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谚说:“船在汉江,戏在紫阳。”这里所说的戏即指陕南汉调二黄。蒿坪是紫阳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但她却与陕南汉调二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曾是陕南二黄教育的圣地和二黄艺人的摇篮,直到今天,蒿坪人依然对汉调二黄情有独钟,与其说“戏在紫阳”,还不如说“戏在蒿坪”。
据史料记载,清乾隆年间,由紫阳县汝河蚂蝗坡迁居蒿坪的杨氏大家五世祖远公、辉公兄弟,“人兴财发,盛极一时”,为蒿坪首富。嘉庆中叶,杨家六世景泰、履泰特别爱好戏曲汉调二黄,尤其是履泰,更是痴迷于二黄,他在庄园开办二黄科班,花钱买来上百名贫家子弟为徒,请来教师专门教戏。学徒中有个唱武旦的蒿坪人张宝儿,聪明伶俐,学习刻苦,技艺高人一筹,受到杨履泰偏爱,被收作义子,改姓杨取名金年(号铭泰)。
约嘉庆末至道光初,已成名的杨金年带领杨家戏班出紫阳任河进四川,几经辗转,班子落在汉中府。道光中叶,杨金年得到义父杨履泰鼎助,在西乡县沙河坝举办二黄科班,招收兴安、汉中两府及鄂西等地学生,亲自执教。自清道光中至新中国建立的100多年里,汉江派(汉河路子)主要艺术骨干多为杨嫡系传人,汉中、安康后世艺人称杨金年为“二黄科班传代祖师爷”。作为二黄祖师爷的故居,杨家大院供有戏神老郎太子,书有“三圣老郎”、“天子一家”、“梨园起教”、“前传后继”等匾额。新中国建立前后,各路班社艺人,凡经此地者,无不前往杨家大院敬神祭祖,以示不忘祖根。
“唐三千,宋八百,野史外传数不得”,蒿坪是紫阳的“戏窝子”,这里有许多被称为“戏篓子”的人,不少无文字记载濒临失传的戏曲一字不漏地活在他们的脑子里,说起传统剧目来如数家珍,出口就是一长串儿,兴致来了时,还会清唱几段折子戏。汉调二黄是蒿坪人的“命根子”,旧时倾家荡产兴办戏班子的人户不在少数,似乎在那饥寒交迫的岁月里,坐唱和观看二黄,就是一种享受,就可以忘记饥饿、寒冷,甚至屈辱。紫阳县汉剧团著名演员夏清华,就是土生土长的蒿坪人,他回忆起自己的叔父夏元凤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挑运石炭挣钱养活戏班子,免费为当地群众演唱汉调二黄的旧事时,不住的摇头感叹,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在蒿坪,“家有千亩地,卖了去学戏。”绝对是一种真实,时至今日,能为二黄慷慨解囊一掷千金的人还大有人在,听说有人倡议重建早已坍塌的蒿坪老戏楼,一位在外闯荡小有成就的蒿坪籍商人当即口出豪言:“建,好好建,建漂亮,拆迁几十户,我都出钱!”
1934年,蒿坪成立“二黄自乐社”,裴其仕、胡代哲、徐存鼎、贾安堂等一批社会名流和二黄艺人,排练出《铁弓缘》、《打孟良》、《芦花荡》等武戏,把自乐社搞得红红火火。上世纪50年代初,当地领导在自乐社的基础上组织成立文艺组(后改为文工团),配合各个时期的政治运动,增加现代戏演出。1985年4月21日正式成立“群众文艺自乐社”,成立之日,安康地区、紫阳县党政领导及戏曲界人士前往祝贺,连演三天大戏,盛况空前。此后,蒿坪自乐社办办停停,但一些老艺人及其后世子孙对汉调二黄总是念念不忘,汉调二黄的火种一直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灭,蒿坪文化站首任站长胡承知,团结带领一批风烛残年的老艺人,整理出《五台会兄》、《闹金阶》、《封王》、《刘备哭灵》等几十部折子戏及许多乐谱,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在“棺材边上挖遗产”。为了传承汉调二黄,培养文化新人,2009年,一批蒿坪戏迷们为恢复蒿坪自乐社而东奔西走,短时间内筹集了三万元经费,蒿坪自乐社再次恢复并更名为“蒿坪艺乐社”,推举蒿坪职校退休老校长马忠安为社长,县文化旅游局还特意为该社配备了整套乐器。艺乐社规模空前,琴师、鼓师、唢呐手、歌舞队一应俱全,老中青三代踊跃参加,成员达50余人,多为蒿坪当地老艺人的后代。艺乐社每月训练三次,风雨无阻,一批老艺人最为活跃,76岁高龄的胡承知老人登台一口气能唱一个多小时,他将自己收集的折子戏剧本及乐谱和盘托出,老鼓师裴传永不顾年迈体衰全身心教授年轻人学鼓,一心要把今生不多的时日献给自己钟爱一生的二黄。蒿坪艺乐社短时间内便声名远播,每逢红白喜事,便有人上门高薪聘请前去演出,足迹遍布全县各个乡镇,外县区也经常有人慕名而来。艺乐社因地因事制宜,根据主人的不同口味演唱汉调二黄传统剧目,有人还结合一些汉剧曲牌,写出了一些歌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剧本,颇受当地群众欢迎。
新的科研成果表明,京剧声腔源于陕西,即京剧的母体就是二黄,而蒿坪又是汉调二黄的发祥地,在这里挖掘抢救保护汉调二黄并将之传承下去,那绝对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