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榆林,记礼帐是有讲究的,只不过后来在改革的春风影响下,大家都简便了许多。可话又说回来,如果平时不注意,到时碰到一个较真的,那就不好看了。不管红白事的礼帐,第一页是留给娘家人和简家(音就是舅舅和舅表兄弟们,也是事主母亲的弟兄),接下来挨着的是房头(音就是伯伯叔叔,也是事主父亲的弟兄),再下来就是姨姨、姑姑了。这个顺序是不能乱的,所以一般有经验的记帐人是在开始记帐时总要空几页前面的才给亲朋好友们记。
红事中记帐的内容相对简单些,封面上写明事主姓名、事由、记帐人姓名以及时间;里面只是写明亲朋好友的姓名和礼金金额,当然数字是大写形式。白事则不同,不能乱写的。如赵姓有人便埋,封面上写明事主姓名,男人就写:赵府君讳某某 寄厝 礼帐,是坐正则要写上安厝而不能成寄厝了,到了赵姓妻子钱氏病故合殡记礼帐时则就写:赵府君讳某某 钱太君讳某某 合厝 礼帐,当然也有人用简便的方式嫌封面上写出已故亡人的名讳有些碍眼,就只用赵君 钱氏 合厝 礼帐的格式代替也是可以的,然后在封面还应该写上总管和记帐人姓名和时间。记礼帐内容时,也应该注意娘家人的,姓名后面再写上全香全纸,因为娘家人的香纸重些且可能有蜡烛,一般亲朋好友则是香全纸半,这只是香纸的记法;大献、花圈要注明数量;挽帐还要注明颜色、质地以及米数;大献有折钱的,也要注明折洋多少元;最后是奠洋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