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西安地区儒家文化薪火相传,尤其是周边农村恪守着“克明俊德,以亲九族”的传统。九族是指同血缘的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九代人。由于人口旁蔓繁衍,故而多以出不出五服来论亲族关系的远近。五服是丧葬时依血缘关系远近而规定的丧服,出自《仪礼》,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样式。五服之外称为本族人或本家子。一般以祖父以下的血亲和姻亲为近亲,曾祖父以上及其子孙为远亲。人们常说的“六亲不认”的“六亲”,多指至近的亲人,如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等关系人。 旧时西安地域的家族特别是大家族多有宗谱。修谱是维系家族关系的重要手段,有“尊祖宗、联族谊、表德艺、惩不肖、注公业、保丘墓”的作用。为了行辈清楚,立宗谱时多用吉语韵文确定家族世系的命名辈份,如“保清树宏功,家国继世昌。守诚常克念,立志定有方。”同一辈人的姓名中,都使用同一个字,像赵清岚、赵清杰、赵清云等,一看姓名便知是同一辈的兄弟姊妹。家族都有族长或家长,由辈份高的长者或族内德高望重者担任。20世纪50年代前,族长是村落中重要的人物,尽管其不是行政官员,也无公共职务头衔,但族中的婚丧嫁娶、添人减口、分家立户等大事必须禀告族长;出卖土地、房产之类的大事也多由族长见证处理;族中有纠纷矛盾时,往往先请族长调解,调解解决不了才诉讼告官。 族长多受族人的敬重,要管理祖祠、祖祭、修续族谱等事务,族人受外人欺辱时,其还要动员族人声援救助。处事公正的族长往往要带头遵守族规民约。宗族大多有族规,其内容主要为忠君国、孝父母、敬师长和敬乡邻之类的内容。西安地区维系家族宗亲的另一项重要活动是祭祀共同的祖先,有家祭、庙祭、墓祭、年祭等形式。届时全族以辈份高低血缘远近排列有序,进行复杂的祭祀礼仪活动。例如:《临潼县志》载:“正月元旦,焚香燃烛,设果肴祭灶、中霤,祀祖先。绅士家祭四代主于祠堂或厅事,民家祭祖父或挂影像。”《周至县志》载:“元旦,鸡鸣起,设香案、牲果,盛服拜天地、拜灶、拜祖宗,后拜父母、伯叔、兄长,每族数世祖考共为画像,众会拜毕,共欢饮,曰节坐。”这种全族人逢年节共同举行的祭祖活动在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消亡,宗族祠堂也多遭毁坏,只有少数老村落中还能看到已移作它用的旧祠堂。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