎丧己而未始至乎丧己,夫此所以为智。止则身安,曰惟知几;动则物利,曰惟知时。然则龙终不可见乎,曰与为类者常见之。”诗人显然是在以龙喻人,其篇末两句,又不乏讽刺的味道。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