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年、节习俗 对于过年,紫阳人的重视程度很浓。每到腊月,大小商店没有不经销烟花爆竹的;红纸总会出现脱销的情形。家家户户,烟酒糖果不用说,蔬菜肉食,哪一家不储足大半月的用度?抗战期间的一位华县人在紫阳记下了这样一段日记:“今日是阴历年最后一天,老百姓忙着贴对字(春联)、挂灯笼,兴高采烈。他们对于过年,尤其是这里(指紫阳),满没有一种困难的样子”。
紫阳人对春节的重视,当然是有好几层意思在里面的。
第一层意思,自然含着对幸福、吉祥的期望。拿大年三十的团年饭来说,讲究要有鱼、有豆腐。有鱼,表示有余;“腐”则谐福的音。要留“宿岁饭”——团年饭必须有剩余。又如“守岁”,农户人家会把火劲大,烧得久的树桩疙瘩放进火塘,相信疙瘩越大,来年的猪就会肥大。语言上特别注意忌讳。小孩子打碎了碗,大人会急忙说:“岁(碎)岁平安!”衣物被火烧着,人们会连声说:“烧发!烧发!越烧越发(发财)!”守岁困了要睡觉,也不明说,而称去“挖窖(金银窖)”。因为有这一层期望,从而给一些民间艺人多了一条财路。除夕之夜,常有几个民间艺人凑在一起,一人头戴帅盔,穿大红蟒袍,足蹬朝靴,腰系玉带,扮成财神赵公明,另外的人扮成童儿,手拿卷着金银纸的彩旗,敲锣打鼓到商号、富户贺新年。或者用红纸条写上“福禄财福”或“增福财神”字样。走到人家门口唱道:“财门大大开,金银财富滚进来。滚进不滚出,滚到满堂屋。堂屋四角方,银子用仓装。堂屋四只角,银子用簸箕撮。恭喜!恭喜!发财!发财!”前者叫“打财神”,后者叫“送财神”,主人都是要送“红包”的。
第二层意思,即为着总结过去一年,又计划着新的一年。“长工短工,腊月二十四满工”。才到腊月二十四,过年就算开始了。过去,官府会封印,师生要放假,长工该结帐,染房封缸……家户人家在这天最大的事是“打扬尘”。一年积下的屋顶墙壁上的灰尘要清扫干净,要彻彻底底洗个澡,房、几、人净,消灾灭病。有的将这些事集中在这一天,称这天为“三净日”,有的讲究“二十四五清尘土,二十七除病疾,二十八洗邋遢”。有的人家则忌讳二十四打扬尘,传说这天是老鼠嫁女,打搅不得,否则它会闹你一年呢。三十日忌推磨。腊月三十夜里,又讲究把垃圾、脏水倒干净。正月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神,初三初四才送财神(指走亲戚)。生活上的干净卫生,是为了新一年的来临,而心理上的舒畅,也十分重要。腊月三十,不少人家除贴上门联,大门外墙上还贴上“出门见喜,对我生财”字样,大门中间,有的贴“开门大吉”,有的将福字倒贴,所谓福到了。过去,堂屋正中墙上的家神也要换写“天地君亲师位”——写字时须正襟危坐,否则“家神”不归位,全家四季不宁!作为一年过去的总结,祖宗也不能忘,团年前,家家户户都有专人去先人坟上送冥钱、上香、上灯。作为礼节,还会去长辈亲属家中辞年。
热闹、喜庆的气氛自然是中心内容。家户人家,在鞭炮声中团年,满桌佳肴满席人;于火光灯光里守岁,长者乐福,童子尽兴。 有时候,孤身的异乡人若还未能归家团圆,不管是否认识,紫阳人会请他一起团年守岁,共享欢乐。“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火,是农户人家场院里那一堆柴草杂屑燃成的徐徐烟火,是屋内那盆旺旺的木炭火,是凌晨时分出天星时,城镇上空此起彼伏、忽明忽灭、摇曳多彩的炮竹烟火。这些烟花爆竹的燃放,一般都要持续一小时以上,个别人家,有时要持续到天明。电视机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一些习惯,否则初三过后,二簧戏就要搭台开唱。正月初十,社火出现在街头巷尾。稳、颤、飘,这是配唱花鼓词的采莲船表演;锣鼓紧促、焰火四围,是激烈的狮舞;开合洒脱、急剧狂放,这是龙舞……其间,舒缓、轻柔的舞蹈穿插;身着戏装在逾2米的高跷上表演扑蝶、劈叉、越障;牛、马、猪、鱼、蚌壳、鹭鸶等造型各异的道具又在人们的巧妙运用中生动逼真。道具是竹编纸糊的,有的艺人用这样的“牛”让你真切地感受一只活生生的小牛就在面前,它在抵角、糙角、卧地打滚;它在吃草,它在蹦跳,它在蹭痒,在撒欢……社火在正月十五达到高潮,这天,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火药、硫磺香味,地面堆积起厚厚一层鞭炮碎屑;这晚,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小孩打着灯笼走街串巷,一簇簇,一片片游动、翻腾着的是龙灯、是狮灯……
如果说春节的精神享受重一些,休闲娱乐多一些,其它一些节日对紫阳人而言,仿佛是一些既定的仪式。清明节上坟拜墓,端午节采草药避毒……如此等等。
交际习俗 称呼是交际往来中首要的一项内容。在紫阳,除非交往很深,平辈之间也不大直呼其名。若是年少者对尊长,更是注意,或“X老师”,或“X叔”等。称呼后未必有别的话要说,仅仅表现遇见了,打声“招呼”。谁若是忘了,长辈会说:“这孩子,没得礼貌,见面连招呼都不打。”有什么话要说,更要先称呼一声,否则紫阳人会斥之为“冒搭腔”,没受到“家教”。与不相识的人说话前,更要按彼此的年龄悬殊喊一声。把老头叫“爷爷”,老太太叫“婆婆”,中年男子称“伯伯”、“叔叔”,中年妇女叫“伯娘”、“婶娘”,男青年叫“大哥”,青年妇女叫“大嫂”、“大姐”等等。因了这种习惯,紫阳人问小孩会不会说话了,也常常换一种说法:“会喊人了吧!”“喊人”,是紫阳的小孩生下后受到的第一项教育。
如果我们把这称为是礼貌教育,另外一些习惯却是在耳濡目染中形成的。熟人路遇,假如是同方向而行,一方总是要将另一方让在前面走,以示敬重;设若是互不相识,且又是同行在山崖小道上,则自己抢在前面走,以示放心对方没有谋财害命之心。
热情好客的紫阳人认为:“在家不会待客人,出门方知少主人。”所以有“过门为客”的说法。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年四季,客人到屋后,主人往往先打一盆温水,请客擦汗洗尘。洗毕后,主人抢着将洗脸水端出倒掉。若是冬天,主人便请来客在炭炉旁或火塘边围坐,并将火添旺,招呼说:“坐拢些,坐拢些,小心闪汗!”
农户人家厚道,也最懂礼仪。客人到屋,主人总要给泡一壶茶,敬几片旱烟叶或一支香烟,双手平端至客人面前。泡茶前,必先把茶杯用草木灰糙洗干净,开水涮过,用毛巾擦干。如果过路客人太多,主人只泡一杯,对客人抱歉说:“请转到喝!”先喝茶的在递给下一人时将茶水倒出少许,冲洗自己嘴唇接触过的杯沿,以示卫生和敬重别人。白开水待客,在紫阳是没有例子的。即使极穷的非茶区的人家,自己不喝茶的,有人过路进屋,主人也要在白开水里放几颗花椒或姜片。遇上吃饭时间,不用说亲戚朋友,就是一般来客,也一定请你吃饭。若是过了吃饭的时间,会问你“吃了没有”。如没有吃,马上会为客人准备饭菜,有荤拿荤,无荤拿素,尽力做出好饭菜,让客人吃饱,吃好!即使这样,他们还觉得“没有啥菜”、“客人没吃好”,“慢待了”。相对而言,自己就节俭多了,平时家中有了好的吃食,大人常常给小孩打招呼:“不要动,那是留着待客的!”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主客谈话讲究要正坐,不得翘“二郎腿”或席地打坐,更不准像赌徒那样,蹲在座凳上。否则长者会用烟袋脑壳敲子女翘起或蹲在凳子上的脚。主人不能从客人面前走过,如非过不可,边走边向客人致歉。
待客、作客礼仪种种,归根结底,是要懂得爱、敬,明白谦让。俗话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情是无法计算丈量的,却能在人心里生根、成长。“实”、“诚”是紫阳人相互接触、人情往来的至宝,更使紫阳人的生活多了一些别样的温馨。也许,这些礼仪习俗有些显得落伍于时代,有点乡俗土气,然而此中确有一些可堪品味、咀嚼,不可替换的真挚人情。
紫阳历史上有南北朝、明中后期、清中期3次大的移民活动,来自湖南、湖北、四川、江西、安徽、广东、浙江、河北、广西等地的移民们带来的原居住地区的习俗,对紫阳固有习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明显的如江南水乡风味的临水式吊脚楼,汉城安家河“方言岛”,紫阳黄州移民后裔的团年习俗等就是这方面的例证。
另外,地理环境对紫阳习俗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以饮食而论,低山常有3—4个月缺菜,高山长达半年以上,故有腌制干菜的习惯。再看服饰,高山人特别注意头部保暖,中老年男子习惯白布长巾裹头,妇女则喜缠黑丝帕。低山人的习惯呢,却重在下肢和脚部的保暖。俗话说“高山人的头,低山人的足”,就是这个道理。又拿任河流域和汉江沿岸来比较,任河流域多阴雨,建房多采用“板凳挑”——阶沿宽近2米,便于雨天干活,汉江沿岸相反;任河流域土层薄,板锄叶片长不过5.6寸,汉江流域叶片则可达1尺。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