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陕南巴山地区,很少有人敬奉佛祖、玉皇大帝、送子娘娘之类的神佛,但多数人家供奉“坛神”。此神被群众称为“小神”、“毛毛神”,即把一只小动物装在陶瓷坛里加盖后放在神龛中敬仰。如果是蛇,就叫“龙坛”;壁虎,就叫“虎坛”;还有“蛙坛”、“龟坛”、“雀坛”等等,每年更换一次。 当地认为,“坛神”非常小气。要是在初一、十五不给它烧香,它就会作祟,使家中晚上像俱响、灶中火烧不燃以及发生吵架、生病等事。旧时每年都要请端公(如阴阳、神汉)来“安神”一次。除此,还有“三年一小庆”、“五年一大庆”的祭祀习俗。此举民间称之为“庆坛”。、 庆坛活动都在年底举行,热闹而隆重。其仪式有“请神”、“过关”、“驱瘟”、“娱乐”等。其中驱瘟也叫“赶猪”。旧时财主家庆坛时,在院中设有彩棚,作为“赶猪”的场地。棚中间摆两张方桌,上面放一头烫净、掏去内脏的整头肥猪。焚香、燃烛后,端公手执一个鼓胀的猪尿泡追打主人。他唱着歌,把主人比作猪,据说骂得越丑“坛神”会越高兴,主家也就会越兴旺,这种歌叫“酸词”。主人和端公一前一后绕着桌子转圈圈,逗得围观者不断哄笑。“娱乐”即演戏,由端公穿上戏装演“端公戏”。一般是在堂屋中间铺一张竹席,戏就在席上表演,也有在院子临时搭小舞台表演者。所演剧目皆为爱情故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吕布戏貂婵》、《花亭会》等,据说“坛神”爱看这类戏。演戏次数多者可达三天。 庆坛有请客不收礼的规矩,所有客人都不带礼品。即是过路的人见主人说一声“恭喜了!”也会受到款待,吃住不收费。过去有些做小生意的人背上货篓专门跟着端公走,哪里庆坛他的生意做到哪里。烟茶主家管,吃住不掏钱,群众称此为“赶坛”。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