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的特殊时辰——除夕,守岁是一种饶有风趣的习俗,在除旧迎新、合家共享天伦之乐的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很好延续。 随着生活的多元化、娱乐形式的多样化,会有人觉得年味渐淡,所以有许多社会学家大呼“留住‘守岁’文化”时,让“守岁”文化温暖心灵非常有必要。 早在1400多年前,梁朝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中写道: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在除夕之夜欢乐待晓的情景。到了宋代,除夕守岁更是盛行。大文学家苏东坡所写的“儿童强不眠,相守夜喧哗”等著名诗章,则表现了孩子们除夕守岁时的喧闹场面。守岁既是对过去岁月的一次盘点,也是对生命的深刻领悟;既是对如水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予希望。古时守岁多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了祝福父母长寿。 有人担忧如今的守岁文化会因为一台台精彩纷呈的春晚栏目而在一定意义上削弱,甚至是电视文化改造了中国传统的守岁文化。特别是虚拟的互联网对现实社会的挑战和改造正在加剧,一些时髦的年轻人将“守岁”“零点倒数”“拜年”甚至“放烟花”“逛庙会”等传统习俗通通搬到了网上。很多人甚至为互联网的大肆“入侵”,究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破坏,还是另类救赎而争论不休?其实守岁守的是心情,守的是对来年的希望和祝福。守岁的方式是种个人选择,有必要让传统文化的渗透加强,但方式不必要拘泥。岁月流转,沧海桑田。回首几千年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实际上“春节”习俗一直在演变。从殷商时代的祭神祭祖,到西晋时代的“守岁”,再到汉代的“压岁钱”……大浪淘沙,值得保留的最终一定会流传百世,而小部分人心血来潮选择的另类方式在不符合大众心理和缺乏流传性后自然会在丧失新鲜感后消失。 围炉守岁也罢,围着电视或者电脑守岁也罢,只要能恪守住我们所守的是一种心情和祝福,只要能在守的过程中多一份心思去了解传统文化在“守岁”的方式中寄予了多少文化内涵就好。让“守岁”文化温暖心灵,也温暖我们的生活。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