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编纂于光绪二十五年的《靖边县志》记载:“上元灯节前后,数夜街市遍张灯火, 村民亦各鼓乐为傩, 装扮歌舞, 俗称社火。” 在陕北, 社火的形势可谓多种多样, 仅靖边县的社火活动就包括扭秧歌、跑旱船、“张公背张婆” “大头和尚戏柳翠”“二贵摔跤”“霸王鞭” 等多种形式。但说起靖边的社火, 就不得不提靖边跑驴的名号。
靖边跑驴 驴背上的舞蹈
靖边跑驴一般尾随 “闹社火” 的秧歌队在行进间表演, 它不受秧歌队的锣鼓节奏约束, 属于即兴表演。表演者常以夸张的形态动作、 滑稽的打斗嬉戏穿梭在人群之间, 常引得观众哈哈大笑。
靖边县文化馆馆长闫志雄告诉记者, 过去靖边跑驴所用的 “驴” 是用柳条、 竹篾、 麻绳等编制框架, 外覆纸张,最后用墨汁涂刷而成。制作时分前后两截, 中间用柳条连接, 下部围上黑绸布或绒布, 现在有的 “毛驴” 已经披上了人造毛的外衣, 显得更加惟妙惟肖。另外将两把笤帚装进一条裤子的双腿内, 加上鞋和袜子、 绑腿带, 做成两条假腿。
靖边跑驴一般需要两人一起表演,一人骑驴一人赶驴, 也可单人或多人一起表演。骑驴者要先将 “驴” 挂在肩上,两条假腿挂绑在 “驴” 鞍两侧, 上身与两条假腿浑然一体。赶驴者拿着一根赶驴的红缨子鞭杆, 腰间挂旱烟锅和烟袋, 头扎白毛巾。跑驴的基本动作有:“慢步闪腰”“上坡步”“下坡步”“过河步”“小跑步”“大跑步”“撒欢跳” 等, 经过民间艺人的创新, 今天已经形成了很多新的内容,如“回娘家”“爷孙赶集”“陷泥救驴”“惊驴打斗”“双人骑驴” 等。
关于跑驴的起源, 靖边当地有三种说法。一说靖边跑驴最早是来自神话《八仙过海》 中 “张果老倒骑驴” 的故事,民间艺人根据这一故事编创并流传至今; 二说是明成化年间由当地艺人姚福有根据当地盛兴的 “跑竹马” 改编而成;三说是从民国初由定边、 安边流传到靖边的。
虽然靖边当地志书及文献、 碑文中没有明确提到跑驴的踪迹, 但根据现在靖边民俗中跑驴的艺术水平、 普及程度、 舞蹈本身的古朴韵味以及靖边群众在当地闹社火离不开跑驴的习惯, 说明它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
2008年6月14日, 靖边跑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艺人张有万也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靖边跑驴的国家级传承人, 靖边跑驴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
可以说, 在靖边跑驴的发展历史上,像张有万这样的民间艺人功不可没。
孟占雄、 张有万、 李志生三人作为靖边跑驴骑手的代表, 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将跑驴这项广场艺术搬上了文艺舞台, 先后八次赴省城献技, 两次在中南海怀仁堂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表演, 九次获国家或省级奖励。1998年, 靖边跑驴还曾赴法国、 瑞士等国家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这些荣耀反过来又大大促进了靖边跑驴艺术的发展与提高。
从1976年起, 孟占雄、 张有万等老艺人以跑驴道具改革为突破口, 对靖边跑驴艺术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和创新。他们利用钢筋、 铁丝焊接框架, 加上可以转动的 “轴承”, 用电灯泡作眼睛, 使得 “毛驴” 更加地形象逼真。经他们重新改制的 “驴”, 不仅可以动耳、 摇尾、 眨眼、张嘴, 而且可以转向进行 “倒骑驴”“双人骑驴” 等高难度动作。
作为靖边跑驴的第二代传承人, 孟占雄每逢春节都会自发组织社火班子,他们经常参加县上的秧歌调演, 使跑驴这一民间舞蹈在全县广为传播, 这也间接影响了靖边各个乡镇的跑驴艺人。虽然他们之间没有正式拜师学艺, 但是, 在本县境内会演 “跑驴” 的艺人, 大多数都模仿了孟占雄艺人的动作。
张有万原系靖边物资局职工, 自幼爱好文艺活动, 受老艺人孟占雄的影响,经常进行跑驴表演。1979年春节, 由张有万表演的跑驴 《探亲路上》 参加了榆林市文艺调演, 荣获一等奖。1982年, 他所表演的 《探亲路上》 曾参加了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 《泥土的芳香》 的拍摄, 并在北京中南海为中央首长进行汇报表演。
近年来, 靖边跑驴已蜚声国内外,它以耐人寻味的乡土风情和浓郁质朴的生活气息为百花园中添了土香土色、清新瑰丽的色彩。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