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 古城建筑 定边城于明代1437年初建时为土城墙,东起今体育场西侧定中东墙,西至今城关供销楼西侧,北至县医院和县委机关北侧,南至定中南墙。周围全长2520米,为正方形。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增修扩大城围,将西城墙扩至今三中西侧,于万历三、四年间建成。宗祯六年(1633)砌砖,将土城墙变为一座砖城。城砖规格为长×宽×厚=40厘米×20厘米×10厘米,灰土(白灰与胶土混合)砌缝。1980年到1982年,城墙被居民群众挖掘,城砖用于建筑房屋,城墙土被用于填垫房基。1987年建设局在修筑邮电北巷下水道时,在北城墙距地面2米下发现城墙基础工程,底座用石条砌筑,石条规格为长×宽×厚=1.5米×0.5米×0.3米,基石砌高5层条石计1.5米。灰土灌缝密实,坚固异常,匠工用大锤和钢钎掘开。1991年在修筑南街通往邮电南巷水道时,发现地面以下城墙基础条石以上砖砌体宽2.4米,灰土缝坚硬异常,只好用大锤钢钎将砖打碎掘挖。1992年开通西正街时,原中城墙下有类似结构,至此,大体获得原城墙结构状况,视其城墙工程浩大,工艺精湛,结构严谨,令今人赞叹。 二 土木结构建筑 县城在明、清和民国时期,城内大都为土木结构建筑,木料大部分靠当地和吴旗、子丹采购,主要材料为杨、柳、榆木,屋架由椽、檩、梁、柱组成,房墙体用椽打土墙或用模子托成“土基子”砌筑,房顶用柳枝(沙柳条)、麦草、席蓟等做衬柴,上盖麦草泥巴,表面覆盖原盐打实,一面坡出水,风雨不漏,保温防水,3年~5年上一次房泥,可居住50年以上。部分街面店铺、县府和庙宇采用松木,其椽、檩、梁、柱均为松木者被称为“一松到底”房,耐用时间达百年以上。有的房屋在前后码头、檐头等部位用砖砌装饰者被称为“砖包城”或“穿靴戴帽”;有的在土墙外表砌砖者叫“外砖里基”。房屋质量优劣多以木材类区分,一般把松木房称为高级房,杨木房称好房子,柳木房为普通房,土木建筑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历时500多年,目前部分农村继续采用。 三 砖木结构建筑 解放初期,县城民用建筑继续延用土木结构,各单位建筑多采用“外砖里基”或墙体全部用砖砌,称“砖木结构”,部分单位建筑形式屋脊由原一面坡改为双向坡,屋架改为“人字梁”,被称为“起脊房”。 1956年和文化大革命时,定、安两镇进行了两次私房改造,故一度时期干部居民建房处于停顿状态。此间,县城对过去用砖进行了改革,1936年至建国初期,砖的型号为长×宽×厚=33厘米×15厘米×8厘米,群众称为“满尺砖”或“解放砖”。60年代初期改为24厘米×12厘米×6厘米。此前墙体砖缝均用白灰浆嵌缝。1958年大跃进时,选择高等匠人砌筑“跃进门”,在砌筑过程中采用白灰、砂子和麻刀制作“定边镇跃进门”几个大字时,数次施工均遭失败,故往宁夏买回水泥和砂子施工方才成功,此为定边最初应用水泥。1959年剧院工程开工,请宁夏吴忠工人指导使用水泥,至此,本县使用水泥逐步推开。 1981年在北园子(即水电队后)居民区建设中,有个叫耿平的居民建了3间砖木结构房屋(墙体全部用砖砌筑),这是解放以来第一家个人砖木房。房屋建成后,每日有数十人前来观看,被当时认为一大奇迹。从此,部分群众效仿建设。至1990年,砖木结构住房建设达500余户。城镇原有土房也大量被改造,起脊瓦房随处可见。过去的小青瓦亦被现代平瓦所代替(多在宁夏采购)。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