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娶、拜堂是婚嫁中最重要的一环,仪礼隆重,场面热闹,前后需经几天时问,礼俗最多,也最有情趣。
关中人迎亲用车或轿,新郎骑马,用车的一般备两辆大马车,前一辆坐迎亲的人和媒人,后一辆是新娘乘坐的彩车。车内铺有红毡,车上搭有席棚,上面用红布及大红彩花装饰。有的地方新郎不骑马,也坐在这辆车内。 用轿迎亲的,通常只备一乘花轿,供新娘乘坐,去时轿不能空着,轿里要坐个“押轿娃”。迎亲队伍由五至七人组成(搬嫁妆的、乐队和赶车的不计算在内),各有专司,其中有“下书人”(有些地方叫“押礼先生”)一人,由新郎的姐夫或同辈中懂仪礼、善言词的人担任,负责解决迎娶中的各种问题和递交邀请新娘全族人吃喜筵的“满家请贴”。迎亲娘子二至三人,由才貌出众、通仪礼、有子女、无身孕的少妇担任,负责为新娘梳妆和引导、陪伴新娘。在两辆车前有一个骑马的报子领头开路。迎亲的人数去单不去双,回来时加上新娘,便正好是双数。迎娶的前一天,临嫁的姑娘要上坟祭祖,吃“离娘饭”。在这天,男方也要派人到女方家去“祀先”。韩城一带旧时祀先要带祀先帖,并抬烫猪一口,油轮数座,以及香马、鞭炮等。“祀先”完毕,女方留下一半肉,其余退回。男方将送给女方的衣物、鞋袜及“梳仪”、“厨仪”、“酒仪”等钱当面交清,称“交面”。这一天女家以酒宴招待亲邻,称“上马筵席”。有的地方“祀先”在迎娶之日举行。 婚前一夜,结婚的男娃也要到祖坟烧纸祭祀,并要更换新衣,母亲为儿子戴礼帽,名日“升冠”。然后按辈份向长辈叩头。这就是古代男子成婚前所举行的“冠礼”。古时男子20而冠,女子15而笄,后因冠礼久废,民间虽有已冠未冠之说,但自明清以来已不再行此礼。近代陕西男子婚前“升冠”,女子婚前上头,这就是把古代的冠笄之礼与婚礼合并了,表示未婚为童子,已婚为成人。 迎亲者动身的迟早,按阴阳先生选定的新娘进门的时刻确定,大部分地方凌晨四点左右便备好轿子,到女方家吃一顿臊子面,太阳冒出地面时女方才发亲,认为太阳一出,各种妖魔自行消散,可一路平安。 关中东部有几个县,迎亲时要带一只红公鸡,名为“引魂鸡”,意为沿途给新娘子的魂魄引路,以免被妖魔摄去。还要再带宝剑一把,名为“斩妖剑”,作镇妖驱邪之用。关中西部地区,结婚时要给女方送二至四斤大肉,称“礼吊”,并要送猪前蹄一对。女方将“礼吊”留下,将猪前蹄退回。婚后第二天,新婚夫妇要携带双份挂面及猪的后蹄一对,同回女方娘家,女方家留下挂面,将猪后蹄退回,叫做“蹄蹄来,蹄蹄去”,意为今后永远往来。 在关中有些地方,迎娶的前一天,男方要给女家送“离娘馍”,离娘馍是用精粉蒸做的一种花馍,通常送24个,象征报答娘养女儿20多个春秋的恩德。这些花馍,寓有很深的民俗意义,例如二龙戏珠、喜鹊闹梅、龙凤呈祥等花样,喻男女喜结良缘;蝙蝠、桃子形的,喻新人多福多寿;亦有双鱼戏莲的,喻夫妻恩爱、早生贵子。此外还要专门给新娘做一对“奶头馍”,这种馍只有新娘才能享用,据说吃了此馍,将来生的孩子不缺奶水。出嫁那天,新娘子吃罢离娘馍,出门时,嘴里要噙一口馍,门槛内外各吐一半,寓意今后娘家婆家都有饭吃。据说门槛内吐的多了,娘家富,婆家穷;门槛外吐的多了,婆家富,娘家穷,这使新娘往往左右为难。 迎亲的车或轿出发前,男方的家长点燃一捆于谷草,在新娘要坐的车或轿周围绕一圈,名曰“燎轿”。骑马的“报子”先到女方门前,下马后鸣放鞭炮,以示迎亲的花轿到了。女方“执事人”及亲属到门口迎接,“下书人”手捧大红帖,双手交给女方执事人。新郎下车恭立,执事人奉酒三杯,新郎饮一杯,其余两杯奠地,名为“下马酒”。女方设宴招待迎亲宾客,此时新娘梳妆打扮、改换服饰。此日新娘头戴凤冠,身穿蟒袍,腰系玉带,下着彩裙,裙边缀有闪闪发光的小铃铛(多为租赁),脚穿绣花鞋。新娘上轿前,先到锅台前向灶神叩头,名为“辞灶”,再撒一双筷子,表示不再吃娘家饭,然后由胞兄背上轿,或由舅舅抱上轿,意为“不带娘家土”。上轿前,女方家长亦“燎轿如。新娘被抱上轿时,放声大哭,名为“哭轿”。建国前,华县有这样一首《哭轿歌》:前年订婚刀割肉,今日出嫁火烧心。 这根铁锁谁制造?紧紧锁我身。 哭声很凄惨,道出了封建包办婚姻的辛酸。现在结婚时尽管新娘也有哭的,但《哭嫁歌》却已发生了质的变化,表达的是喜庆中的惜别之情,如:爹妈从小养我大,今日就要去出嫁。丢下弟弟和妹妹,谁煮茶饭孝爹妈。 哭得情真意切,听了使人动心。 送亲者为男方迎亲人数的一倍,必为双数,其中有送亲娘子二至三人,由新娘的姑姑、姨姨或嫂嫂担任,如果坐车,送亲娘子则与新娘及迎亲娘子同坐一车。女方亦备车两辆,一车坐人,一车送饭(为新人婚后第二天准备的饭食),同去的还有新娘的两个小弟弟,手拿红包袱,一个包袱包着装有钥匙、镜子、梳子、篦子等梳妆用品的红漆木匣子,另一个包袱包着一个红釉瓷的尿盆子,另外还要带一个绣花门帘,女方父母一般不送亲,只送至村口,称“送路”。 新娘的陪房,有些地方在结婚前一日,男方就要派人搬回。搬陪房时,需带上四样小礼。在高陵县一带,还要带去“开脸饭”,包括一对黑色小瓷碗(女方打成碎片,开脸时刮脸用),三尺布(擦脸用),一席饭和十个桢子馍。女方也要回赠四样小礼品。有些地方的嫁妆则于结婚的那天,随同新娘一起送往男家。陪房包括箱子、衣服、被褥以及桌上的陈设品。凡是贵重的东西,都锁在箱子里,用食盒抬着。其他物品放在桌子上,四角用红布包裹。搬陪房讲究一次搬完,并要在举行婚礼前把所有陪送的东西摆好。陪房越多,越显得娘家大方和富有,同时陪房的多少,也决定新娘在婆家的地位。因此富户人家的陪房讲究六抬、八抬、十抬,甚至二十抬的都有。有些地方无论几抬都可以,但却忌八抬,认为人死了才是八个人抬着去人葬的,故认为不吉。 一切准备停当,新娘的花轿在鞭炮声和唢呐声中起行。轿前是乐队和迎亲的队伍,轿后是“搬陪房的和送亲的队伍。轿的最前面有骑马的“报子”开路,并有一人手捧红色纸花沿途抛撒,如遇岔道、桥梁、庙宇、水井,须鸣放鞭炮惊禳,并用红纸压地,迷信的说法认为这样可使妖邪回避,确保一路平安。途中若是两家新娘的花轿相遇,称为“撞亲”,被认为是“晦气”,双方的花轿必须停下,各自的迎亲娘子拿出新娘的手帕或袜带互相交换,以示互不干扰,各自平安。若遇“丧轿”(棺罩),就要遮红毡、鸣鞭炮,改道前行。在韩城农村,花轿距男方村口将近一里路时,“报子”要飞马先回,报知花轿快要进村了,男方派一“拉花童”,手拿一枝荆棘,上系几绺红布,前往迎接。途中将写着“一路平安”、“喜结良缘”的“路帖”贴在墙头和树上。拉花童与花轿相遇后,用荆棘将周围打三下,把荆棘枝扔掉,也有把荆棘枝拿回家,放到新娘屋顶上的。然后拉花童走到花轿前面,边走边放炮,从原路将花轿接至门前。花轿进村后,遇到碾子、磨盘、水井等,也要以红纸遮盖,表示镇邪。 花轿抬到男家,按指定的方向停轿,如果坐的是马车,就把马卸套牵走,将车辕架在一条长凳上,迎女客、送女客和提包袱的小孩先下车,只留新娘暂坐车中,等待举行迎车礼后才下车,此刻鞭炮绕着新娘的车或轿鸣放,把几个大一些的炮点燃,扔到空中,让它发出嘣嘣巨响。在耀县、韩城、礼泉及其他许多县的农村,花轿停下后,都有“燎轿”的习俗,有的拿着火把在轿子周围绕一圈,有的绕三圈,意在驱走凶神恶煞。在高陵县农村,新娘下轿前,婆母要拿个红包袱在轿前一撩,不说话,拿回去放在新娘被子底下,再放一块麦面,拜完堂要让新娘在上面坐一会儿。俗讲为“发家”。而在韩城县一些地方,此时婆母则立即奔人洞房,点上灯,在炕上放个木墩子,或抱一下枕头,表示抱孙子,然后到灶房上香,灶里点一撮干草,拉两下风箱,谚云“烧火抱墩子,明年添孙子”。与此同时,轿前则有一男长者,身披红布,一手拿着一个烧红的铧尖,一手端着一碗香醋,绕轿或车顺转三圈,倒转三圈,一边走,一边往铧尖上洒醋,铧尖不断发出刺溜刺溜的声音,周围散发出一股呛鼻的醋香味,这叫“打醋坛”。在户县一带,举行打醋坛仪式时,还要念一段打醋坛词: 车到门前打醋坛,逢凶化吉保平安;一打醋坛告天地,大吉大利人心喜; 二打醋坛驱邪气,吉星高照凶煞避;三打醋坛太公到,百无禁忌事事好; 四打醋坛成双对,才子佳人鸾凤配;五打醋坛结良缘,福寿双全度百年; 六打醋坛清雾扬,全家老小保安康;七打醋坛喜心怀,五福临门自天来; 八打醋坛合家欢,光明九洲日月圆;打醋坛,打醋坛,打罢醋坛人心欢。 新媳妇,赛天仙,快快下轿踏红毡。 民间传说姜子牙是醋坛神,打醋坛就是请姜子牙临坛保护,意为“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可驱邪避恶。新娘下轿前,男方有两个男孩,手拿火棍,绕轿相对跑两圈,俗叫“跑狗”。新娘的小弟弟或侄儿二人,挡住轿门,男方给几个红封,挡轿门的离开。有一艳妆少妇来轿前启帘,接出新娘,交给她一个柽子抱在怀里,上面系着剪刀、尺子和镜子。“柽子”是织布时卷线用的轴芯,谐音“圣旨”,据说此俗始于唐代,女皇武则天为了提高妇女地位,准许平民百姓结婚时穿戴凤冠霞帔。新娘怀抱柽子,就表示此日穿诰命妇人服装是奉了旨的,无人问罪。也有人说新娘抱上柽子,意味着是奉了皇帝的圣旨完婚的,妖魔鬼怪就不敢来纠缠打扰。新娘下轿,脚不能沾土,在伴娘的搀扶下,踩着毛毡或芦席进门,这就是所谓“新人离娘不沾土,来到婆家毡(席)上走”的旧俗。新妇走过的毡或席,又迅速传到前面铺在地上,谓之“传毡”或“传席”。此俗唐代已有,自居易《长庆集·和春深》“何处春深好,春深嫁女家……青衣传毡褥,锦绣一条斜”即指此。新娘踏着毡,在前面走着,后面有人提着斗,内装着麦草、豌豆、红枣、核桃、麻钱和麸皮,边走边撤,让儿童抢拾,叫做“刘海撒金钱”,口中唱着撒草料歌: 一撒麸子二撒料,三撒媳妇下了轿;四撒金子五撒银,六撒媳妇进了门; 七撒核桃八撒枣,九撒夫妻百年好;十撒一把满堂红,日月长存家道升; 撒撒撒,撒进门,拜天拜地拜高堂。 据说撒草料之俗始于汉代,是为了镇压“三煞”之神,使新人安全,人财两旺。新娘进门时,由婆母或嫂嫂递给钱物或首饰,叫做“进门带财”,以兆日后生活富裕。新娘始终要走在毛毡或芦席上,一直到拜天地处为止。 “天地桌”一般设在院子当中,也有设在堂屋的,桌上摆供品,设祖宗牌位,用红布桌罩围着,桌上放一碗水,水中游着一对用棉花做的鸳鸯,有的地方还供钟馗像,民间传说钟馗是镇鬼之神,挂他的像可以驱走妖邪,遍布吉祥。拜天地时,点燃香烛,鞭炮和鼓乐齐鸣,新郎新娘按照男左女右的惯例,并排站在祖先牌位前,有的地方认为新娘刚进门,是客体,应站在上方。站好后,在唱礼人的指挥下,向天地三拜,向祖先三拜,向父母三拜(磕头),然后双方互相一拜(作揖)。拜毕,新郎在前引新娘入洞房,经过土地堂时,厨师手持擀面杖。上穿两个馒头,挑去新娘盖头。有些地方则是新娘入洞房后,在饮交杯酒之前,由新郎亲自揭盖头。人洞房时婆婆手持一长擀面杖,隔窗将新妇眼罩挑去,新郎则抢先脱鞋上炕,用脚踩炕的四方,新娘走近炕边时,新郎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一条腿迅速从新娘头上扫过,关中方言叫“翘尿骚”。认为这样做了,日后就能压服新娘。这一习俗反映了男尊女卑的思想。陪送的人如果机敏,就想法让新娘躲过。有些地方是新娘、新郎抢洞房,看谁先进去踩炕角,就意味着谁厉害,但新娘刚过门,不愿担“厉害”的恶名,往往让新郎踩炕角。在长武一带,拜完天地后,则由新婚夫妇共抬一斗,内装糜子,上置剪刀、尺子等物,脚踏红毡,在伴娘的搀扶下步人洞房,以象征生活中互相帮助、百年合好。 在华县农村,新娘进洞房时还有唱赞礼的习俗。新郎揭去新娘的盖头,由迎亲娘子带领向洞房走去。迎亲娘子要思维敏捷,即兴编词,例如经过厨房时,看见预先扣在锅背上的瓷盆,就要高唱:“媳妇见盆,骡马成群”。新娘拿起铁勺在锅里搅一下,迎亲娘子要高唱,媳妇搅锅,越搅越多。”新娘入洞房,看热闹的人推开窗子向里面撂一片瓷瓦,迎亲娘子高唱“隔窗撂瓷瓦,明年生胖娃。”看热闹的人抢炕上的核桃、红枣时,又要唱道:“七个核桃八个枣,两口子不准恼,白天恼,晚上好。”当新郎新娘拜谢帮忙的亲友时,则由司礼人高唱:“老外家(当地方言,指外婆家)、小外家,姑姑姨姨亲戚家,新人给你们行礼哩!”‘新人向大家磕四个头。司礼人又要唱:“挑水的、挑炭的、烧火的、擀面的、剥葱的、砸蒜的,切菜的、剁馅的、掌勺的、端饭的、安桌的、铺毡的、倒茶的、敬烟的、打杂的、扫院的、提着笼笼胡转的,新人给你们行礼哩!”新人再磕四个头。在赞礼声中,增添了喜庆气氛。 新娘进入洞房,把柽子放在炕头,上炕后,面向喜神所在的方向而坐。墙壁贴有:“喜神在此”的红纸条。在宝鸡一带,新娘上炕后,有一中年妇女,手拿一小木匣,内装核桃和红枣各12枚,闰年则为13枚,绕着新娘头、身摇动,叫“摇核桃”,边念边摇:双双核桃双双枣,生下娃娃满院跑。 韩城县则是婆母从窗户中扔些核桃大枣,让小孩去抢,认为抢的孩子越多越好。 在澄城县一带,新娘上炕后,还有个“拍扫帚”的仪式。由一位男宾相手拿一把用红头绳系着一对石榴的扫帚,一边拍、一边念:拍拍拍,弹弹弹,乡亲听我把歌念。红头绳、绿手帕,明年生个胖娃娃。扎扎角,红头绳,满院跑的蹬蹬蹬。拍一拍,生一百,弹一弹,生一万。 不拍咧,不弹咧,生下两个就算咧。 民间以此祝愿新婚夫妇早得贵子。 拍扫帚仪式结束后,还要举行一个为婚礼助兴的化装游戏。游戏开始,由一个宾相化装成“老姑”,包着头帕,穿着大袄,背上背着“钱褡子”,内装笊篱、生葱、白花馍,手拿擀面杖。一对新人跟着老姑从方桌、板凳搭成的“木桥”上走过,再象征性地表演涉水、踩躐石、过河湾到娘家去。一路上老姑插科打诨,逗人发笑。游戏一阵后,老姑拿出白馍、生葱,三人分食。回到婆家后,她又引新媳妇到厨房上锅灶,表演和面、揉面、擀面、切面、下面、捞面、给公公婆婆端面等动作,以显示新媳妇是一个巧妇。整个游戏宛如一出民间小喜剧,十分幽默风趣。 新娘被迎进洞房,一般都要重新梳洗打扮,但镜子、梳子、衣服等还在箱子里锁着,这些东西要由新郎取给,可箱子上的钥匙却在“押车娃”(新娘的小弟弟)手中,新郎要取得钥匙,就得拿钱去同押车娃交换。押车娃一次次提高价码,新郎也只得一次次陪笑添钱,直到把钥匙要到手为止。此日娘家人还要来“扯炕门”(将炕门上糊着的红纸撕掉)、钉门帘、挂竹水、开镜面(把镜子上糊的红纸撕掉),做好这些事,男方都要给红礼封。俗云:“花轿到门前,还得个老驴钱”,即指此。 有的地方先“上头”后拜堂,但大多数地方是先拜堂后上头。新娘上炕后,按照婚单上规定的时辰,由男方请的“全命”妇人为新娘梳妆打扮,改辫子为纂纂,梳在脑后,表示少女已变成了少妇。在扶风县一带,上头后由一女长者带新娘去宗祠叩拜,告知祖先家中添了人口。 喝“交杯酒”,一般在晌午新人进入洞房后举行,通常是由司礼人给新郎、新娘各递一杯酒,两人都饮半杯,然后两人互相把酒杯换过,各自饮尽对方剩下的半杯。这就是古代婚礼分瓢而饮的遗俗,称为“合卺”。在岐山县和武功县农村,饮过交杯酒,还要给两位新人吃“粉汤丸子”,粉条要长,丸子是生的,取意长生孩子。而在耀县一带,“交杯酒”则在迎娶日的黄昏时分举行,院子里摆一张方桌,上面放着酒和菜。喝“交杯酒”时,新人要向四方参拜,有围观者戏谑取笑,气氛相当活跃,有时在场的人即兴编些顺口溜,逗得新娘也忍不住发笑。常听到的有这样一些: 拜南方,水漂船,两口子成亲没作难;拜北方,壬癸水,两口子睡觉嘴对嘴; 拜西方,洒黄金,两口子过活一条心。北山核桃南山枣,女婿好比杨宗保; 绿头萝卜白头葱,新娘好比穆桂英。 宴客结束后,女方来宾与媒人重新坐席,双方家长及新郎新娘向媒人敬酒致谢,将订婚时互换的庚贴各自收回,表示“六礼”告成。 娘家人离开男方回家前,娘家长辈妇女要向婆家女家长“交人”,也就是讲几句诸如女儿年轻不懂事,请婆家多指教、多关照之类的客气话。然后当面商定请女婿回门的日期。由娘家决定是大请还是小请。大请要择吉日,大摆筵席,邀请宾朋亲友祝贺;小请即约定第二天或第三天请女婿拜见娘家户族亲属。 关中各地新婚之夜,洞房里普遍有点“长明灯”的习俗。“长明”与“长命”谐音,以期长命百岁、白头偕老。灯放在一个桶里,由日落时点起,直至次日太阳冒出地面才能熄灭,即使现代有了电灯,亦是如此。 在韩城县一带,新婚第二天早晨,新郎新娘拜过祖宗,要给诸长辈及亲戚行礼,谓之“认大小”。接着新娘的兄或弟来送油(一瓶头油),过去送油时担上“担盒”,商定“叫十天”(10日后叫新娘回娘家)的日期。担盒里若放蒸食100个,示意乘牲口来叫;若为200个,示意乘轿来叫。男方要按头一天送亲的人数,每人回赠“油轮”一座。建国后,担盒、油轮不时兴了,改为提皮包,象征性地送几对馍。 早饭后,新娘拿上烟袋,由姑或嫂带领,拜见本族长辈和邻里,俗称“认人”。出门前,新郎坐在炕沿上,新娘给新郎腰间系条长手巾,名为“长命巾”,边系边念:“左边三匝,右边三匝,把这花花头,别在哪哒?”新郎指指位置说:“就别在这哒,叫我妈看呀!”二人同走进母亲卧室,看毕,返回洞房,将手巾解下,双双出门。每到一家,由姑嫂介绍户主的辈份和称呼,凡是长辈,新娘都要行礼,并装烟点火,表示尊敬。长辈要赐赠“装烟钱”。拜完回家时,村人要耍新娘,让新娘走架起的梯子,谓之“过天桥”;或让新娘前边跑,新郎后面追,谓之“狗撵兔”;或让新郎背着新娘回家,谓之“张公背张婆”。 在关中渭北一些农村,娶媳妇的次日上午,新媳妇有人厨擀面之俗,主要是检验一下新媳妇的做饭技术,俗称“考媳妇”。客人人席后,新娘子人厨洗手擀面。乡朋亲友站在一旁围观,平辈的姑嫂弟妹和新娘嘻笑耍闹,故意在面上给她洒盐或玉米糁子之类,有的把擀好的面又揉在一起,叫她重新擀,用种种法子难为她,新娘子如果擀面的技术很娴熟,就会排除这些困难,把面擀得又长又细。人们哄闹一番后,共同品尝新娘擀的面。客人们一边吃面,一边还要说个四言八旬,赞扬新娘擀面的技艺。比如: 树上喜鹊叫喳喳,新娘入厨做茶饭,擀的面儿细又薄,下在锅里莲花转, 盛在碗里摆牡丹,挑上筷子打秋千,吃在肚里缠线线。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