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民俗首页 | 西安民俗 | 宝鸡民俗 | 咸阳民俗 | 铜川民俗 | 渭南民俗 | 延安民俗 | 榆林民俗 | 汉中民俗 | 安康民俗 | 商洛民俗 | 杨凌民俗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西安市民俗风情大全 > 正文

西安民间出行习俗

2013-1-10 11:46:22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西安及周边农村尽管自古就是交通方便之地,但旧时由于道路不好,交通工具落后,社会不够安定,流行着“好出门不如赖在家”、“穷家富路”、“儿行千里母担忧”等俗语,反映了民间百姓对出行,尤其是出远门的畏惧。
  旧时西安的出行者多身背包袱或褡裢,内装衣物和干粮出门上路。山区乡民用背架子或竹背篓背木炭、山货、日用品等生产、生活用品。而在坡塬地区,人们给田地里送粪土,收割后往回运送收获的庄稼,是采用人背肩扛方式运输。行长路者尤其是背工挑夫们,则用长布条绑腿,以求行动敏捷。
  西安的人们在旧时送别远行者多会送到灞桥,有折柳相别的习俗。此俗始于汉代,唐代尤甚,明代后方衰亡,留下了大量题咏折柳的送别诗,致使“柳别”成为中国送行相别的文化象征。长安的折柳相别有多重内涵蕴意:一是“柳”与“留”谐音,有挽留不忍离别之意;二是柳丝缠绵,寓示情意绵绵永不相忘;三是柳枝插地即成活,生命力强,意为祝愿出行人平安吉祥谋事有成;四是柳条拂地、柳不离土,希望出行者心恋故土,事成之后即刻返归。人们折柳相别,送行人会久久站立,目视出行者远去。
  出行者在行旅途中有“早出行”“不露富”的讲究。即每日早早离店多赶路,早投宿少夜行以避凶险。途中决不显露身带大量钱财或贵重物品,“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以防备黑店家或土匪强盗之类暗中下手。若是运送重要物品还会雇用镖局或刀客一路护送,或多人成伙结伴而行,以防路遇不测。
  20世纪50年代前,西安周边乡村中村与村、村与乡镇、乡镇到县城,甚至到西安城多为土路,只有少数路段是石子路。沿途的车马店及旅店也多为私人开设,住宿及吃饭、安全保卫设施相对比较差。平民百姓出行多数人靠步行,“晴带雨伞,饱带干粮”,每日行程不过七八十里。农村经济条件好的人家有骡有马,赶集、上街、走亲访友以牲畜代步。大户人家有木轮大车,以马、骡、黄牛拉车运货,车上铺上席子也可以坐人。专门拉人的马车是京洞轿车,其与木制大车相似,多数比大车稍小,车上或木构车顶,或用席子搭成拱形圆洞,两边有窗子,前部挂布帘遮挡灰尘雨雪,这种车只有仕宦大户人家才备有自用,一般的多是营业性拉客,如从西安到寒窑去上香赶会,到一二十里外的地方去探亲访友或办事,人们多会包车或交钱共同乘车。
  20世纪50年代前,西安周边乡村娶媳妇往往用马车,条件好的人家用轿子抬新娘。轿子多为4人抬,称为“花轿”。但一般人出行是坐不起轿子的。
  双轮架子车是20世纪50年代后在西安乡村农家兴起的简易交通工具,可拉可推,能运货也能坐人,60年代开始几乎每家农户都有一辆架子车。60年代后农村时兴骑加重自行车,走亲访友时前梁坐孩子,后座坐妻子,妻子怀里还抱着小孩,速度大大快于步行或架子车,所以六七十年代农村人娶媳妇时,女方往往在要彩礼时要一辆自行车。“文化大革命”时农村娶媳妇,还会在自行车上扎红花,新郎用自行车迎娶新娘在当时较为流行。
  旧时西安城里的人们出行多乘人力车,俗称“洋车”、“黄包车”,大胶皮轮子,车夫拉双把奔走,多为市内近途。20世纪50年代后出现脚踏三轮车,速度快于人力车,可乘坐2人。60年代后,西安城内公交车线路逐渐增多,市民出行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脚踏三轮车渐渐以载物为主。
  旧时人们出行艰难且多风险,为保人身财物平安,人们在出行前会查黄历择日而行以祈求神灵护佑,那时的黄历书或月份牌上多有“宜出行”、“不宜出行”之类的提示。还有人请算命先生选择出行吉日,要避开“恶煞”当道的“凶日”,如“白虎日”、“朱雀日”、“罗猴日”、“羊红日”都是所谓的“凶日”,不宜外出。
  但人们出行离家回家是很频繁的事情,民间俗信便有了一套择日的办法,如“三六九,往外走;二五八,好回家”等。人们相信每月上旬、中旬、下旬逢三、六、九都是出门的好日子,逢二、五、八则是动身回家的好日子,人们大都遵循这样的规律,每月有18天是可以出行的吉日,也不会因择日而延误太多行程。
  除了选择出行吉日外,出行的人还会专门祭祀土神、路神或禹王、龙王神祈求保佑行路安全。祭祀时点3炷香,燃1对蜡烛,烧3张黄表纸,燃放鞭炮,恭敬跪拜,心中念叨着求神保佑。没有这类神庙的地方,出行人会到村外或郊外找一块地方祭祀,有的人还会折一枝枣树枝回家当柴用,取“早早得财”之意。也有人用布或黄表纸就地包一小块泥土带回家,俗信有护佑人平安的功能,还有的人会请僧道用黄表纸画“护身符”,小心地装在身上,民间相信护身符也有逢凶化吉的作用。
  在有些村落,出行人还会向至亲好友登门辞行,询问亲友是否捎带信物。亲友往往会赠送行路食品、用品或钱财,俗谓“送盘缠”。若是出远门,亲友会送上一段路程,相互叮嘱珍重平安。文人绅士往往还会斟酒互饮,以示郑重之意,希望出行人早日平安归来,这是古代“饯行”、“饯别”的遗俗。西安城东的灞桥、城西的渭城都是古人伤别之处。
  当出行人从远途归来时,或重要亲友宾客将来拜访,亲朋好友会去车站、路口等候接人,当天会设酒菜款待。

编辑:秦人
西安市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杜公祠 户县农民画展览馆 西安旅游景点介绍:西安事变旧址
西安景点介绍:西安环城公园 西安景点介绍:西安新纪元公园 西安旅游景点介绍:西安长乐公园
西安旅游景点介绍:西安玉祥门 西安景点介绍:西安文景公园 西安景点介绍:高冠瀑布
西安之城墙 西安景点介绍:韩城市博物馆 西安旅游景点介绍:西安大明宫遗
西安旅游景点介绍:西安钟楼 西安旅游景点介绍:西安鼓楼 西安景点介绍: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安市美食 更多
西安小吃之蒸碗
西安小吃之蜂蜜凉粽子
樊记腊汁肉夹馍 西安烩麻食
口味地道的陕西蒜沾 陕西古典名菜三皮丝
皮簿筋软贾三灌汤包 做一顿美味的牛肉烩
西安小吃之蒸碗 陕西冷食:面鱼子
红烧牛肉面 担担面
西安市特产 更多
西安户县农民画
西安腊羊牛肉
西安景泰蓝 西安户县农民画
西安秦兵马俑仿制品 西安秦铜车马仿制品
西安唐三彩仿制品 西安唐壁画摹本
西安碑林碑碣拓片 西安古瓦当拓片及仿
西安扎染 西安刺绣
推荐信息  
·西安民间日常饮食习俗
·2012版陕西省庙会地点、名称、会期选集
·岐山县岐山祝寿习俗
·临潼婚姻习俗
·略阳杀年猪吃泡汤习俗
·靖边闹秧歌习俗
·靖边人日常忌讳
·华县的衣食住行
·白河县元宵节
·石泉县春节玩狮子龙灯的习俗
·镇安回族的饮食风俗
·风趣的镇安婚俗
·绥德哭坟民歌
·绥德丧葬仪式民歌
最新更新  
·关中风情
·西安的辉煌与梦想
·大白杨的社火闹红了
·蓝田为何多厨师
·放天灯
·陕南哭嫁俗闻
·陕南“丈人节”
·佛坪山乡风情
·守号与狩猎
·白河风情
·商洛花鼓
·血故事社火
·白水仓颉庙会
·华阴西岳庙会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民俗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mins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