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元旦。清初,元旦日,五更起,放爆竹,上香烛,先谒城隍庙,归家拜祖先及父母,次拜亲人邻里。望族人家清晨集本族祠堂集体拜远祖。新春之日,家家彼此拜贺喜酒、食白萝卜名曰咬春(即立春)。破五(正月初五)以内,彼此请年酒,初九日至娘娘庙进香。民国时仍沿旧习,只是不再咬春,于正月初一零点,开始燃放迎春鞭炮(俗称接神),一家人早起为祖宗及家宅六神敬香献饭后,有的吃臊子面,有的吃饺子。饭后男人结伴逐户给村邻拜年贺新春,给长辈行跪拜大礼,平辈互相作揖以吉祥话贺年,主人以酒菜简单招待。小孩多行叩头礼,主家大人给以核桃、花生、柿饼、炸果之类食品或给少许磕头钱。上午大人敲锣鼓、玩赌钱,小孩玩滚钱、碰钱,老人、妇女串邻居拉家常,午饭为年馍和酒菜,晚上在头门挂红灯。此日忌扫地、忌外泼水、忌说恶话,父母忌呵斥儿女,妇女忌使用针缝补。初二外甥拜舅家、女婿拜丈人家,此后三天晚辈接连向长辈亲戚拜年,名曰纳礼,礼品主要是挂面。初五日早饭流行吃搅团,名曰糊五穷、糊漏子。从初六起,是长辈回拜晚辈亲戚,名曰回节,礼品主要是油炸麻花,舅家向小外甥加送灯笼、蜡烛。娘家为新嫁女儿回节,头一年亦要加送一对灯笼和蜡烛。新中国建立后,采用公历纪年,定1月1日为新年元旦,改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但至今民间仍称春节为过年,但旧的礼仪和迷信活动已废除,近数年农民日渐富裕,电视机、录音机等高档文娱商品及收音机、有线广播电视的普及,为平时尤其为春节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但在个别村庄的少数农户,春节祭祀活动和赌博的恶习又死灰复燃。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古名上元,自唐代起,上元张灯,故又名灯节。清初,上元之日,家家请婿并女,名曰吃十五,又送灯油,名曰添油。用荞面蒸盏燃灯,按12个月以卜雨泽,遍散照虚耗,名曰禳火灾、照毒蝎。十六日男女出外走百病。民国时,旧俗大多消亡,代之以新的习俗,自正月初五起,农民自制的花灯、闹春玩具开始上市,外地小商贩乐于收购贩运眉县的双瓣莲花灯。到十四日,农户多蒸豆包子、“老鼠馍”及“灶山馍”。元宵节这天,清晨为祖先及家宅六神敬香献馍。早饭以熟面糊汤烩麻花、粉条、肉片、干馍片,名曰菜汤。午饭吃臊子面,天黑前给祖坟上灯烧纸,此夜各家门挂灯笼,家中室内、楼上、过道、井台、窗台等角角落落、遍燃蜡烛,以祈求全年吉祥。家家放鞭炮,各村敲锣鼓,一片欢乐气象,商民敬财神。当晚各家还要蒸食一笼老鼠形的馍,预示本年灭鼠。十五日前后,较富裕的乡村唱大戏、耍社火、走高跷、放焰火、跑竹马。新媳妇于十五日前回娘家过节,十六日早饭后由娘家人送回,名曰躲灯。小孩从初十晚开始挑灯笼,十六日晚碰灯。十六日早饭一般都是油茶糊汤煮油炸麻花。新中国建立后,过元宵节时,废除了迷信、奢侈的恶习,代之以健康的文娱节目,县城办灯展、灯谜,农村以戏剧、电影、灯笼、跑船、敲锣鼓等丰富了元宵节的文化生活。元宵夜,城乡呈现一片欢乐景象。 二月二 此日俗称为药王孙思邈寿诞节,民间又称龙抬头。清初,本县于此日家家煮元宵、荞面食之,称做“咬蝎子”。民国时,每逢二月二,舅家给外甥、娘家给新嫁女送炒黄豆和棋花馍。新中国建立后,每年二月二,家家为自己的小孩炒黄豆吃,后因黄豆短缺改以炒玉米代替,近年又以爆米花取代了炒玉米。 清明节 在农历三月上旬即公历4月5日或6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本县民间很重视此二节。农谚云:冬(至)到寒食一百(零)五,寒食吃麦六十天,“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初,清明节,家家上坟祭扫,为新冢添土。民国时,清明祭扫,民间称上坟。上坟时间,新坟在清明前10多日,老坟多迟于新坟七八日。上坟时用大盘端上酒、茶、汤、祭品及死者生前喜嗜物如烟、食品等,于坟前先敬香化冥钱、纸,再奠酒、茶、汤,并掐小蒸食置坟上,在坟上培土压纸,于坟内树上挂纸片,以示此坟有后人上过。大族人上罢本家小坟,阖族还要上远祖的“官坟”,祭扫后,将所带圆馍分食给族中众小孩,接着由族中老人为阖族人讲述本族历史及远祖轶事。已婚妇女如生父母亡故,在三年内每逢清明节必为之上坟,故有“清明郊野妇女哭声令路人酸鼻”之说。新中国建立后,民间清明扫墓仍沿旧习。本县从1956年起,每年清明节都组织机关、学校的干部、师生去常兴扶眉战役烈士陵园悼念为国牺牲的先烈,为清明节增添了极其重要的内容。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