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大凡女儿出嫁时娘家人都要陪嫁妆。日月轮回,时代更迭,这种习俗从未改变,以至延续至今。 自从女儿订婚的那天起,娘家人就张罗着准备嫁妆。在他们看来嫁妆是女儿的脸面,女儿在婆家“腰杆”硬不硬,不看相貌不看人品,第一眼看的是嫁妆,一份财力可观的嫁妆,往往是女儿一生的底气和依靠。 嫁妆涵盖了女儿婚后生活的必需。不管家境如何,嫁妆是少不了的,小到针线碗筷、穿的戴的、铺的盖的,大到金银首饰、住的用的。它是娘家人对女儿爱的延续和浓缩,也是对女儿婚后生活的贴补和祝福。在婆家,只要看到娘家人陪的嫁妆,不免会对娘家人生出淡淡的思念来,这种思念又往往会是女儿萌生出回娘家的想法。所以嫁妆是女儿与娘家人的情结,无论任何时候女人都非常真爱来自于娘家的嫁妆,珍爱它就是珍爱娘家人。 嫁妆不仅浸透着娘家人的心,而且还反映了娘家人的经济实力,更重要的它是社会发展的见证,始终烙着时代的印迹。在旧社会嫁妆仅是财东人家的招牌,换季服饰、绫罗绸缎、手镯玉器、箱子柜子,应有尽有。虽说它们多是一些手工制品,但对多数穷人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及,女儿只好带着贫穷和羞愧离开娘家;文革期间,嫁妆被涂上了政治色彩,赋予了革命的成分。平时为女儿逢制的衣物被褥等生活必需品,倒成了“封资修”的东西统统予以查封,陪给女儿的只能是担、笼、镢、锨和镰刀这样一些劳动工具,而且都要涂成红色以构成革命的嫁妆;文革结束后,极左思想虽然得到了纠正,但那是一个物资极度贫乏的年代,即使娘家人倾其所有也很难为女儿陪上几件体面的嫁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百姓的日子也渐渐好了起来,嫁妆变得丰富而又讲究,穿戴立求七单七夹和七棉,床上铺盖讲究六铺六盖或八铺八盖,家具追求十六条腿的(即一个大衣柜、一个高低柜、一个写字台和一个梳妆台),城里人家还流行陪三转一响(即一辆自行车、一块手表、一台缝纫机及一台收音机);如今,老百姓的腰包圆了,嫁妆变得更加丰富和前位,现代化的家电一应俱全,什么彩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煤气灶、电磁炉,摩托、空调、太阳能,石木家具、席梦思床,电脑、DVD等,令人目不暇接;更有钱的人家陪给女儿的只是一把钥匙(商品房钥匙或小轿车钥匙),看似简单却价值连成,令人咂舌与羡慕。 总之,嫁妆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变迁,而且还折射着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如今,社会上流行什么,嫁妆里就有什么,生活中需要什么,嫁妆中就包含什么。真不知是潮流和消费引领了嫁妆,还是嫁妆拉动了潮流和消费,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嫁妆不仅仅是娘家人与女儿的一种情结、是女儿的脸面,它更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老百姓祥和和富足的标志、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晴雨表。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