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以前(1723),本县的婚娶习惯,在绅士之家,择门第而不论财礼;百姓人家,有养女接贫之说。其风俗依据古代姻婚“六礼”,具体是媒妁牵线;小看(男方看媳妇,送首饰包头簪坠之物),会亲(行聘嫁酒筵,双方订婚);追节(遇节令时,男为女家送果物等礼品);通信(娶前请媒人先说);报期(婆母亲往媳家通知迎娶日子);卷财(行聘银);上头(男方令族妇带仪物至女方家);及期(即结婚日,亲迎奠雁,鼓乐前导,婿乘马迎妻归)。是日两姓亲友送贺仪赴宴,新郎新妇出拜。次日,婿至翁家谢亲。婚后第三日,婿家招待女方父母。至第五日或另定日,翁家请女婿回门。第十日,娘家叫女回去小住,称曰“住十”。至此,“六礼”即算告成。 民国时,婚姻“大礼”中“亲迎、奠雁”已消失,本县通行的程序是:(一)提亲问名。男家经媒人具帖到女家提亲,女家如同意即回报女之庚帖(书写女子姓名、生年、月、日、时的干支八字),男家将此庚帖压在灶神香炉下,三日或七日内,家中未发生不祥事,即请人推算男女生相如无克,可算婚事初定;(二)过彩礼。本县叫“过财礼”,即古“纳采或纳征”。男家请一人作“证客”,同男家父母、媒人具帖带三色礼和钱向女家纳彩礼,女家盛席招待,这是婚姻程序中极重要的一环。“财礼”分贫富而论,中上之家多送银50两(女家退20两),贫穷之家多送铜钱30串左右(女家酌退)。男子续娶或青年寡妇再嫁,财礼更多,视媒人得力与否而定;(三)商定结婚吉期。古礼称“请期”,须前一年由男家具帖并请媒人、证客带上10斤棉花,去女家恭请吉期,证客要叩拜女家祖宗牌位,女家招待之后提出最后“索求”;(四)迎娶,俗称娶媳妇或过门。清末民初,富绅之家多用彩轿迎娶,民间多用席卷彩棚牛拉车,视嫁妆多少定专车运送还是用人抬箱,皆以鼓乐伴迎。民国10年(1921)后,鼓乐渐少。新娘上轿(车)时,脱掉原娘家之衣,换上一身新衣,头顶红盖头布,由兄长抱或背至车(轿)内,女多啼哭恋家,在营头乡河东村和齐镇上、下龙王庙一带沿用定型的哭嫁歌。选亲邻中与嫁女相属相喜,已生有儿女且口齿伶俐的青年妇女作伴娘(俗称送女客)陪送。当彩车到男家门前后,指定之人绕车放鞭炮并用铁器盛醋及炽炭绕彩车一周,以示驱除不祥,称之为“打醋炭”。接着用两张红毯前后相换,将新娘引入新房。此时,一人倒走在新娘前撒草节,并念唱“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人进了门……”中午合婚,俗称“拜天地”。新娘此时头戴凤冠,身穿戏裙,肩围披肩,之后,夫妻吃和气面称合婚。晚饭后闹洞房,俗称“耍房”。至此婚礼告成。次日晨,新娘由老人领上,先族人后邻人,在全村逐户为长者装旱烟、点火,称做认亲邻。第三日,娘家父母前来婿家看女,俗称“看三天”,女婿家以盛宴招待。第十日,娘家接女回住,俗称“住十”。婚后一月,娘家复接女回住,名曰“住对月”。旧社会的“童养媳”、“上门汉”和寡妇再嫁备受虐待和歧视,换亲(父母以女给儿子换女婿的姐妹作媳妇)也较普遍。 1950年,新《婚姻法》实行后,一扫千百年之旧习,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男女婚姻自主”,但民间在程序上仍有:(一)初见,俗称“背见”。由介绍人约定时间、地点,男女各由父母陪同打一照面,主要审视对方体质、长相、身高等仪表,并不直接交言。事后,双方将意见告知介绍人。(二)定点,俗称“看屋”。姑娘由父母及介绍人陪同,去男家观察其住房和生活,进一步了解男方性情、才能等,男家除盛宴招待外,由父母及至亲给女子用手帕包的“赠礼”多少不等,男女双方互送手帕、钢笔、日记本等小纪念品。女方如变卦不同意,则当面拒收赠送钱物。(三)行礼,俗称“插戴”或“送鞋面”。女方当着介绍人之面向前来送礼之男家提出包括结婚在内一切物质要求。农村订婚财礼在60年代一般为300元左右,80年代已高达1000元,个别还有3000元以上者,衣料也由3身提高到8身左右。男家(或双方)掏钱购买的陪嫁电视机,也由黑白向彩电演进。一切应允之事办齐后,女家才给开领结婚证的条子,男女亲赴婚姻登记机关领回结婚证。(四)送路,又叫“送箱子”。结婚前一日,男家用红漆描金衣箱内装三色礼,抬到女家,供女方次日装嫁衣用,同时向女家送少量祭祖钱,供女方买祭品拜辞祖先,近年此钱已高达二三百元。(五)婚娶。男家请亲友同辈中一人作“采媒匠”,压彩车带队去女家迎娶,一到女家村中或门首,即放双响纸炮数响,女家即请迎娶众客人内就食臊子面,但不等饱食,出嫁女即由伴娘扶上车(盖头多数废除),迎娶人慌忙停食起程。女家送亲者3至5席不等,女宾占1/4左右。将新娘迎至门首,绕车放鞭炮依旧,其余冗习全废。中午12点在院子或门前举行结婚仪式。晚上闹新房依旧,喜闹繁简不一。(六)婚后,看三天、住十、住对月亦沿旧习。 近年来,男到女家落户、寡妇再嫁、花甲老人结婚日渐增多,已成为社会正常现象。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