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民宅大多分布在小街小巷内,住户沿街巷两侧排列,多为独门独户。民宅庄基宽多为3间(宽3丈,合10米),也有一些富户庄基为三间一过道(宽3.5丈)或两跨院(宽6丈),庄基进深因街巷地形不同而长短不一,住户建房格局,以门房、侧厢房和厅房组成的四合院为主,家境较差的,多无门房,而组成三合院,贫困户也有只盖厢房的,不管穷家小富都很注重有一个体面的门楼。门楼多数一砖到顶,大屋顶屋面,门的上方还镶有砖雕横匾,多刻有“耕读传家”、“勤俭持家”、“以农为本”等字样,石狮门墩,黑漆大门,庄重典雅。在门一侧的墙壁上留有土地堂(敬奉土地神位),富户门前还设有石刻栓马桩和上马石。 民宅住房均为土木结构的坡顶瓦房。墙体用土坯(俗称胡基)砌成,墙基上0.5米至1米的墙体多用青砖砌筑(俗称站脚)。建筑标准较高的除用砖站脚外,山墙刷头(突出部分)和屋顶下山墙及背墙的1米墙体,也用青砖包面(俗称穿靴戴帽,既有砖站脚,又有上部包面砖)。房架由四角立柱(柱下有柱顶石)和担子、栋梁组成,腰檩上布置脊檩、檐檩,檩上再密布椽子,椽上铺苇杆箔子,箔面抹加麦草的黄泥后,上盖小青瓦,构成一座坡顶瓦房。 民宅房屋一般厢房居住,厅房做客厅。客厅一角安置有祖先堂,墙上挂有名人字画,厅内布放供桌、八仙桌、茶几、太师椅,以备待客。居室内一般装修简单,内墙用白灰浆粉刷或用白纸贴糊,顶棚多为苇杆吊架、白纸糊面的纸顶棚。窗子为木条镶拼成各式几何图案的小格窗,用粉白纸糊窗,多数贴有彩色纸剪成的剪纸窗花。无玻璃,室内光线较暗。居室内砌有土坯火炕。厨房与居室分离,厨房内除炊事用具外,各户还在墙壁上钉有一块灶爷板(供奉一家之主灶爷)。住户因一户一院,且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习惯,庭院比较整洁。 1949年后,由于城市发展,人口骤增,老城区独门独户的格局很快被打破,一个院落常有5~6户甚至十多户居民,大多数已成为大杂院(十家院)。由于住房日趋紧张,部分老房已改建成砖混结构的2层楼房,院落大部分被占用。50年代新建工厂的职工居住区,仍以单排平房为主。一室一户,门前加盖厨房,一排居民共用一个院落,邻里来往频繁,关系融洽。60年代以来,由于用地紧张,单元式楼房逐渐兴起,并向高层发展,层高3至6层不等。各单元户厨房、卫生间独用,自成一个完整的生活单元。因此,邻里间往来减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单元式住房仍是居民住宅的主要形式。单元式住宅建筑标准较高,多数是配有防震梁柱的砖混结构多层楼房,外墙面处理成水刷石大砌块型,或拉毛面大砌块型。70年代后建造的房屋外墙,还有涂刷彩色涂料的,使整体房屋外观显得美观大方。多数楼房设计有南北阳台,增加了造型美感。室内布局为一室一厅、二室一厅、三室一厅不等,均配有厨房、卫生间,部分住房还备有洗浴设备。选用的玻璃大门窗,使室内光线充足。内墙用白涂料粉刷,并刷有冷、暖色墙裙(淡绿或奶油色),标准较高的还贴有塑面墙纸,装饰比较考究。部分楼房还安装了暖气。随着电视的普及,近年来住宅楼的共用天线,与楼房同时建设配套,避免了户户装天线的不便。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