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民国初年,榆林城区有寺观庙宇60多处,其中戴兴寺规模最大。其位于榆林城东驼峰山巅,是榆林现存比较完整的寺庙,与老爷庙、香云寺、圆觉寺、洪济寺、大庵寺毗邻,全称为戴兴寺古刹建筑群的“四寺夹一庙”。戴兴寺为一处名寺古刹,距今近500年,是榆林八大景“驼峰拥翠”及旅游景点之一。 戴兴寺原为延绥镇总兵戴钦家祠,后舍为佛寺,请洪济寺僧人佛济主持。戴兴寺,始称为裁兴寺。明十三年(1518)武宗巡边抵榆,见到戴钦女儿美丽动人,纳为妃子,同时赏赐戴钦尚方宝剑,挂征西将军印,从此戴钦声威显赫,便建了这座寺庙。其后人书匾“戴兴寺”三字(被毁),悬挂于寺门之上。民国十九年(1930)寺僧与地方名人倡办“私立戴兴寺小学”,为贫寒子弟供书施教。1982年7月,该寺公布为榆林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戴兴寺”木匾悬于寺木门额,已载入《中国名胜词典》。 戴兴寺创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天启七年,殿宇建筑因山就势,分3院,有殿宇共54间,整个寺庙占地3600平方米。布局精巧,坐落有致,结构谨严,恬静幽雅,建筑多为砖木拱檐歇山式,主要有五佛大殿、大雄宝殿等明代建筑。明崇祯九年(1636),榆林饥荒,该寺曾收容别处僧人52名、道士23名、尼姑15名长期供斋度荒,一时声名远播。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住寺僧人一真、大旭等收集流失庙物,先后找回明清木匾8块及石碑、法器等10多件。寺内建筑仿五代、隋、唐古制。大槐树北即北小院,该处北殿祀二十四臂金身观音,东西墙彩绘十八罗汉,神态各异,着色鲜明。东殿供奉弥勒佛,这尊500多年的弥勒佛泥塑造像在“文革”中被信众用砖砌护在洞内,逃过劫难。该院南墙有弥足珍贵的砖雕壁画和联语,长约8米,惜被刀斧损毁。中小院东殿是念经堂,供释迦佛。殿前檐下有光绪、宣统年间住持僧行振所立“僧会司”巨匾及僧八名士悬挂的数方木匾。内有崇祯年间的“急周同道”、康熙年间的“德风远布”、道光年间的“永锡祚胤”匾额。中小院北房是待客室,其顶部建“暮鼓”阁,南房是佛教协会,其顶部建“晨钟”阁。其后进入南小院“禅居”处,小院西墙边有3株“夫妻母子木瓜”树,可谓奇异。夫妻树由地表分为两株,高约9米,树龄约500年左右。妻树居中,粗可盈抱;夫树居南,稍细。妻树北1米处有一株高2米的幼树,僧人说是从中间这株母树的地下根所生蘖枝,犹如母子。戴兴寺上院西边是坐东向西的五佛殿。五佛大殿为寺之主体建筑,其底层南北长16.4米,东西宽10.6米,全用巨砖砌成,枕通券洞穹窿顶,外接斗拱、檐木结构明廊。上层是砖木结构五揽大楼阁。顶覆仰合青瓦,五脊六兽。大殿通高13.4米,殿内原供大小不等佛像数10尊,并有5尊铜铸巨型佛像,可惜现已不存。五佛殿重檐回廊、五楹三十六柱砖木结构,殿内危坐圣坛的是以中央佛毗庐遮那佛为首的五方佛,法相庄严,金碧辉煌。南北墙用工笔彩绘40多幅佛像。五佛殿门上悬挂有清康熙年间榆林名书法家陈璋书写的“梵林公艺”、“仁让超厚”等匾额。戴兴寺这10多方明清碑石、木匾可谓珍贵文物。五佛殿北耳殿祀孔雀明王、眼光菩萨,南耳殿原塑有戴钦像,现主祀准提菩萨。站在五佛殿前凭栏西望,远处的黑山如水墨画,近处的楼宇房舍参差错落,引人神往,一时恍若出世,胸襟释然。上院正殿坐东面西,硬歇山单檐式砖瓦结构,门悬“大雄宝殿”匾额,亦为赵朴初题写。殿内供一佛(释迦牟尼)二菩萨(文殊、普贤),法相慈祥。“大雄宝殿”北偏殿主祀地藏菩萨,南偏殿主祀白衣观音。上院北殿供十殿阎君,南殿供十八罗汉。院中有内蒙古信士2001年敬献的两座高八九米、下粗三米的“千佛铁塔”。塔上逐层铸有高约3寸小佛像,形象逼真,工艺精湛。这正是: 驼峰香烟藏古寺, 佛光春云入禅房。 千佛宝塔凌霄近, 万家香客过垒长。 忽闻泽惠风叩磬, 旋见桑梓鸟归廊。 俯看暮鼓敲诗罢, 远听晨钟夜枕羌。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