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节日习俗一般与生产活动和民间信仰有关,多为以家庭和村社为单位进行。洛川群众最重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与农事联系密切的节日。 一、春节 春节活动从腊月开始,正月结束,几乎历时两个月。俗云“吃了腊八饭,忙把年货办”。各家各户陆续开始压米面,做黄黄、软馍、油糕、面花馍等(详见饮食习俗),俗称“做年食”。至于吃腊八饭、送灶君、迎灶君、除夕守岁、祭祖、请三神(灶君、天地、门神)、贴春联等习俗略同各地,不再赘述。兹择其异者,略述于后。 (一)贴窗花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进行卫生大扫除。除夕前几天,糊窗户,贴窗花,挂板架对子,板架云子。窗花图案多取鸟、鱼、花、兽等,寓吉祥富贵。姑娘媳妇各施巧技,窗户装点一新。正月初一、二,则互邀观赏品评,坐在一起做下年用的剪纸窗花,交流技艺。剪纸艺人不乏高手(详见文化编)。 (二)年饭 除夕夜多吃面条,谓“钱串子”。初一多吃饺子和人口老虎、年糕等。饺子中包少量硬币,吃出来者谓之“有福气”。初五日中午饺子,谓之“填五穷”。初七日谓之“人道日”,设家宴。 (三)闹元宵 正月十五多吃荞面蒸饺,并蒸各种荞面灯盏。到了晚上,注入清油,点燃置于室内外、庙宇、水井、碾磨等处。水缸中放鸭子灯,碾子放老婆灯,麦场放老汉灯……室内外灯光明亮,彻夜不息。十六日清早将灯内残油和灯芯送到大门外扔掉谓之“送蝎子蚰蜒”。 元宵之夜,一些乡、镇还有灯会习俗,多为敬神。于街心或庙观前搭灯棚,琳琅满目。无子嗣之妇女,趁观灯之机,偷回一盏面灯食之,据说来年可生贵子。传统灯会以城关为盛。东街的娘娘庙灯会,灯火彻夜辉煌。 建国后,面灯多以蜡烛代替。传统灯会仍然举行,已为灯展性质。虽庙宇已废,但敬神之风犹存。 (四)闹秧歌 大年初一过后,大部分村庄即锣鼓喧天。秧歌队伍中有狮子、龙灯、竹马、旱船、腰鼓、蹩鼓等名堂(详见《文化编》),还有送秧歌之风。送到某家,高唱赞扬、吉祥之词。主家须略备酒菜、烟茶招待。还有耍社火的,社火中有梢子、芯子、车社火、马社火等,多为酬神。建国后,秧歌、社火花样更多,内容出新。正月十三至十五,政府也组织秧歌进县城会演,活跃文化生活。 (五)炼疳 正月月尽,家家备小麻子、芝麻、麦子、玉米、黄豆等炒干爆花,谓之“炒疳”,据说为驱疾祛邪。至晚,在大门前点干柴一堆,男女从火上跳过,并将衣服被物在火上燎一下,谓之“炼疳”。边燎边说:“炼疳哩,炼疳哩,花花牛上天哩。我院里坐官哩,你院里打砖哩”。火将熄时,妇女小孩将未燃尽的火柴扔到别处,并念:“送红眼,送烂眼,送了红眼不见咧”。 二、清明节 清明节与寒食节一起过,核心内容为祭祖。这天,家家户户带掰纸罐儿、清水、彩纸钱上坟祭祖,名曰“掰纸”。并将烧剩的纸钱带回,剪成门形贴在门上,以图吉利。大户族,则在祠堂祭祖,并唱大戏。清明食俗详见《饮食习俗》。 清明节还有戏秋千习俗。这天,各村架秋千,一般由新婚男子承担。传说打了秋千,可心明眼亮,故青年男女争相前往。歌谣云:“清明天,戏秋千,妇女们巧打扮。出门来,跑得欢,东瞅瞅,西看看,这是一架软秋千。姐姐追,妹妹赶,足登云板戏秋千。腰又痛腿又酸,还说明日再戏一天”。 三、端午节 端午吃粽子、饮雄黄酒、门窗悬艾等俗,略同各地,颇具地方特色的习俗有: 烙面鱼:面塑鸠、鱼、圆饼等,在锅内烙熟食之(参见饮食习俗)。 佩香包穿裹肚:新婚女子端午节住娘家,谓之“躲端午”,但是须做若干香包捎回婆家,送给公婆、兄妹佩带。无新婚之家,则由母亲为家人做香包、裹肚、五毒等,其形制参见《服饰习俗》。 制蛤蟆墨:端午前一天,有人捉青蛙,给口中填墨,于通风处晾干,谓可治小儿脐飙疮疴。但这天却极难捉到青蛙,有癞哈蟆躲端午的说法。 端午节诸习俗,至今犹存,但做香包,裹肚之风逐年减少。 四、六月六日泼山 这天,各家用新麦面蒸“供儿”,妇女上坟祭祖,名曰“泼山 ”,有给祖先解渴尝新之意。 五、七夕乞巧 这天年轻媳妇相约,用谷草扎成人形,穿戴女装,谓之“巧姑姑”,置于庭中,前置香案拜敬。又备一盘清水,将用五谷泡出的嫩秧枝叶掐下投入水中,俗称“掐巧芽”,视水中图影,以占巧拙。乞巧毕,在盆中洗手,谓可以变巧。现在此俗消失。 六、中秋节 晚上,圆月初上时,在院中设香案,摆月饼、水果,敬月亮。月饼用红枣白面做成,俗名“枣儿馍”,全家分食,此俗至今犹存。
编辑:秦人
|
|
|
|
|
|