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撩荒 本县山地习惯撩荒轮垦,旧谓“火不烧山地不肥”。坡度在25度以上的陡坡地牛耕、施肥不便,只靠人挖锄铲,白籽撤播。一般只种三四年便瘠不可植,弃耕轮歇,经过10余年自然恢复为杂灌林后,以刀砍火烧,白籽下种,便可丰收。三四年后又撩荒另垦,甩了东山垦西山,循环往复。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放牧、樵取逐步加剧,撩荒地自然恢复周期越来越长,而轮垦周期愈来愈短,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不少坡地岩石裸露,无法再垦,便大量毁林开荒。据不完全统计,50至60年代累计开荒56万余亩。70年代开展农业学大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推广科学种田,提高粮食产量,毁林开荒始逐步扭转。80年代初将荒山荒坡承包给农户经营管理,造林种草,并提倡陡坡地弃耕还林、还牧。1985年后,农家多在精耕细作科学种田、提高单产方面下功夫,毁林开荒减少,撩荒轮垦亦不多见。 二、轮作 旧时人少地多,耕作技术落后,绝大部分耕地一年一作;高山多为包谷—麦类—洋芋,三年循环倒茬;矮山少数缓坡、平地秋种夏收再回茬,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大部分旱地春种秋收,冬季休闲;水田多于秋收后耕翻深灌,俗称冬水田。随着人口增长,自50年代中期起,夏粮作物面积不断扩大,水田冬泡逐步改为水旱轮作,旱地冬闲逐步改为规格间套,夏秋皆收。至80年代,除高寒地区和陡坡地外,皆为一年两熟或三熟;水田多为小麦—水稻—油菜—水稻,两年循环倒茬;亦有洋芋—水稻—油菜水稻—小麦—水稻,三年循环倒茬;旱地多为小麦—红薯—洋芋—包谷—红薯,或洋芋—包谷—油菜—包谷—小麦,两年五熟或四熟;矮山、谷坝区部分旱地则为洋芋—包谷—红薯,一年三熟。 三、套种 旧时,旱地农作物普遍套种,其形式有主杂套种:包谷套黄豆、小豆、绿豆、巴山豆,地边套高梁、南瓜、向日葵;粮菜套种:包谷套豇豆、四季豆、黄瓜、白菜、萝卜等;高杆、矮杆或藤蔓作物套种;胡豆套油菜、包谷套红薯、小麦套豌豆;夏秋作物套种:洋芋套包谷。70年代推广洋芋—包谷,小麦—包谷,胡豆—包谷规格间套。矮山1.7~1.8米带型、高山为1.5~1.7米带型。至80年代,夏秋作物间套面积达15万余亩。以后由于推广包谷单株密植、地膜覆盖实行单种,主杂套种面积已大大缩减。胡豆套油菜亦不多见。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