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日为乞巧节,也叫做“七夕节”。是为了纪念牛郎与织女相爱的故事,逐渐形成的节日。 据神话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老实勤恳的牛郎,父母双亡,随兄嫂度日。他的嫂子十分懒惰刻薄,不仅虐待牛郎,而且还挑唆他们兄弟不和。最后不得不分家,牛郎只分得了一头老黄牛,一辆破大车和两亩瘠薄地。 牛郎十分勤劳,感动了天神,那头老黄牛就是天牛星下凡。它干活利索,十分听话,还会说话。牛郎叫它“牛大哥”,它见牛郎十分孤单,怪可怜的,想给他说一个媳妇。 一个清朗的早晨,牛郎顺着“牛大哥”的指引,来到一个池旁边,见一伙姑娘在那里洗澡,牛大哥让牛郎拿去一件鲜红的衣服,向回家的路上跑去。丢衣服的姑娘急忙地追上他,两人情投意合,结为夫妻。这位姑娘就是玉皇大帝的小女儿——织女。 婚后,夫妻日子过得很好,牛郎每天赶着老黄牛种地,织女在家纺纱织布,不到三年生了一儿一女,老黄牛不久就死了。 有一天,牛郎去耕地,织女在家织布。突然天空阴霾,雷声隆隆,电光闪闪。一会儿,天上出现了金甲神将,他们奉玉皇大帝钧旨,要把私下天庭的织女捉拿惩办。牛郎闻讯赶来,织女已被抓走了。牛郎只好把“牛大哥”临死时给他的一双牛角,拿出来晃一晃,说是奇这牛角,顿时变作一根扁担、两个筐子,他把两个孩子放在里边,担起来,腾空飞上了天。 牛郎挑着两个孩子,腾云驾雾向前飞赶,也不知跑了多少路,眼看就要追上了,天空中突然出现了王母娘娘,她拔出簪子用手一挥,划成了一道天河,把牛郎与织女分开,使他们永远不能见面。 牛郎和织女诚挚的爱情和悲惨的遭遇,感动了凤凰鸟,她把百鸟召集起来,在七月七日这天搭成了“鹊桥”,让他们夫妻见面。于是王母娘娘不得不承认每年的七月初七为牛郎与织女会面的日子。这就是“七夕”的来历,以后形成了“七夕节”的风俗。 “乞巧节”普遍有祭祀牛郎与织女及乞求巧遇等风俗活动,远在唐代就很盛行。林杰的《乞巧》诗,就记载了这件事:“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万几条。”唐以后各代,民间的乞巧活动,一直盛行不衰。建国后祭奠织女与牛郎的活动逐渐少了,但乞巧活动,仍然在各地农村中流行。
乞巧棚 农历七月初七日,一群姑娘以自然村为单位,或在一个村庄分数片,搭成彩色“乞巧棚”以纪念七夕。彩棚的搭法,有繁有简。最常见的是用五色彩纸,剪成仙楼,刻牛郎织女像于其上。织女的形象也很简单,端一张椅子,椅子上放一个斗,斗下穿一件裙子,椅背上套一件大衿衫,顺领口插个竹笊篱,凸出的一面向外,贴一张纸画的女人脸,戴上耳坠,头脑用黑色丝帕绾个圆髻头,插上金银首饰,这样织女的像就扮成了。 据宋时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彩棚“内摆五色彩剪成的仙楼,刻牛郎、织女像及仙人等于其上,以乞巧。小儿则置笔砚纸墨于牵牛前,书日‘某乞聪明’;女孩则致针线箱笥于织女位前,书日‘某乞巧’。”这种乞巧活动盛行于宋代,近代农村,每年“乞巧节”,也有类似的活动。
耍七姑娘 在陕西关中广大农村,流传着一种“耍七姑娘”的风俗活动。就是在五色彩棚内的织女像前,献上各式各样的供品,有糕点、乞巧馍(花馍)、鲜果,以及专门为过节生下的“巧芽”。织女像前两旁,围坐盛装的众家姑娘,她们不时地烧香,做虔诚的祷告活动。这时,织女棚的外边,成群的男青年组成的锣鼓队,使劲地敲打。时间长了,若有一个姑娘,或因身体虚弱,或因受传统的观念而产生的幻觉,突然神志不清,发起抖来,哭笑不止,就认为是织女的魂灵下凡了。这时,“耍七姑娘”的活动进入高潮,众姑娘不断地向发抖的“七姑娘”焚香礼拜,“七姑娘”口吐类似织女的话,如说:
“众家姑娘仔细听,大姐二姐坐天宫, 五姐六姐走南北,苦命的七姐下凡来。 三姐四姐奔东西。苦命的七姐来这里。”
顿时,织女棚内外,人山人海,争相向“七姑娘”叩头礼拜,求卜吉凶。这样一直耍到天亮。这种传统的民俗活动,一直流传不衰,建国以后,很少有人搞这样的活动了。
比巧芽 农历六月初六日为“天贶节”,天贶就是天赐的意思。这天,有晒棉衣、晒书籍、晒毛料等风俗。有心的姑娘在这天晒上一碗豌豆,然后用井水泡上。放在既通风又不让太阳直射的地方。到了晚上,月上柳梢头的时候,把豌豆苗拿出来照一照。这样生出来的芽苗,既壮实又肥嫩,高达1~2尺,名为“巧芽”。 七夕,当天下午,姑娘们把自己精心炮制的“巧芽”,拿出示众。并在巧芽周围缠几道红丝线(或用红纸条)端端的置放在织女像的前边,作为节日珍贵的献礼。 最后,众姑娘围坐在织女像前,焚香,跪拜,行大礼。然后各人把自己的“巧芽”,挑出几根来,用花剪剪成一寸长的短节,投放在清水盆里,视巧芽所呈现的形状卜人的巧拙。若像一苗针、一条线、一朵花,就认为那位姑娘心灵手巧;若像一根椽、一条檩,就认为那位姑娘手笨、愚蠢。
接牛女泪、穿七孔针 “接牛女泪”的风俗始于唐代,以后各个朝代都继承,且多有人仿效而行之。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日夜,姑姑、媳妇将采来的七色鲜花,散放在水盆里。对空焚香祷拜。同时,将七色鲜花水盆放在庭院、天井或屋顶上,承接夜间露水洗头发,可以使头发乌黑而有光泽。 “穿七孔针”的风俗兴于唐代,至今陕西广大农村,仍有流传。七孔针形如篾子,有七孔(或二孔、三孔……不等),专为“乞巧”之用。现时七孔针失传了,多以绣花针代之。“乞巧节”一群姑娘坐在“乞巧棚”内,手执绣花针和彩色丝线,当场比赛绘绣本领。看谁的手儿巧、穿针快。谁家的绣花技术就是好。
看蜘蛛网·瓜田听诉 “看蜘蛛网”的风俗活动,起源于唐代。宋、明、清以至建国后,在陕西的农村中,仍可看到有这样的活动。是在“七夕”,捉一只蜘蛛放在小盒内。翌晨,观看其结网情形,以卜巧运。有的人家把蜘蛛放在葡萄架上或瓜果上,视其结网情况,予卜巧运。 “瓜田听诉”的风俗,始于唐代,在陕西的广大农村中仍在流传着。农历七月初七日的晚上,一群姑娘跑到村边的瓜田地里或葡萄树下。这时,夜阑人静,万籁无声。痴心的姑娘倾听着织女与牛郎的窃窃私语。
磨碗乞巧 流行于陕西省大荔县一带,在乞巧节时,人们用蒜辫编成一个仙女,脸部贴上纸,画出眉眼,让她坐在凳子上,脚下放鼓一面。当人用绳子牵动仙女双脚时,鼓就响了起来。与此同时,乞巧的姑娘、媳妇们每人手握两个小瓷碗不断地磨擦碗边。时间长了,看谁在磨碗的进行中打瞌睡,就被讥笑为笨人;看谁磨碗到最后,一直精神抖擞不打瞌睡,就被人们誉为“巧女”或“巧妇”。
灞桥赛巧会 赛巧会的风俗流传很久,但西安市灞桥区的赛巧会,做到了“推陈出新”,使节日风俗增添了时代的色彩。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改革迅速发展,妇女们的观念也有了新的变化,她们认识到“巧”是由自己的双手创造的,并非乞巧所赐。因此从1986年农历七月初七日起,将“乞巧节”改为“赛巧会”。会上展出了姑娘、媳妇们的针织、刺绣、编织等手工艺品、书画作品、科技成果等。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成果展览和比赛活动,通过评比,表彰奖励了一批巧姑娘和巧媳妇。
乞巧歌 七月七,乞巧节,梧桐开花香四野。 花儿开,树儿摆,快把七姐接下来。 七姐姐,下凡来,尺子剪刀都拿来。 尺子量,剪刀响,精心裁剪新式样。 我给七姐献蜜桃,七姐教我缝旗袍。 你给七姐献李子,七姐教你纳底子。 她给七姐献南瓜,七姐教她学绣花。 瓜桃梨儿枣,年年来乞巧; 谁个手艺高?明年七夕瞧!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