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 头饰 安康山区无论男女,一般没有戴帽子的习惯,山区多以白布长帕包头,其俗与川北极为相近。秦岭山区多以白毛巾包头,其俗与关中极为相近。平川地区成年男子,尤其是年龄稍长者,也喜欢用布帕包头,颜色多为黑色。殷实人家的中年以上妇女,多以黑色丝帕缠头,一般家庭妇女为黑布或蓝布,年青妇女不缠头。头帕缠法考究,样式美观,技术精巧,有“双龙绞柱”、“单凤朝阳”、“天女拜佛”、“寿星献桃”等,在逢集或庙会等节日盛会上,大有头帕缠法比美的气氛;人们只看头帕的颜色、式样、缠法,便可知男女和其心灵手巧。无论男女,头帕的长度要足丈足尺,取其“满十”,宽一尺二寸,意为“全年走运”、“月月见喜”。平川地区平民所戴的帽子,主要是瓜皮帽、毡帽等。草帽和斗笠是外出活动或干活时必备之物。草帽系用麦秸先编成长条细辫,然后用线一圈一圈缝制而成,主要用于夏天遮阳;斗笠是用竹篾编成双层、尖项、宽檐的网格状,中间夹几层箬叶或笋叶制成,或用竹蔑编成骨架两面覆以绵纸再涂上桐油,用来遮雨。 旧时,殷实人家的已婚妇女时兴戴耳环,头发插签子、别簪子,手戴戒指和手镯,少妇戴珠花。建国初期,头饰一度绝迹。改革开放以后,又兴起头饰,饰金戴银,其俗比旧时更盛更为普遍。 上衣 建国前,安康大多平民,多穿用家织自染的土布自家缝制的大襟和对襟短服;官吏和豪绅多穿绸缎缝制的长袍马褂。辛亥革命后,政府职员和读书人中,中山装、学生装和便装逐步盛行,西装始有兴起。平民百姓衣着变化不大,年轻多为对襟短衫和无领无袖的短褂;年长者则为大襟长衫、大襟短衫;妇女的大襟衫较长,几乎达到膝盖。一年四季服装样式大体一致,只是夏天为单衣,春秋天为夹衣,冬天穿棉衣,棉衣有棉袄、棉袍及棉背心。秋冬之季,乡下人多系布腰带。俗话说:“三单不如一棉,三棉不如一缠。”上衣的颜色,夏多为白,其他季节以黑、蓝为主。安康多雨,农村雨天干活常穿蓑衣。蓑衣是用当地所产棕片或龙须草等编(缝)制而成,可以遮住双肩和后背。五六十年代,城乡多穿中山装、红卫服、列宁衫、棉毛衫等;改革开放之后,春秋多穿毛衣、衬衣、棉毛衫、西服、夹克衫、风衣等;夏季短袖衬衣、汗衫、背心、T恤衫、蝙蝠衫等;冬季呢料长短大衣、防寒服、保暖服、羽绒服等。 下装 建国前,男女裤子基本上是宽裆、大腿、镶腰、大裆裤,便于劳动时卷起。裤腿多为黑蓝两色,裤腰为白色,操于腰间,再系裤带。夏天短裤(俗称水裤)、单裤,春秋夹裤,冬天棉裤。冬季年长者多用腿带将裤脚扎住,以保暖。妇女穿裙子,有百褶、绣花筒裙、单衣裙等。绣花裙平时一般不穿,是结婚的用品,或结婚时迎亲者穿用。平日居家多穿单衣裙,入厨做饭则换上长裤或围裙。自30年代起,开始流行连衣裙和旗袍,城市少女多穿连衣裙,有钱人家妇女和官太太多穿旗袍。连衣裙和旗袍在山区极为少见。围裙除妇女干活时穿着外,各种工匠,如铁、染、泥、鞋、油房工匠、卖油郎、屠夫、厨师等劳作时也常穿用。此外,一般小孩子、少女、青年妇女夜间睡觉时贴身穿“裹肚”,以防肚腹受凉。 鞋袜 旧时有单鞋、棉鞋之分。男人的单鞋为方口、圆口、剪刀口的布帮千层底布鞋,鞋帮多为黑色,鞋底为白色,系用白布片多层粘垫,再用麻绳或线绳密密纳制而成。棉鞋鞋帮较高,内装棉絮,系由两片(俗称两块瓦)合缝在一起而成,还有一种订有穿绳的气眼,俗称八眼棉鞋。妇女鞋的花色式样较多,较讲究的,多在鞋面绣花,称绣花鞋,少女和年青妇女走亲戚、赶集时穿着。草鞋主要用龙须草、稻草、麻类、枸皮、布条编织而成,有偏耳与满耳之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鞋的品种式样日益繁多,从方便耐用、男女皆宜的解放鞋、到胶底布鞋、塑料凉鞋、雨靴、各种皮鞋等,应有尽有。袜子,清代以前主要用布缝制,称为布袜,以白色为主,有单、夹、棉之别。民国初年,机织棉线长筒袜兴起,城镇多穿。现时,袜子的面料品种及花色式样繁多。 饮食 安康地区大体可分为平川和山区两大饮食类型,在山区亦有秦岭和巴山之别。汉江谷地和月河平川地带,粮食以大米为主,面粉次之,玉米、豆类等杂粮,则作为调剂食品。大米类的食品主要有米饭、稀饭、米面皮子、米糕馍、元宵、粽子、糍粑、甜酒、米粉等;面食主要是面条、饺子、蒸馍、拌汤、烙饼、油条等等。饮食习惯一天三顿干饭为主,偶尔搭配稀饭、面条、拌汤等。秦巴山区的主食则以玉米、洋芋、红苕、豆类为主,面粉、大米较少。有玉米干饭、玉米糊肚(汤)、稀饭、浆粑、浆粑馍、搅团以及玉米、洋芋、红薯、豆类混合饭,或洋芋糍粑、洋芋馍、汤圆等。平川地区居民的饮食讲究饭菜搭配,蔬菜十分丰富;秦巴山区蔬菜种类较少,但山珍野味较多。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