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巴山“锣鼓草” “锣鼓草”是一种将劳作和说唱融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因多在秧田和苞谷地薅草时演唱,唱段间歇按固定节奏伴以锣鼓,故名“锣鼓草”,俗称打锣鼓草或薅锣鼓草。 打锣鼓草时有的只歌师一人挎鼓提锣,一手握锤,自敲自唱,大伙边劳作,边帮腔的形式;有的由歌师、押仪二三人组成,歌师立于阵后,手擎大锣,将大锣套在左肩的锄把上,小马锣用绳带系于右胯。待薅草人依地形排开后,歌师按着节拍敲起开场锣鼓。唱词有正本,有即兴创作。正本共有三个曲谱:《老牛搔痒》、《麻雀闹林》和《野鸡林》。多唱薅草山歌,也唱喊出调和山野小曲,如《十二月望郎歌》、《站花墙》、《闹五更》、《十八摸》等,曲调旋律平稳,节奏自由,一般为敲一段锣鼓,唱一段词。旧时,先要举行简单的礼仪请歌神(锣鼓草的创始人被尊为歌神)。请歌神的歌叫《立午门》,即:“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壬癸水,北方庚辛金,中央戊己土。”请罢歌神才入正题。歌师使用锣鼓和歌词指挥薅草队伍开展竞赛。劳动的节奏快慢,随着锣鼓和歌声的节奏快慢而变化,有疾有缓,使单调的劳作变得轻松活泼,富有情趣。歌师是脱产的民间自乐班成员,吃喝由各家轮流管待。这种锣鼓草,一般在山区农忙季节才打,特别是在薅草、采茶、养蚕、插秧等农活打架时就非打不可。 秦巴报路歌 安康山道崎岖,运输全靠人力,重物搬运则需数人共同负重前行,为了行路安全,首尾有个照应,千百年来流传着一种“报路歌”。 每次外出搬运,都要推选一精明善言、力气大的人做“背头”领队。“背头”在前头边走边观察,及时向后面报告路况,后头的及时应答,遇到急转弯时,前报:“路遇铁拐李!”后应:“脚稳心莫急!”上陡坡时,前报:“步步高哟!”后应:“撵劲攀嘛!”“前是弓啊!”“后是箭哟!”“脚踏稳哟!”“腿不软哟!”下坡时,前报:“阳阳坡”,后应:“慢慢梭!”过沟或路上有水坑时,前报:“一路花滩!”后应:“两脚叉开!”过桥时,前报:“两边虚空!”后应:“端走当中!”等。一报一答,风趣幽默,既统一了步调,保证了安全,又能调节情绪,缓解疲劳。 守号与狩猎 每当入秋,苞谷挂须,豆类结荚之时,安康山区家家户户都要在田间地头用茅草搭盖“人”字形的棚子,即“号棚”,守护即将成熟的庄稼,即“守号”。号棚以竹木条支架,茅草苫盖,竹篱树枝为门,只住一人,自做自吃,昼夜守护。夜里除在号棚前烧一大堆篝火外,还要不时地吼唱有韵无调的山歌号子,或吆喝,敲梆子,吹竹号,放土枪,以惊吓驱赶害兽。 “狩猎”即打猎,是冬农闲时节山民喜欢的活动,狩猎人数多寡、打猎方式等针对不同的猎物有不同的讲究,打獾子之类的小动物,带上猎狗,有一两个人即可。有时可以不动枪,靠猎狗去捕捉。打麂子人数较多,俗称“打麂子,一台戏”,猎人常四面呐喊,使麂子四面受惊,奔跑到疲累不堪时才打。 猎野猪要人多。“打野猪,一口气”,进山先寻脚迹,由经验丰富的猎手指挥,由枪法最好的人坐交(即守候在野兽必经之地),找准“交口”(即野兽必经之地),再由力气好的青年人担任“撵山子”(撵仗),分路带着猎狗,拿着竹竿或木棒、弯刀,从三个方向驱赶,嘴里不时吆喝或吼叫着有韵无调的“撵山号子”,磕打着竹竿,猎狗吠叫,打草惊蛇,把猎物往“交口”上赶。打死野猪的猎手,从猪脖子上先扯一撮毛用火烧掉,再扯几根粘上血贴在火枪的点火处,意在祭枪和山神。装上火药朝天放一枪,通知大家前来分享胜利果实。 猎人打到的猎物,特别是大的猎物按猎户传统规矩分配,“上山打猎,来者有份”。开枪击中者优先,得猎物头,再将尾巴使劲往前扯,扯到哪里就从哪里砍下来;猎狗豢养者得蹄腿;其余部分由全体撵仗者平均分配,无论认识与否,只要跟上跑了一趟,甚至连赶来看热闹的目击者也可分得一份。即使无法带走,也要请吃喝一顿,若不从,反会惹得主人不悦。吃后忌讳人们说:“谢谢”、“吃够了!”吃罢就走,或对猎人说:“没吃好,下次打到了又来吃。”这样,猎人听了才高兴。 栽秧酒 安康水田面积较大的地区每年“小满”前后的插秧时节,家家户户都备办酒席,喝栽秧酒,又谓之“秧门酒”。此俗流传已久。“栽秧酒,家家有”,其隆重和酒席的丰盛程度,如同过年一般。让前来帮工的人们在劳作之后尽情美餐一顿。或付工资或互相换工,请来秧把式,先下田扯线,不用拉绳,横竖成行,其余的帮工各占赛口,各显技艺,各尽其能,你追我赶,互争先后。讲究的大户人家,还请来歌手乐手在田坎上敲锣打鼓,唱秧歌以助兴。干一个早上后,主家便把饭食送到田间,谓之“打点”。一般都是鸡蛋、甜酒、元宵、蒸馍、粽子之类,一天要打四五次点。收工之后,便是酒宴,大席大菜,猜拳行令,一醉方休。富者借此机会请来邻里和亲朋亲友,多数家庭还特意把嫁出去的姑娘接回娘家,共饮“栽秧酒”。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