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轿子古称“肩舆”,古时县令出巡,常坐四抬大轿。清代后期,民间富户亦以轿代步,平川地区乘轿者与日俱增,出现抬轿行业。城固县西关、汉中东门桥等地有个体私营“轿铺”,专门出租各种轿子。抬轿者多是穷苦汉子。若遇婚丧大事及地位显赫的人租轿,轿夫的服饰很有讲究,一般穿蓝布红边背心,青布长裤打裹腿,脚登麻板鞋。但寻常人坐轿,则着随便服饰。此俗解放后已无。 搬运 未通公路时,运输物品肩挑背负,尤其山区坡高路险,搬运东西极不方便。有专以搬运重物为业者,人称“抬脚的”、“脚夫”,或为达官贵人抬轿、抬滑竿,或为老百姓抬嫁妆、抬丧。有时物体过大,挡住了后面人的视线,抬前面的人就要不断向后边人报告路况,形成一种固定音调和专用俗语,人称“报路歌”,可以调整步伐,鼓舞干劲,类似“装卸号子”、“搬运号子”。歌词诙谐,句式较短。有的则用背架、背篓装运,巴山区称“背二哥”、“背老二”。随着公路建设,专业抬脚及背运者已逐渐消失,但一些边远山区不通公路之处仍为肩挑背负。 踩桥 昔日修成新桥,未举行“踩桥”仪式之前,任何人不能通过。选择吉日,通知附近乡村的群众集会庆祝。正午时摆好三牲醴酒,燃起香蜡祭桥,选当地最老之人或有名望者身披红绫上桥缓行,边走边说吉祥话。同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此日若遇到中举士子、上任新官及娶亲花轿从桥上通过,视为喜事。也可邀请乡宦乡贤或文士名流代为踩桥,象征“贵人”与“文曲星”光临,期盼新桥长命永固。此俗今无,代之以新桥通车典礼。 手杖 山区之人出门远行,多持一木棍助行,亦可打狗、惊走蛇蝎,免得误踏伤人。木棍用完即扔;老年人亦以手杖助步,手杖或竹或木,以留坝县的花木手杖最为名贵。杖头有圆雕、浮雕、明暗雕,或龙或凤,因势造形,布局巧妙相宜,为极富装饰性的工艺品。 滑竿 民国以前汉中城乡富户及官绅多以滑竿代步。滑竿用竹竿、竹蔑条编成,宽二尺许,长不盈丈,很象现在的担架。上面固定竹椅(或坐椅、或躺椅),撑起挡雨遮阳的蓬伞。坐卧随心,闪闪悠悠,仿佛睡在悬空的大摇篮里。达官显贵、富豪财主出门,宁弃车马不舍滑竿。解放后无。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