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素有“民歌之乡”称誉,秦巴山麓汉水两岸流传着数以万计的民歌。采茶有茶歌、打鱼有渔歌、砍柴有樵歌、赶山行船有号子、求亲访友有情歌小调、红事敲锣鼓唱花鼓、白事打丧鼓唱孝歌。
安康民歌受移民的影响及其融合,具有十分明显的南方歌谣特征。其中一部分直接来源于南方歌谣唱本,如《山伯访友》、《十里亭》、《吹风亭》、《尼姑思凡》等;一部分则是南方民歌的翻版的演奏,如《贾金莲赶船》、《下麻城》、《十爱姐》、《姐儿十六春》等;还有一部分又则是南北歌谣的混杂与融合,如《王大娘钉缸》、《李二卖线》、《王三姐卖鞋》、《杂宝儿歌》。南腔北调的各地移民杂居一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传唱中的反复加工与锤炼,又使得安康民歌不断得到升华与完善,从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体系。从内容上看,有描述生产劳动情趣、反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方面的,如《插秧歌》、《薅草歌》、《采茶歌》等;有抨击剥削压迫和封建礼教方面的,如《长工歌》、《杂板儿歌》、《放羊歌》、《小女婿》、《童养媳妇受折磨》等;有歌唱男女间真挚爱情的,如《探妹歌》、《望郎歌》、《送郎歌》、《十爱姐》等;有展现劳苦大众当年盼红军的深情厚意和表达人民对党的深厚感情的紫阳民歌《盼红军》、《人民和党心连心》等。
安康民歌无论是体裁、题材,还是形式与风格,都绚丽多彩、丰富多样。依据各地风俗习惯及语言特点、生产方式和民歌的演唱形式、曲调结构特点等,安康民歌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歌舞曲、风俗、宗教歌曲六大类。城镇多南曲小调,乡村多山歌号子,而灯歌花鼓则遍布城乡。
一、劳动号子
是在各种强度较大的集体劳动中喊唱的一种歌腔;鼓动性强,一唱众和,气氛热烈,具有统一步调、焕发精神、缓解疲劳的作用。是民歌音调最早的根源和基础,是安康民歌种类中很有影响的一类。安康地区的劳动号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汉水船夫号子,一种是工程搬运号子。其中以汉水船夫号子最具特色。
汉水自古航运发达,流经安康境域水势变化多端,急流险滩接踵,船工们顺流而下,逆水拉纤,扬帆跑风,起锚开船,抛锚停泊都有自己不同的号子。它或高亢激越,或舒展流畅,或紧促急切,或平稳悠闲,都是船工劳动情绪的宣泄。
工程号子在安康地区亦颇为流行,其中以“打夯号子”、“打硪号子”比较普遍。这些号子节奏比较规整,旋律音程跳跃较大,地方音调及风格较浓,曲调流畅自然,歌唱口语化,富于生活气息。演唱的形式主要还是一领众合。领者可以即兴编词,见什么唱什么。
二、山歌
在安康地区汉水巴山一带最为流行,是人们在山间耕作、放牧、砍樵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可分为高腔山歌、平腔山歌2种。高腔山歌音区高,多用假声,有时真假声交替使用。平腔山歌曲调比较优美、柔和、动听。亦可从类型上分为山歌号子、山歌调子、通山歌、锣鼓草4种。山歌号子又分为无词号子和有词号子2种。无词号子纯用衬字(即虚词),有模仿自然音响的,也有模拟唢呐单调一高一低,时分时合,一问一答;有词号子则是词短句子长,常常是几个字一句歌词、接唱很长一段无词号子,词一般也是二句到四句,而以衬腔为主。山歌调子有固定的内容、标题和词曲,内容丰富,结构形式多样,音乐语汇绚丽多彩,旋律曲调优美动听,引人入胜。通山歌,泛指一曲多词、可自行填词的通用山歌曲词。是安康地区流行颇为普遍的曲牌。一般分为两种,一种通山歌的词多用七字五句式,一韵到底,旋律优美、节奏和节拍都比较自由而多变。还有一种通山歌多用七字四句调,曲词和节奏都比较规整、旋律线条比较简单,曲调比较自然质朴。锣鼓草是劳动人民在地头、田间集体劳动时唱的一种山歌。紫阳、镇坪、平利一带流行甚广。一般来讲它的句式和节奏比较规正。因为它是一种加有锣鼓伴奏鼓动人们的劳动情绪,提高人们的劳动效率、解除人们的疲乏而用的一种特殊性劳动歌曲,所以它的音调明快而热烈、流畅而跳跃,借以渲染气氛,增强歌曲的生活情趣。
三、小调
在安康民歌种类中,是数量浩繁、范围最广的一类。从内容上可分为四类:反映社会及劳动生活类、反映爱情生活类、传授生产知识类、传闻轶事类。安康小调长于抒情,旋律流畅,优美动听,节奏比较规正,曲谱的进行比较平稳。大部分小调词曲比较固定,其形式多为叙事体,一般都采用平腔演唱。流行于旬阳、安康、紫阳的主要有《闹五更》、《绣荷包》、《十爱姐》、《十对花》、《十想》、《十送》、《十恨》、《十劝》等。
四、情歌
情歌是安康民歌的精华,以讴歌爱情为主题。在秦巴山地,情歌成了人们追求和向往美好爱情生活的最好形式。安康情歌的形式,多为比较灵活的绝句体。短小精悍,语言纯朴、明快,形象鲜明生动,节奏优美自然,易于记忆,朗朗上口,既是可唱的歌,也是可读的诗。安康情歌最吸引人的是它的真、善、美。纯真、善良、优美是安康情歌的灵魂。
五、歌舞曲
在安康民歌中歌舞曲主要指花鼓子、七岔。这类音乐一般结构短小、曲调流畅、节奏鲜明、情绪热烈、活泼跳跃,便于舞蹈。不管花鼓子还是七岔,大都是由一男一女进行演唱。如“小场子”主要以唱花鼓子和七岔为主,有时也唱八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风趣而热烈。表演形式为:男女演员各一人在一张方桌上表演,表现中女演员一手持扇一手提只手帕,男演员手拿扇子或草帽,在桌上边舞蹈边唱。表演不受时间限制。舞蹈动作大都是在唱完一段后的打击乐过门中进行。由于桌子的面积小,因而叫“小场子”。也有的没有方桌,就地围一圈表演的,因而也叫“地蹦子”,是安康地区境内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
花鼓子是安康民歌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大多在农历正月十五之前表演。它的特点是即兴创作,见什么唱什么,内容丰富多彩。安康地区“花鼓子”可分为“上河调”和“下河调”。以安康为界,逆江而上的紫阳、石泉等县以“上河调”为主;以下的旬阳、白河以“下河调”为主。
六、风俗歌曲
风俗歌曲包括送春歌、拳歌以及婚丧喜庆中演唱的歌。孝歌是流传颇为广泛的一种追悼、祭奠亡灵的民间文艺形式,由两人上场(全区各地不尽相同),一个打鼓,一个打锣,在灵堂围着灵棺打转边走边唱(也有坐着唱而不转)。一般唱孝歌的从入夜“开路歌”开始,中间唱孝歌,一直唱到翌日天明的“还阳歌”结束。送春歌是春节民间“送春牛”、“送财神”演唱的歌曲,近似语言音调化的诵唱,反映了劳动人民一年结束大吉大利,盼来年人寿年丰、财源滚滚的美好愿望。安康城乡人民群众热情好客,逢年过节亲朋好友来访饮酒划拳欢聚,拳歌因此而流行。有的拳歌吸收山歌、小调的音调,欢快、流畅、动听而跳跃,拳歌中有“老汉拳”、“姑娘拳”、“灯笼拳”、“螃蟹拳”等,以增加酒宴的热烈气氛。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