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宝鸡人视父母之葬礼为最后一次尽孝,莫不竭尽全力,恪守古礼,厚殓迟葬,隆重出殡。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倡导殡葬改革,不少旧俗得以革除,丧葬较为简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旧俗又有抬头,特别是对老人丧葬甚为铺张,演电影、叫乐班已成风气,认为不这样做便是对父母不孝。传统丧葬习俗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治丧 报丧。老人去世后,要寝丧于卧床,置屋之正中,报之亡者舅家或娘家人,言明亡故情况,商定丧葬事宜。并请阴阳先生含殓,测定殡葬日期,写出“七单”,布设灵堂,焚香告土,还要在本宅门前竖门牌讣告亲友,通报死者的生卒时间及其儿孙姓名,告知安葬日期。另外还要到亲戚家报丧。有的门前还竖杆挂纸,以示家有重丧。挂纸是用纸条作成圆筒型,高二丈余,直径约二尺五寸,谓之“望乡台”,是传递噩耗之标记。除此之外,还有“告土”、“点穴”、“推煞”、“出殃”等活动。 吊唁。老人亡故次日下午或傍晚,亲友及邻居前往吊唁。他们有的送烧纸,有的送挽联或挽帐,均须在灵堂上香叩拜,至亲晚辈还要嚎哭,有的还夹杂着痛悼之词,以表悲哀之情。孝子烧香焚纸,每天如此。 入殓。入殓有小殓和大殓之分。小殓就是给死者穿寿衣。在这之前,先要给死者净面、洗身和剃头(女的梳理头发),并给口里放入一二粒金属钱币。解放前寿衣的数量及质量相当悬殊,富者多至几身,贫者少得可怜。解放后,普遍是三五身,白衬衣、外套绸缎罩衣,其款式男多为棉袍马褂,女为大褂绣裙,男戴衬帽,女顶丝帕。大殓就是将死者安放棺木内,一般于开丧3天内举行。把死者放在盛有垫炉灰、铺棉褥的棺木内,死者头枕灰包,足登3块大曲,四周以松柏、灰包而嵌固,在死者的袖中放一把扇子和一撮面粉,面部盖张纸,身盖大红衾。经死者舅家(男)或娘家(女)验视,方可盖棺封口。 (二)殡葬 礼祭。安葬先天傍晚,亲戚、本家都要献供礼祭,供品为面制大糕,一般为6个或12个,有的还敬献炸面花,以表对死者灵魂饯行。礼祭之时,乐班伴奏哀乐甚为庄严。其后,族人及邻里聚集灵前,为其通宵暖丧,主人以客款待。其间还要升棺3次,意为死者之灵步步升天。 安葬。是日晨,众孝子烧纸举哀后,亲戚、族人举铭旌和花圈之类奠物导前,鼓乐其后,众孝子身着孝服、腰系麻绳和纸、头戴麻冠,一手扶灵车,一手拄柳棍,涕哭缓行。女孝子在灵柩后扶灵布哭而跟之,长子头顶陶盆,于村外第一个十字路摔碎,其妻打土于道旁。灵柩行之墓前下棺后,阴阳先生用罗盘吊正方位,由长子抹净棺木,将众孝子麻冠及铭旌盖于棺上,放置大葱酵罐于墓穴角,上香点烛,摆好陪葬的童男童女(纸扎),供上水果、茶具和烟袋等物,再点火封口,全土起冢。后将柳棍及花圈插于冢脊,烧纸哭祭而归。丧葬后头3天每日傍晚,儿孙手拿坑把(方言音“怕”)去坟地为其亲人“打怕怕”,口念:“打、打、打坑把,狼来鬼来不怕它”。边念边打,绕坟而转,意在为其作伴壮胆。 (三)居丧 七期。人亡后3年内要行九礼,而七期是其中6个礼节,每7天为一期,共7期,亲戚与家人这天要举行祭奠活动。一般“头七”、“三七”和“五七”、“七七”(俗称“尽七”),亲戚与家人共祭,而“二七”、“四七”、“六七”为“空七”,除家里人到坟地烧香焚纸祭奠外,亲戚不祭。七期之内,若逢七日叫“犯重七”,就要推后一天改祭。到一百天时,又是一个祭日,俗称“百日”。 周年。人死后要作3个周年,一般3周年除孝,纪念活动隆重,族人亲戚都要献礼纸花之类,以示哀思。中午到坟地祭奠后换去孝服。至此,整个丧礼方告结束。 禁忌。居丧期间,不参加娱乐活动,不行喜事,不得穿红挂绿;第一年春节,大门不贴对联,第二年贴蓝对联,第三年贴黄对联,以示哀悼。 宝鸡不少地方有“外丧不许进村”的忌讳。因病或其它原因死在外面的人,其丧不能运回家中安放,而要在外面搭一灵棚停尸。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