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道情数十载 尽展芳华几多情
——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涧道情”传承人杨树强
清涧道情是流传于民间的一支独具特色的艺术奇葩,以其酣畅豪放、雄浑高亢、旋律优美、曲调悠扬而备受人们青睐,并形成一个独特的文化生态圈,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0年3月,清涧县道情艺人杨树强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涧道情市级传承人。 “三才挂板响连声,口口声声唱道情。祖祖辈辈往下传,洪武年间到如今。”这是传唱于民间、讲述清涧道情传承历史的一段唱词。清涧道情之所以流传至今,与那些祖祖辈辈的道情爱好者们所做的传承贡献分不开,杨树强就是一位执着的道情守望者。
酷爱道情 师承技艺 1945年3月,杨树强出生在清涧道情之乡——乐堂堡乡麻则岔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0岁时,村里请来了乐堂堡村著名民间道情艺人惠万年教唱道情。当时,杨树强和其兄长痴迷于此,白天晚上废寝忘食地参加学唱,与道情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年他就学会了《十万金》名段“耍孩调”。后来,他经常向惠万年请教,逐渐掌握了惠派的演唱风格和不少演唱技巧,逐步成长为年轻的演唱把式。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绥德师范上了两年学的杨树强辍学回家务农。他一面投入农业生产,一面不忘继续发展自己的爱好。当年就和邻村协商,组建了“联队道情秧歌班”,他既是班长又是编导、演员,还是秧歌伞头。寒冬腊月,露天冷窑,多少个日日夜夜,别人冻得喊叫,可他教台词、教唱腔,还要指导伴奏、示范动作,忙得不可开交。 在他的辛勤努力下,未满两年,道情班就名声大振,既能上演一些如“闹书馆”“小姑贤”类的古典剧目,又会演“王贵李香香”“李四卖女子”“三世仇”等大型现代戏,同时还自编自演了“学毛选”“学大寨”“做好事”等不少小节目,曾多次到周边乡、村演出。整整八年,“联队道情班”蒸蒸日上,不仅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还培养了民间艺人。由此,麻则岔村被县上称为“道情窝子”载入新编《清涧县志》,他本人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秧歌伞头和道情把式。 1970年,杨树强正式参加工作,无论走到哪里,不论在什么岗位上,他的工作和生活始终与闹秧歌、唱道情联系在一起。1972年,他任宽州镇团委书记,在城郊石台寺村蹲点。该村是有名的文化村,但因种种原因,好几年闹不起秧歌、唱不起道情。在他的鼓动和帮助下,当年该村秧歌、道情唱了个红,轰动了县城。1976年,他到折家坪镇任党委文书,之后连续几年邀请袁家沟、马家沟、郝家湾等几个知名道情村在春节时唱道情。在他的带动影响下,该镇道情演唱有了很大起色,曾多次进县城表演,受到了好评。
心系道情 编纂著作 2000年,年满56岁的杨树强离岗了。离岗之后做什么?对此,他早有打算,因为他心中割舍不了的始终是道情。 清涧道情是陕北文化的瑰宝,一旦失传,将无法挽回。看着一些道情精华被年老的民间艺人带入了坟墓,杨树强痛心疾首;看着外乡异县的道情现状胜于清涧,他满面羞愧。作为一个清涧人,他感到有义务、有责任传承清涧道情,并使其发扬光大。所以,他选择了在清涧道情的传承上下功夫、做文章,发挥余热。 他当年就加入了城区“职工业余道情班”并任编导。从此,犹如上班工作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道情的抢救、挖掘、整理、实践、研究之中。一年之后,他索性回到距县城25里的折家坪镇大陈家沟村居住,并置备了演唱道情所用的轻重乐器,经常邀请本县和子长、延川等地的道情爱好者来家里聚会、演唱、交流。频繁的活动,不仅结交了更多的艺友,自身的演唱技艺也得到提高,同时了解掌握了不少道情的相关情况。 他上子洲、下延川,去子长、过山西,登门拜访各地被称为“道情窝子”的村庄和知名的道情老艺人,走访采风、调查考证。其间,经历了无数的艰辛。2002年,他结合几十年演唱道情的实践经验和收集到的资料,写出《清涧道情》一书出版发行,县政协也将此作为《清涧文史资料》(第五集)专辑出版。该书讲述清涧道情的渊源与形成、发展历史、流布地域、主要传统剧目和近代知名艺人,以及伴奏、表演和特色乐器等,整理收集60多个传统唱腔名段和40多个曲牌音乐,深受广大道情爱好者的喜爱和好评。2008年,榆林市成立“清涧道情研究会”,该会认为同类书籍中杨树强编写的《清涧道情》最为适用,所有演职人员基本人手一册。
传承后世 愈老弥坚 《清涧道情》出版后,杨树强观察到,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道情爱好者看不懂他的书,所以吸收传唱受到制约。怎样才能使道情的传承更方便直观呢?思来想去,他想到了制碟。 可这谈何容易,他觉得这比编写一本书要复杂得多。内容、编辑、策划自己可以搞,可演唱人员、乐队能组织起吗?还要场地、排练和摄像等,更困难的是资金。经过一年多的奔波筹划,他的夙愿得到了实现。2007年5月,他从全县知名的道情艺人中,择优选拔了近20名演唱人员和乐师,通过逐人登门邀请,于6月9日,组建了“清涧民乐道情团”,并通过县文化局审批认可,从此投入了制碟事务。 之后的日子里,他又是写又是唱,又是拉四音、又是弹三弦,一遍一遍地修改,一次一次地编排,还要骑摩托车往返50多里的路去城区辅导排练。 清涧道情素有九腔十八调之说,唱腔不仅丰富多样,而且旋律优美、节奏明快、高亢雄浑、委婉清秀,既平和沉稳又奔放热情。为了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清涧道情的传统唱腔,他将其归纳为三大调路,编排了38个唱腔名段和8个优秀曲牌。特别是有些好腔名段,已在社会上失传几十年,被他抢救挖掘重新演唱。 为了体现清涧是“道情窝子”,随处可见唱道情、到处听到唱道情、男女老少会道情的人文景观,他特意策划了“田野乡音”“村院民乐”“社区自乐”等几个演唱场面。 老杨录制的道情碟片几经艰难终于制好,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热烈欢迎,推动了清涧道情的继承发展。一些失传的唱腔名段,又开始在社会上传唱。经他培训的人员,演唱、伴奏技艺得到了很大提高。
宝刀不老 潜心钻研 2008年,榆林市成立“清涧道情研究会”,聘请杨树强为顾问。该会计划出版一些道情资料和剧目,邀请他编写,这又契合他心意。 他看到一些古典传统剧目在群众中影响深远、很受欢迎。但是在历代的传承过程中,由于都是口授,又无正式剧本,所以传着传着,便失掉了固定唱词,有的故事情节也是断章取义,严重影响了剧情感染力,降低了演出效果。这也使外乡人误以为道情就是“咳咳腔”,更谈不上字正腔圆。 为此,他一直认为首先应该规范剧本,然后规范表演,以提高演出效果。于是,他又深入专业道情班,采访民间老艺人,挖掘资料,收集整理,在尊重原故事情节和框架的基础上,精心改编了《湘子出家》《十万金》《刘全进瓜》《闹书馆》《乌鸦告状》等10个道情剧目。经他改编后,不仅故事情节完整自然,而且唱词、道白均可打字上屏幕。现在已有4本剧目在《清涧道情传统剧目荟萃》第一集中出版,其它几本剧目也定在下一集中选用。 几十年来,杨树强全身心地投入到清涧道情的传承事业。为之,他有过焦虑、有过烦恼,甚至流过泪、流过血。凭着一颗火热的心,一股刻苦钻研的毅力,一种拼搏进取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在清涧道情的传承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他虽已年近古稀,患有糖尿病并发症、白内障和心脏病等,但仍然笔耕不辍,继续抢救、挖掘清涧道情这一民俗文化事业。 2010年3月,杨树强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涧道情市级传承人。对此,他激动地说:“我余生别无他求,愿始终做一名清涧道情事业的传承者,为家乡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