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黄河、渭河、洛河流经县境,形成航运的有利条件。三河流经大荔流程为253.15公里。其中黄河47.65公里,渭河84公里,洛河121.5公里。曾对本县土特产的输出,京广杂货的输入,沟通秦、晋、豫三省物资交流,起过重要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黄河、渭河的水运记载,据《左传》称:“僖公十三年(前647)冬,晋大饥乞籴入秦”。当时,秦输粟于晋,即由陕西凤翔南经渭水而下,流经大荔,通过黄河、汾河把粮食运到晋国首都(山西襄汾)。 隋开皇四年(584),郭衍、宇文恺引渭水凿渠,起自大兴(今西安),东至潼关,名为广通渠,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隋时并置永丰仓(即原朝邑县南仓头、仓西一带),储粟转运,然后达于关辅。 唐曾设转运使,专管航运。为解决黄河漕运困难,根据水路情况,沿途分段建仓储粮,按季分段区装运。水路通行则装船漕运,水浅则寓粮于仓,经黄河、渭河运抵长安。 清时,山西省的煤、铁、盐通过汾水进入黄河运至潼关,再进入渭水转入洛河,停泊于原朝邑北阳洪、大荔太山头。群众所需之潞盐、铸铁锅、焦炭,大部分皆赖航运进入大荔。 民国时期,黄、洛、渭三河航运仍起着重要作用。大荔设有航运管理处,朝邑属其管辖范围。 民国十八年(1929),大荔、朝邑饥荒,朝邑赈济会曾派员往豫西一带购粮,由灵宝装船,沿黄河逆流而上,转入渭河、洛河运至北阳洪卸船,转运粮千余石(每石280斤)。 据民国十九年(1930)陕西省渭、黄、洛三河航运总表记载,该年通过对棉花、水烟、药材、牛皮、牛毛、茶、盐、煤、炭、煤油、布、铁、柿饼、食粮、杂货、京货、面粉、麦、麻等19种物品调查,渭河运输为5260吨,黄河运输为34784吨,洛河运输为3910吨。 建国后,航运由县工会领导,实行统一运价,统一调运。1953年7月7日,成立船民协会,有木船23只,船工32人。1954年大荔县委派专职干部1人,领导航运。船工增加到116人,船只载重232个吨位。1955年12月,船民协会更名为渭南地区船管所第二木帆船运输队,1958年朝邑木船队并入大荔,分设为第一、二木船队。 1959年元月,一、二木船队转为国营与大荔运输公司合并,并新置木船39只,连前共有木船73只。航运能力为674个吨位。这些船只分别停泊于渭河阳村码头和洛河大王庙,往返于大荔、渭南,月运输在1000吨位以上。 1958年,大荔调往河北、山东、江苏、江西15个省区的小麦良种1550万斤,就是通过洛、渭两河发运潼关,再装火车外运,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调运任务。 1963年,由于洛河决口,三门峡库区回水影响,洛、渭河道淤积,航道不通,被迫停止了航运事业。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