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和腊八节的来历
农历的十二月民间一般称为“腊月”,也称“蜡月”。 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汉应劭《风俗通义》谓:“ 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 风俗通•礼典》则记载:“ 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可见腊月又被赋予了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的含义。
据考证,从汉代开始,朝廷便把每年冬至后的第三个戎日定为祭祀之日。南北朝时期梁人宗懔所撰《荆楚岁时记》则记载:“每逢十二月八日,村人聚在一起并击细腰鼓,戴胡头,扮金刚力士跳驱瘟舞,谚语称‘腊击鼓,春草生’。”郎中们还会把预防春瘟的药送给人们,称腊药,所以腊八节还有驱瘟迎春的意思。
佛教传入中国后,腊八节又增加了新的内涵,成为了佛教的一个盛大节日,称“佛成道日”,亦称“浴佛会”。 相传当年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潜心苦修六年,“身形消瘦,有若枯木”。 当他有意放弃之时,一位牧女便献乳糜供养。他吃了之后,来到一棵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七天七夜后,释迦牟尼终于大彻大悟。
民间传说释迦牟尼成道之日恰逢十二月八日,因此很多地方便将这天作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腊八也就成为了佛教节日。各地信徒纷纷在腊八节这天祭祀释迦牟尼,举行诵经,并效法牧女献乳糜的故事,用香谷和果实造粥供佛,名为腊八粥。
驼城人大多数都知道腊八节是祖宗传下来的节日,再加上驼城人崇信佛祖,因此榆林城每年的腊八节都过得非常隆重。
腊八粥的典故和传说
从史书来看,吃腊八粥是腊八节的标志之一。尽管各地腊八粥的选料各不相同,但同属于粥,吃法、用途也是大同小异。
“腊八粥”的说法最早起于宋代。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写到腊八当天,“ 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可见当时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吃腊八粥的习俗已成普遍现象。清人富察敦荣所著的《燕都岁时记》则详细记载了当时腊八粥的做法:“ 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涤器,技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
我国民间关于腊八粥来历的传说很多,但在驼城榆林,最为家喻户晓的传说有二:
其一:原来的人间一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粮食多得吃不完,人们便把馍馍当成枕头用。玉皇大帝听到后龙颜大怒,着夜叉腊月初八下凡查探真伪。灶王爷得知消息后顿时手足无措,最后他急中生智,赶忙通知各家把家里的五谷杂粮和剩下的饭菜煮在一起吃。夜叉随即回天庭汇报,玉帝听后倒觉得人间的生活太过清苦,就消了惩罚人间百姓的念头。故此后每逢腊八,家家户户都要喝五谷杂粮煮的粥,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其二: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给地主放牛,总是吃不饱肚子。一次他在山里掏老鼠洞,无意间掏出了许多杂粮。他高兴地把粮食杂在一起煮着吃了,感觉是无比的香。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吃腻了山珍海味,总想换个口味,一下就想起了当年放牛时吃的杂粮粥,便命御厨抓紧准备。吃过之后朱元璋大呼过瘾,此时又想到了民间的疾苦,便下令将此粥的做法散播到民间。
因为当天正是腊月初八,老百姓们便把这种粥称为“腊八粥”,并一年年、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腊八粥的传说也是越传越奇,越来越多。
榆林特色的腊八焖饭
驼城人管腊八节时喝的粥不叫腊八粥,而是叫“腊八焖饭”。 腊八这天,驼城人都要吃焖饭,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从无变更。
腊八焖饭是用软谷米、软黄米(或糯米)加入红枣、豇豆、五花豆、南瓜(特别要用城北谢家坬出产的)、红糖等掺杂在一起一并下锅,以文火慢慢焖煮,待全部熟透且有粘性即成。许多人家还会用羊油炸葱浇在焖饭上,再放入少许盐,搅拌均匀后便可食用。旧时农村人还会用白面捏出各种鸟的形状,代表那些吃庄稼的害鸟。然后将它们和在焖饭里煮熟吃掉,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人们在吃焖饭之前会先舀出一碗,供在院子的最高处祭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舀出一碗,供在祠堂或影龛前,焚香烧表以示虔诚,希望祖先庇护全家老小平平安安。
做好的焖饭不能自家独享,还要给左邻右舍的人家都送上一碗。大家还坐在一起点评哪家做的最好,赞主人厨艺高超,更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和睦关系,酿造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气氛。
腊八焖饭除了敬神之外,还要给家里养的狗、猫、鸡吃一点,或在四合院的树上“喂”上一点,以求来年六畜兴旺,枝繁叶茂。
腊八节的头天晚上,老人们还会舀上一碗水放在院子里,腊八的早上便可看出碗中的水哪个方向冻起了冰疙瘩,这就预示着明年哪方丰收,或者出门至何处做生意会平安顺利,收获颇丰。
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吃东西开始讲究营养,讲究吃绿色食品,腊八粥作为杂粮食品也变得备受推崇。还有很多人做腊八粥选料已不限于过去的杂粮,而多见配以桂圆肉、葡萄干、百合、枸杞、莲子等。
但腊八粥的味道,似乎永远都不会改变。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