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送之礼,自古有之,今亦有之。陕西人历来注重仪礼,举手投足皆依礼而动,有礼可循,世代传承,相沿成习。 对远道而来的亲友,古代要迎送至十里长亭或码头渡口,并备有酒食、茶点,以示欢迎;对近处常见面的亲友,迎送至大门外或村边路口即可。迎宾入门,要行宾主之礼,首先互相寒喧问候,然后拱手作揖三次,使之前行。到阶到,再彼此谦让三次,才升阶人座。《礼记·乡饮酒义》:“主人拜迎宾于庠(乡学)门之外,入,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表示谦让及尊重对方。现代民间交际中,已废除拱手礼,多以握手或鞠躬为见面或告别时的大礼,但仍要互相谦让,使对方走在前面。 现代迎送远道而来的宾客,大多迎送至车站、机场或码头,并在宾客尚未到达之前,就要事先为客人安排好食宿,使其有个舒适的休息环境。客人若是为公务而来,一般在宾馆或招待所居住,要事先帮助预订房间;客人若是久别重逢的老友,又是专为探亲访友或度假旅游等私事而来的,一般下榻在主人家中,以便西窗剪烛,畅叙离情别愫,主人要事先为客人安排好床铺。古人说的“扫榻以待”,就说的是已准备好了床榻,欢迎宾客来住宿。 到车站或机场迎接宾客,首先要掌握客人乘坐的车次、到站时间和车厢号码。主人要提前十分钟到达车站,买好站台票,直接到宾客乘坐的车厢前迎接,并主动帮助搬运行李,将客人直接送往住处休息。若备有专车接送,要把客人安排在靠近车窗的位置,并尽量减慢车辆行驶速度,以便让客人浏览沿途市容。 设宴款待远道而来的宾客,谓之“接风”或“洗尘”,此俗起源甚早,至晚在唐宋时已有。清翟灏《通俗编·仪节》:“凡公私值远人初至,或设饮,或馈物,谓之洗尘。”有的在客人到达的当日举行,有的让客人先休息,以恢复旅途疲劳,隔日再设宴待客。宴会的规格视宾主之间的关系亲疏而定。对有身份的尊贵客人,主人还要发帖邀请当地名流前来作陪,以示隆重欢迎。此俗至今仍然流行。 客人临走时要向主人告别,称“辞别”或“辞东”。在客人临上路前,主家要以酒食送行,表示惜别和祝福,称“饯行”或“饯别”。所谓饯行,就是古代的祖饯,这种习俗起于何时,已难考定,但魏晋南北朝时期,祖饯之俗已相当盛行,《昭明文选》中就收有不少祖饯诗。唐代杜甫就有“仓皇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的诗句。祖饯的主要用意是以酒祭祀路神,祈求保佑亲友一路平安。后来逐渐淡化了祭祀路神的活动,至今演变为只设宴送别远行的亲友,不再举行祭祀仪式了。 古代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送别远行的宾客,一般要送至长亭,古时长安送客大多送至灞桥,并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此俗始于汉朝,唐时最盛,据说唐代灞桥两岸遍植杨柳,每当春日,柳絮如雪花一样随风飘飞。灞桥边设有驿站,人们往往在这里折柳送别。唐人咏灞柳的诗不少,广为流传的有戴叔伦的《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识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离别赠柳,其含义有三个方面:一是“柳”与“留”谐音,折柳送友,含有挽留之意;二是柳条纤细如丝,柔软如棉,用柳赠友,表示朋友之间情意绵绵,永不相忘;三是柳树容易生长,柳枝繁盛茂密,以柳赠友,就象征着自己的朋友不论走到那里,也不管环境多么艰苦,都能够生根成材,有所作为。宾主分手时,要互道一声“珍重”,或说一句“后会有期”。也有洒泪而别的,以示情深义重,不忍离别,以致伤心动情,肝肠欲断。客人踏上了旅途,送行者还要站在那里,要等到看不到远行者的背影时才能转身向回走,以表示难舍难分的眷恋之情。 现在送别亲友,没有折柳赠别的习俗了,但要合影留念,或互相题写临别赠言,劝勉对方奋发向上。有些乡村仍保留着向远行者馈赠鸡蛋的习俗。一般赠送八个或十个煮熟的鸡蛋,名日“赠元宝”,“八”与“发”音相近,暗含发财致富之意;“十”为整数,寓有十全十美之意。送客远行,要送至车站或机场,宾主双方都要说些客套的言辞,客人说“谢谢厚待”、“讨扰了”;主人说“请恕招待不周”、“欢迎下次再来”。客人劝主人勿远送,要说“请留步”;主人要说“一路顺风”或“一路平安”。最后双方都要挥手致意,并郑重地说声“再见”。客人登车后,主人要等车走远了才能转回,以示留恋不舍之意。这些习俗,至今广为流传。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